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

2023-09-12唐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壮族共同体

唐侠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 530012)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优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所在,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姿绚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壮族传统伦理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文化,主要由“孝老睦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文化、“崇尚互助”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及“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文化构成。挖掘壮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融入体育专业思政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意蕴,也为壮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1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

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伦理道德文化,悠久的德育资源蕴藏在人们生产劳动、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乡规民约中,并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专业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壮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积聚了独具特色的传统伦理文化,其蕴含的伦理规范、道德信仰和价值观念是壮族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意蕴,如“孝老睦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文化提倡孝敬长辈、男女平等、和睦共处家庭道德观;“崇尚互助”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蕴含着爱国主义、团结互助、重情尚义的社会公德观;“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文化蕴含着爱护自然、崇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将壮族传统伦理文化浸润在日常生活之中,其所蕴含的伦理规范、道德信仰等价值精髓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在生活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内化其信念和品德,外化为行为准则,推进壮族社会道德风尚和谐共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思政课是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互助优良传统文化,自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基础。挖掘壮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对厚植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进一步探索以文化认同为根基、文化自信为内核和文化传承为旨归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壮族有着悠久的伦理道德传统,是一个很讲究道德、礼节、伦理的民族。”[3]该文从“崇尚互助”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孝老睦亲”家庭伦理道德文化及“和谐共生”生态伦理道德文化3方面论述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并阐述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2.1 “崇尚互助”的社会伦理道德文化

社会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壮族人民探索了“崇尚互助”的社会人际交往伦理,其蕴涵着爱国主义、团结互助、重情尚义等社会伦理观。

一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壮族社会伦理最高层次的追求和体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壮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民族,壮族人民为保卫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战,谱写了革命斗争史光辉的篇章。南宋时期壮族英雄侬智高,率领壮族人民英勇抗击交趾,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明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奔赴江浙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带领俍兵英勇杀倭,重创倭寇,建立奇功。清朝后期,在刘永福和爱国将领冯子材的率领下,壮族及其他各族人民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并取得了镇南关大捷。近代,邓小平、韦拔群等同志发动的“百色起义”,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等,他们的英勇事迹为壮族人民所赞颂,处处闪耀着一代又一代壮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

二是团结互助。团结互助是壮族人民倡导和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他们平等往来,不计得失,随处可见壮民在盖房、农忙、邻里之间、婚嫁、丧葬等方面团结协作、慷慨助人,形成“一家有事百家帮,一人有难四方援”的优良品德,这种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精神把壮族人民拧成了一股绳,融为一个整体。如《传扬歌》中唱道:“壮家讲互助,莫顾自家忙。”《布洛陀经诗》展现了壮族重视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向人们唱诵了“十条小沟汇成溪,十条溪水汇成河,十条河水汇成江,十条大江汇成海,十个大海汇成洋”[4]的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伦理准则。

三是重情尚义。壮族素来是一个注重道义礼节的民族,并将这些道义礼节融入生活,“有义好过千朵花,无义丑过豆腐花”“交友重情谊”,壮族家庭以重情尚义的伦理道德来教育子女,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恪守此种交往伦理和准则,内化着一代又一代的壮族人民的道德品质。同时,壮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壮民在与人交往时,秉承着与人为善、礼貌待人的优良品德,提倡“儿女当有礼,客来勤款待”,去别人家做客,也十分注重礼节。壮族有句谚语:“千金难买客登门,杀牛难得亲友来。”喜迎八方来客的待客之道造就了壮族人民开放、容异的民族特点,正如《传扬歌》提倡的“大方或吝啬,来访都招待”,只要家里举行宴会,对路过其家门口的人,壮族人民都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参加宴会并盛情款待,充分体现了壮乡人民热情好客的品格。

2.2 “孝老睦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文化

家庭伦理道德是调节家庭成员所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壮族人家铸就了“孝老睦亲”的家庭伦理道德思想,蕴含着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和睦友善、热情待客等家庭道德观。

一是孝敬父母。壮家人们孝顺父母、尊老敬祖的美德在“三月三”祭祀活动中凝聚对老人的孝顺与尊敬;《传扬歌》中教诲人们“莫忘父母恩,辛苦养成人。如今能自立,当孝敬双亲”[5]。《布洛陀经诗》中,告诫人们要尊重老人和长者,如“地方有长老就问长老”“老人的话就是宝,老人的话就是药”[6]。倘若出现晚辈不听长辈的话、不尊敬长辈的现象将会受到道德谴责。

二是尊崇女性。女性是生产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在家族中有重要地位,壮族男女双方共同商议家庭事务、共同持家,彰显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的道德风尚,正如《传扬歌》所唱:“小事多相让,大事好商量,相爱两不厌,和睦把家当。”壮族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即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只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偶尔同居,直到怀胎生育时,才长住夫家,此种习俗彰显了女性作为特殊意志主体的地位,给予了女性一定的自由与尊重。“花婆”信仰尊崇女性,独特的“花婆”信仰使得壮族人一般都会在家里设“花婆”的神位,女性在壮语中称为“bwk”,意蕴为“伟大”,突显了女性在壮族文化中的地位。

