解决青年就业要兼顾当下和长远
2023-09-12赵忠
● 赵忠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回暖,经济基本面的增长也带动了就业的复苏,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就业,仍然面临困难和挑战。
青年群体失业率高,其实是世界性难题。长期的统计数据表明,青年群体的失业率一般高达社会平均失业率的2至3倍。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背后的共同原因是青年群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与结构、青年人就业的特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等。
从就业的角度看,很大一部分青年是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就业是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由学生向劳动者身份转换的过程,这是青年就业的重要特点。在此过程中,青年人缺少职业规划,找工作往往充满困难和挑战。他们面临的劳动力市场摩擦是这个群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同时,学校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加剧了青年就业的困难,如何走好由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是各个国家都要面对的共同挑战。
我国青年的人力资本水平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与此同时,就业创造主要发生在城镇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年面临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素质较差和就业机会相对不足的双重压力;青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区域上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了青年失业问题。
我国青年失业问题还与我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新经济和新就业形态发展相关。中国产业正在经历快速的转型和升级,低技能岗位在减少,但未上过大学的青年群体的技能提升跟不上这种变化,使得低教育程度的青年就业进一步恶化。同时,新就业形态在就业岗位创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类岗位受到很多青年人的青睐。而新就业形态在劳动保护、工作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从业者更换工作频繁,推高了青年失业率。
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他们与市场的适配程度。第一,要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增强技能培训的可及性。第二,要让教育体系与市场更好地融合,减少技能供给与技能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把人才培养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学生更好满足市场需要。第三,要建立针对青年群体的培训体系,助力他们成长为成熟的劳动者。
解决由学校到劳动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这一关键问题,政府要通过一些政策措施引导学校建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引导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对青年就业开展精准服务。同时,通过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雇佣和培训青年劳动者。
针对青年失业的政策措施,要兼顾当下和长远。研究表明,青年群体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遇到的失业等负面冲击,可能会对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产生长期的影响。当然,青年经历失业冲击后,会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来弥补冲击造成的损失。
针对青年的政策措施,既要促进青年当前的就业,也要关注失业对青年的长期负面影响,应该在政策设计上因势利导地发挥青年的主动性以减少失业的长期负面影响。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政府、学校、企业和青年自己都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