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

2023-09-12姚兴成齐德旭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牛舍乳房奶牛

姚兴成,齐德旭

(1.凉州区张义镇人民政府,甘肃武威 733000;2.凉州区邓马营湖生态建设指挥部,甘肃武威 733000)

奶牛乳房健康是保障奶牛生产养殖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极易因长期受到不良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奶牛乳房局部或全身发生感染而发病,继而出现乳头发炎、化脓等症状,造成养殖奶牛出现产奶量下降、奶牛繁殖能力降低及牛奶质量下降等后果。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诸多优势。

1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通常与奶牛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血瘀阻滞等因素有关。奶牛乳房炎常见发生在奶牛产犊后7~14 d,特别是初乳分泌期。由于产后母牛抵抗力下降,细菌侵入而引起感染,导致局部发生肿胀、疼痛和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

1.1 急性型乳房炎

该病通常多发于产后1 周左右的奶牛,发病较快,且病情较为严重,在发病后2~3 d 内即可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症状,病程通常为4~5 d,致死率较高。该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病畜体温升高至发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和卧地不起等。感染病发初期患部皮肤潮红,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脓包或脓肿。触诊时,硬块有波动感,切开可见脓性黄色分泌物从疮口流出,并伴有恶臭。此时,奶牛的产奶量会急剧下降。后期患部组织变软,呈暗红色,表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膜。

1.2 慢性型乳房炎

慢性型乳房炎相较于急性型乳房炎而言,其感染病情表现症状较轻,但病程较长,但奶牛的产奶量并未受到较大影响。慢性型乳房炎通常发生在产后数周或数月的奶牛身上。此时,患病奶牛的乳房会出现疼痛、红肿和热痛等感染症状,并且通常会持续感染病发达到数月之久。随着患病奶牛病情的严重,患病奶牛的乳房会出现纤维化和硬化等感染症状,从而导致患病奶牛的产奶量逐步下降。在临床上进行诊断时要根据患病奶牛的乳房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患部肿胀、有波动感、压痛明显等。此外还应注意患病奶牛乳腺内是否有脓肿形成,以免出现误诊或漏诊等情况。

1.3 隐性型乳房炎

奶牛隐性型乳房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奶牛在乳房炎病原体感染后临床症状不甚明显,但患病奶牛乳房内部存在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肉质变差,同时也可能给奶牛的健康带来隐患。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奶牛之间的接触、水源、饲料等途径传播。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加强卫生管理、避免奶牛之间的交叉污染、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等可以有效预防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生。

2 病因分析

2.1 日常饲养管理不当

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奶牛乳房炎的感染传播。奶牛日常饮食、饮水和休息没有得到满足、圈舍内部温湿度等条件不良、饲喂霉败或变质的饲料,使霉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等,都会破坏奶牛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免疫力降低,从而引发炎症以及由于营养缺乏或日粮搭配不合理,造成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也会导致细菌和病毒侵入,诱发该病感染病发;又或是奶牛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之中受到惊吓、精神紧张等,也会影响奶牛的机体免疫力和健康状况,从而导致奶牛感染病发。

2.2 养殖卫生环境较差

奶牛的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之中,若是奶牛的养殖生存环境受到污染,便极易导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因奶牛乳房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引发感染,例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奶牛养殖圈舍内部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或是湿度过大等因素影响,导致养殖圈舍内部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都会增加细菌和病毒在牛群中的传播机会,从而导致感染;同时,当奶牛养殖场所在日常养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尿液等污染物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也会对奶牛养殖环境造成污染,细菌会通过奶牛的粪便、尿液、乳汁等途径传播感染,污染乳房、乳头和奶桶等,当奶牛的乳房皮肤或黏膜受损时,致病细菌就会进入乳房内部引起感染,进而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2.3 挤奶操作方法不当

奶牛的乳房是其最主要的产奶器官,其乳房内部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因此导致奶牛乳房的抵抗损伤病害的能力较为薄弱。实际养殖过程中易出现在挤奶操作时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和手指插入乳头过深等操作方式,或日常挤奶操作方法不当导致奶牛乳头伤口感染等都可能造成乳房炎的发生。而当奶牛的乳汁不能及时排出时,便会导致乳汁在乳房内积聚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从而引起乳房炎。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加强奶牛日常饲养与管理工作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合理创建优质奶牛养殖是防止疾病感染的最佳方法。若无法满足奶牛养殖条件,需加强对于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对于奶牛养殖过程中极易引发疾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在奶牛的日常饲养和管理期间持续改善并合理规划奶牛养殖环境。奶牛饲养管理的圈舍应严格把控牛舍内部适宜的温差度,使之有利于奶牛的健康生产和成长发育。奶牛养殖户应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生产特征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置牛舍,合理安排牛舍日常饲养和管理,保证奶牛饲养密度的合理性,防止奶牛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出现运动场所不足导致养殖过度拥挤等情况。同时,加强牛舍内的通风系统建设,通过提高空气流通速度和调节温湿度等方式来保障奶牛的正常生产与健康发育。

3.2 注重日常消毒工作

加强对牛舍内空气以及舍内、外环境的清理工作,避免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当冬春季节交替导致气温较低时,需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奶牛养殖时受到外界寒冷刺激,并注重在夏季炎热时保持牛舍内的通风良好,减少奶牛发生应激的概率。同时,奶牛养殖管理人员日常养殖过程当中应及时清理牛舍内的排泄粪便和污物等,做好牛舍内的日常清洁和杀菌与消毒工作,还应定期对奶牛所使用的垫草和饮食槽与饮水器具以及奶桶、挤奶器等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工具的清洁和卫生,避免出现二次污染。

