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册”的误用引申义分析

2023-09-12余梓瀚陈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引申义书本学期

余梓瀚,陈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1 “册”的本义和引申义

“册”的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指书简,即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牍。《说文解字》[1]:“册,符命也(即写在竹简之上的符信教命)。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凡册之属皆从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后人多假策为之。”甲骨文的“册”,竖笔代表竹简或木简的数量,中间的曲笔或横笔表示将竹简或木简连接起来的皮条或绳[3]。金文、小篆承接字形,直到隶书后期,“册”字才稳定形成与现在基本相同的形体。

在“册”本义的基础之上,有多个引申义产生[4-6]。

①表示皇帝的诏书,如 “册封”“册立”;②通“策”,表示计谋或计策;③表示帝王通过一定的仪式把爵位、封号赐给臣子、亲属或藩属等;④表示正式确立名分;⑤通“策”,表示策问;⑥通“策”,表示扶、扶持;⑦作量词,用于书籍、簿子等。

“册”在现代一般指装订好的纸质书本,除特殊的古代汉语词汇外,一般已经不用“策”字代替。近年来,在日常交流或网上平台上的表达中,“册”字产生了一个新的引申义,那就是表达“学生时代的一个学期”。使用格式基本为“X年级X册”。这个错用的引申义并不是少数的个例,而是现在一大部人无意识地将之当作正确义项而使用的常见现象。本文将“册”的此义称为“册”的误用引申义,意在与字书、字典上的历史演变引申义区分开来,同时也因此义多出现在口头交流或网络交流环境中,属于非正式场合的误用或理解错误的随意引申义。例如:

热情的蓓珊:“现在读九年级上册,想九年级下册转学,想走读!”(百度贴吧2019/10/12)

自由的梦:“我们这数学满分120,初二上册的时候我也考过105,简单换算一下大概就是131。”(知乎 2022/08/24)

超级亮荆荆:“我们是初一分到一个班的,七年级的时候不是很熟,后来我们在八年级下册的时候有了一些交集……”(新浪微博2022/09/01)

我是蔡蔡__:“恒恒二年级下册没有上兴趣班,学了一年的击剑也放弃了,他自己说这个学期任何兴趣班都不想上,我尊重他的想法。”(新浪微博2022/09/02)

玫玫鸽FaQ:“从小到大的老师评语感觉真的就是,很一致……二年级上册的评语写的好像是假的一样哈哈……”(新浪微博2022/09/03)

由此可见,以上例子都是说话者无意间直接给“册”赋予了等同于学期的意义,然而这二者之间目前是不能正式等同的。本文对上文例子进行分析,思考这一类型现象,试说“册”字误用引申义的产生原因和演变机制。

2 “册”误用引申义的产生原因

2.1 相关联的转喻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与本义有相关关系的引申义产生的机制便称作转喻[7-9]。把“册”运用于表示一个学期,是建立在学期和课本之间的关系上的,通过相关的事物来表示语义,在表达者的意识中,“册”在此处语境的意义便是“学期”。

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中,绝大部分年级对应的各版本的科目课本都是按照上下学期分类的,上学期使用的课本是上册,下学期使用的课本是下册,例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课本是八年级语文上册,以此类推。不分上下册的课本是少见的个例,一般是特殊学期或学年使用的课本,例如,人教版英语九年级课本(全一册)。

学生注意到了学期和课本之间的联系,因为学生时代的学期就代表着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课本。此误用引申义的转喻机制便是从“学期”与“课本”的关联,映射到“学期”与“课本上的字”的关联。所以,学生将课本上的“册”字和具体学期联系起来,是“册”产生误用引申义的最主要原因[10]。

2.2 初步认知阶段的因素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这个时候的孩子一般处于对世界的初步认知阶段,他们往往容易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将之密切联系起来。每次开学都意味着进入新学期和使用新课本,由于小学生心理单纯,课本封面上的“X年级上/下册”容易成为学生理解“学期”这个概念的形式载体。在小学低年级时,学生对世界的很多初步认知是需要被引导、提醒或纠正的,如果学校教师没有刻意强调和“学期”密切相关的“册”与“学期”有非一致性,那学生很容易直接把“上册/下册”完全代入每半年一次的学习阶段这一概念,故混淆了“册”与“学期”或者失去了对“学期”这一概念的基本认知。

等到学生升入小学高年级或中学及以上学级,或许能够在自己重新理解的基础上或其他因素的提醒和指正后对二者的概念有逐渐清晰的区分。但低年级时候的初步认知阶段带来的惯性印象并不一定能够很轻松地抛却,大部分人明白了“‘册’字代表的是书本”这一道理之后不一定清楚知道这个字并没有“学期”这一义项。也就是说,有些人依然认为“册”字不仅可以表示书本,还可以用来指代学期。

2.3 语流中顺口的因素

人们在说话时总会追求说话的省力和顺口,有时候口语的说话方式容易带到网络平台等相对随意的环境。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不仅在词汇、语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对语音的节奏颇有影响。双音节形式的“上册”“下册”,从客观角度上来说比三音节的“上学期”“下学期”要顺口,也比四音节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要方便。所以很多人在日常交流或网络上经常直接脱口而出 “四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而很少刻意严谨地去说“四年级上学期”“六年级第二学期”。这也是用“册”表示学期之义的次要原因之一。