三是和睦共处。壮族村寨一般聚居而住,历来注重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推崇“既然做邻居,相近如亲友”的道德信条,《传扬歌》就有“有事当相助,莫用话伤人”教导人们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以此来教育代代壮民。同时,和睦共处是壮族维护夫妻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倡“一家两夫妻,相敬不相吵。家事多商量,和睦是个宝”的夫妻和睦观等。

2.3 “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文化

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关系,成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壮族孕育出了爱护自然、崇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道德文化。

一是爱护自然。壮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壮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要依赖于自然。他们谨记“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粮”的古训,将森林和水源视为人民的生存之基。为了保护水源地,有俗语“壮族住水头”,他们认为,水皆由水神所掌管,壮民必须取之有度,不可滥用,否则就会受到水神的惩罚。他们爱护自然生态环境,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传统习俗,渗透于壮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二是崇拜自然。在远古时代,由于壮民的生产力水平受限,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都有神灵寓于其中,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中认为山洞、岩石、树、鸟、风雨雷电等一切动植物及自然现象都是有灵魂的,都可以成为一种神,并秉持崇敬之心,以祈求庇护和赐福消灾,形成了原始的自然崇拜。以树林崇拜为例,壮民通常在“三月三”这天,聚集到村寨中树龄最大的榕树下集会对歌。他们认为榕树象征着增进民族团结、维持族群繁荣,壮民在树下集会唱歌能从中汲取力量,推动民族生命之树长青,体现了壮民对自然的敬畏与遵从的心理认同。

三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壮家人在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中渗透并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如农历四月初八牛魂节举行的祭祀活动。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他们将牛视为农业的主要耕畜,依靠牛力耕种谋食,牛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通过“敬拜耕牛,为牛蓄魂”,充分表现了对牛珍惜和尊敬的心理倾向,蕴含着壮族人民感激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和伦理观。

3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蕴含的丰富传统伦理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点,壮族传统伦理文化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文化认同为根基、文化传承为内核、文化自信为旨归来实现以壮族传统伦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1 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7]“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关键和核心。”[8]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壮族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独具特色而又丰富的传统伦理文化,蕴含着孝敬长辈、和睦共处、男女平等、重情尚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等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这些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渗透到壮族人民的内心深处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壮族节日、歌圩、风俗习惯中呈现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挖掘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元素并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让他们深入了解壮族灿烂悠久的文化,提升文化认知并内化成自身价值体系,从壮族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中找到独特的道德信仰、伦理规范等,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文化认知的感召下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从而铸牢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此外,壮族又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其蕴含的“和谐”道德品质是其价值精髓,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友爱的民族关系,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如“壮族三月三”有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蕴,活动期间,多个民族参与其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增进文化了解,增强了族群文化的认同感,打破了各民族间交流隔阂,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及和谐相处。积极引导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加深他们对壮族文化的了解,促进其对壮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壮乡人民与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和谐相处,体验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深入挖掘“壮族三月三”蕴含的民族团结意识、人际和谐观念等,利用思政课平台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文化,自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3.2 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点和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情感升华。”[10]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树立文化自信能够使他们在多元文化中明确对待中华文化的正确立场,阻止不良文化的渗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核,培育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判断力,帮助其领会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并不断实现创新性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参观革命老区和历史遗迹认知壮族传统伦理文化,在反复重温和体验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接受壮族文化。让更多壮族人民内心认同,加深对本族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了解,增强其群体意识,使其树立文化自信。壮族人民通过对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进而产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长期的体验、实践和感知中获得文化自信。同时,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剂,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全面深入持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挖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最高层次的追求,在口耳相传中培育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深入挖掘壮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精华,让学生了解壮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感悟壮族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民族地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3 文化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旨归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了壮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将其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学生对壮族传统伦理文化产生认同感,进而认识其文化的重要性,为文化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根脉存续的关键,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力量所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旨归。壮族传统伦理文化是民族道德情操的传承,蕴含着艰苦奋斗、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勤奋勇敢的道德品质,这些民族精神基因,孕养着民族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壮族伦理道德史诗《传扬歌》,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向人们提供了人格修养和道德形塑的途径,其道德观和伦理规范,是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蕴藏着民族富有道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思想,通过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承、内化,影响壮族人民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和实践活动中体悟道德,培育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壮族家庭伦理道德文化提倡的孝敬长辈、和睦共处、男女平等家庭道德观,社会伦理道德文化蕴含的爱国主义、团结互助、重情尚义等社会公德观,生态伦理道德文化蕴含的人与自然相互依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壮族地区的文化发展。面对该境遇,继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伦理道德传统,并将其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政课堂,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壮族伦理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遍更重视技能的训练,在弘扬壮族传统伦理文化时,应激发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强化其共同体意识,助力体育专业大学生铸牢道德文化素养,增强传承中华文化“必须有我”的意识。

4 结束语

壮族传统伦理文化蕴含着“孝老睦亲”的家庭道德观、“崇尚互助”的社会交往观、“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观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着教育、凝聚、调节等作用,对壮族人民的道德培育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继承和弘扬壮族传统伦理文化,挖掘其内涵意蕴,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推进壮族社会道德风尚和谐共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脉所在,壮族传统伦理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密切的联系,探索以文化认同为根基、文化自信为内核及文化传承为旨归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进一步促进壮族地区的民族团结。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壮族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