同时也需注重给奶牛擦拭乳头和躯体等,可以将奶牛安置于阳光下接受阳光照射消毒,这样既能有效保证奶牛的健康生产,也可以减少感染各类疾病的概率。发现疑似感染奶牛乳房炎的患病奶牛时,应及时将其安排隔离饲养,避免因奶牛处于同一圈舍之内通过排泄粪便和饮水、奶桶用具等传播途径造成大范围的传播。

3.3 注重日常饲料喂养管理

在进行奶牛养殖时,应科学选用喂养饲料,并加强对于奶牛饲料的日常管理工作,以保证奶牛食用饲料的安全性,并且在奶牛日常饲养管理过程当中根据奶牛的生产需要和养殖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奶牛喂养饲料配比方案,以满足奶牛的日常生产和发育所需摄入的营养物质成分。奶牛养殖户应合理规划奶牛喂养饲料的用量和配比,确保奶牛喂养饲料可及时喂养完成,避免因奶牛饲料的用量规划不合理而出现饲料过期或霉变腐败等情况。选用储存干净密封且未霉变腐败的奶牛养殖饲料,并尽可能使用各类中草药添加剂等,减少使用抗生类药物,从而确保奶牛养殖饲料管理的营养成分充足和品质安全,以利于奶牛机体可高效吸收喂养饲料之中的营养物质成分,提升奶牛的免疫抗病能力和生产效率。

3.4 规范挤奶操作

在进行挤奶工作之前,需清理打扫奶牛圈舍内部的环境卫生,定期做好打扫和杀菌消毒工作,确保挤奶环境和用具的干净整洁,并注重刷洗奶牛躯体,避免因奶牛躯体沾有排泄物等脏污,导致奶牛乳房因此传播感染致病病菌,造成奶牛感染乳房炎等问题。

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安排固定住生产所需的挤奶工人,并安排其定期进行体检,保证挤奶工人的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挤奶工人在进行挤奶工作前需先将双手用温水清洗干净,以确保手部卫生。准备好挤奶设备,包括挤奶器、奶桶和毛巾等工具设备,并将这些工具设备清洗干净、杀菌消毒,确保其清洁和卫生。注意将挤奶器预热,以确保在挤奶过程中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奶牛乳房。在挤奶之前,应用温热的毛巾包裹奶牛乳房,并进行按摩,以促进奶牛乳房血液循环,若是采用人工挤奶,便需注重挤奶的力道均匀,避免因挤奶操作不当使奶牛乳房受到损伤,以此增加奶牛的舒适度。若是使用挤奶机器,在按摩奶牛乳房后,可将已消毒处理后的挤奶器插入奶牛乳头,并缓慢挤出牛奶。在挤奶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牛奶喷溅,以保持奶牛乳房的清洁。而在挤奶结束后,应立刻清洗挤奶器,以确保细菌不会在挤奶器中滋生。在挤奶过程中,奶牛可能会分泌出一些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会污染毛巾。因此,应在挤奶结束后将毛巾清洗干净,并定期更换。完成挤奶工作之后也需注重对奶牛乳头的清洁工作,做好按摩药浴等工作。遵循以上规范操作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

3.5 中医治疗措施

为避免奶牛感染乳房炎时因长时间使用各类化学合成制剂或抗生素类药物等,导致药物残留和致病细菌产生耐药性等,兽医可选择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原理主要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奶牛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中医治疗所常用的药物大多为天然中草药等,毒副作用较小,且奶牛体内也不会出现大量药物残留的情况。

中医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外敷、口服和针灸。通常使用各类中成药制剂或是天然中草药等,其中大多含有极为丰富的活性物质等,可有效提高奶牛机体机能免疫能力,增强其自身抗病防御能力。中医药物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要特点。兽医可根据奶牛患病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对患部红肿、疼痛和发烧的奶牛,可使用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草药进行治疗。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中药方剂,如热毒瘀结证可选择黄芩、当归等;气血两虚证可选择党参、黄芪等;阴虚火旺证可选择生地、玄参等;痰湿证可选择茯苓、白术等;血瘀证可选择桃仁、红花等;湿热证则可选用黄连、黄芩等。其中,中药外敷是最常用的方法。将中药涂抹于患处外用可以通过皮肤、经络和穴位等途径进入奶牛体内,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消炎抗菌等作用。奶牛乳房炎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中草药包括连翘、金银花、甘草等。

中草药口服也是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重要方法。中草药口服可以通过将其添加于奶牛喂养饲料之中,通过胃肠吸收进入体内,起到滋阴养血、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等作用。较为常用的中草药包括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

针灸是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一种独特方法。针灸可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奶牛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消炎抗菌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奶牛的乳房炎、乳腺炎等疾病。

综上所述,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细菌感染、饲养管理不当、乳头炎、环境污染、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效果明显、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养殖户需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奶牛日常饮食和饮水充足,保持奶牛养殖场的清洁卫生,为奶牛养殖生产提供舒适的环境,规范挤奶生产操作流程。

猜你喜欢

牛舍乳房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奶牛吃草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