2.4 “册”的日常使用频率不高

“册”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义项基本上是“本子”或“做书本的量词”。表示名词的“书本”之义,还有“书”“簿”“本”“籍”等常见词;作为量词,又有高使用频率的“本”字经常代替“册”字之义(相较于量词,人们更愿意给一个不熟悉的词以名词性的解释)。所以“册”字在现代汉语中,除非一些固定的词或格式,一般使用和出现的频率并不高。这给了“册”拥有“学期”之义的契机。因为“册”字的基本义有时候不涉及已经早就离开学校生活的人,对这些人来说,过去和“册”字有接触的印象最深刻的场合就是学生阶段课本的封面了,所以“册”可能会因为出场频率不高,而被代入某一群体“约定俗成”的“学期”之义。具体举例来说,对于某个已经进入社会很久、生活中不经常接触书本的人,以前学生时代的学期概念固定在了“某年级上/下册”,因此当他回忆起过去的某个学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意识中以为“册”字便代表“学期”的意义,可能就会脱口而出如“我五年级上册的时候经常去老师家做作业”之类的句子。再如:

十万个为什么:“怎样在九年级上册迅速提高成绩?求大神们解答。”(知乎2020/10/30)

freedom:“应该是指九年级上学期吧……”(知乎2020/10/30)

由以上一问一答可以看出,提问的网友基本上是无意识直接用“册”来表示学期,而回答问题的网友明显察觉到了提问者的语病。

3 “册”误用引申义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用“册”指代学期,直接把“学期”和课本教材的“上下版本”等同,这是“册”误用引申义最初、最根本的原因。最开始教师可能告诉学生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的是X年级的上(下)册”,几个学期过后,学生会留意到“册”和“学期”之间的关系,但究其缘由,确与课本和学期之间息息相关有关。于是小学生或低年级初中生在回忆之前几年中的某一学期时,往往忽略了学期,而重点在课本。这便是转喻机制产生的结果。

把“册”用作学期,一般普遍出现在小学阶段。笔者2022年9月对某小学10名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随机偶遇采访,当问他们 “第一次学习英语是什么时候”时,8名学生的回答都是“三年级上册”,1名学生的回答是“三年级的上学期”,1名同学的回答是“三年级上”。当今大多数小学生,基本上处于“册”和“学期”的模糊阶段。

中学及以上阶段的学生或已经进入社会的人,对“册”概念的理解相比起小学会更加深入和清晰。因为大多数初三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到不分上下册的教材,而初中之后的课本更是通常以“必修/选修”来命名,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摆脱“‘册’字等于学期”这一固化的想法。同时,学生能在更多地方接触到学期的概念,比如学校文件、通知等。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不再使用“册”字表示学期。笔者2022年9月对10名初三毕业生、10名高三毕业生进行随机偶遇采访,问及小学时期和中学时期的事情。其中,14名学生谈到自己小学阶段的事情时,还是用“册”来表达某个学期;而谈到中学阶段,只有4名学生仍使用“册”字表示学期。当问及他们是否知道“册”和“学期”区别的时候,17名学生表示知道。可见,小学时期的认知影响了这些学生对当时学习阶段的概括,尽管他们大多数人知道严谨意义上来讲 “学期”和“册”不能等同,但总还是避免不了习惯性误用小学时期的说法。

以前国家通用教材的封面一般写着 “(X年级)第X学期用”这样的语句,当把“第X学期用”的字眼从教材封面删去,只留下“X年级X册”后就开始出现这种错误用法。“册”的误用引申义诞生于学生小学阶段不成熟的认知,即便在后续的个人提升中认识到了这种误用,但大多数人仍然难以改变语言习惯或认为两种说法都没有任何问题。当这个词义随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传播度和接受度也随之提高。这便是“册”误用引申义产生和传播的机制。

一个词的词义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新引申义基于本义或旧引申义而来。就目前看来,“册”字表示“学期”这样的误用引申暂不能看作是正式的词义引申。但可能再经过一段时间,当越来越多人将这个词的误用引申义视为正确义项并普遍使用的话,或许就不会再有人纠结这个用法的正确与否或合适与否了。

纵观汉语词汇、词义的发展,与此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出自《诗经·国风·豳风》的“七月流火”原指天气转凉,多数人将之误用为表示天气炎热,后来词典修订后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并列在该词的意义之下。再如:出自宋玉《风赋》的“空穴来风”原指消息或传说并不是完全没有原因,后来迫于“约定俗成”的压力增添了表示消息或传说毫无依据的相反义项。语言系统需要保持稳定,但也要与时俱进,尊重并理性看待语言现象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4 结束语

从收集的语料可以发现,“册”的误用引申义覆盖的范围已经不小,目前在正式的书本、报告中还没有出现,在许多日常的口头交流中和网络上的话语表达中出现的频率已很高。之所以会产生这个误用的引申义,主要原因是学期和课本(教材)之间的密切联系,其次是小学阶段的模糊认知、双音节词的表达顺口、“册”字的使用频率低等。“册”的误用引申义主要源于小学阶段模糊的概念对应,后来学生在学习或成长过程中概念虽清晰化但认知出现了偏差或思维出现了惯性,导致“册”逐渐演变出“学期”这一被很多人共同“约定俗成”的谬误引申义。

正如萨丕尔所说,一个新概念总是在旧语言材料的使用多少有点勉强的时候或是扩大了的时候产生出来。对这种暂时不成规矩的词义分化现象要理性看待,这在语言政策上是不予提倡的,从语言的发展上有这是不可避免的。建议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普及“册”和“学期”的定义及二者的区别,或者教材编辑部可以将教科书的“上册/下册”改回“第一/二学期用”等,有助于帮助低年级学生更早地认识事物和提高认识能力,合理应对“册”在人群中的误用。

猜你喜欢

引申义书本学期
玩转书本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开在书本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