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2023-09-12杨晓静

艺术家 2023年5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艺术设计空间

□杨晓静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同时人民对精神世界的诉求、对“美”的诉求越来越高。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交往、参与活动、休闲娱乐的重要开放性场所,公共空间的出色设计可以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创造出“美”的价值。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为城市增添历史厚重感,有助于展现城市的精神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一、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发展

(一)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概念

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为全民所共有。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与其地理位置、民族特性还有生活文化都息息相关,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发挥着那个时代的社会价值与作用。在现代化城市设计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品味和地域文化。

目前,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已经融合了当地地域性文化特征,如济南的泉城广场、杭州的瘦西湖文化广场等,都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

自中国加入了WTO 组织后,中国的发展与世界之间有着越来越深入的交融,在经济政治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的艺术形式也逐渐全球化,西方的很多艺术创作开始被大量模仿,他们的文化元素也在不断进行渗透。其中,空间建筑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全盘采用西式方法,中国的传统观念受到颠覆甚至是撇弃,一些照葫芦画瓢的艺术设计被搬上了公共空间。虽然它们中有的精致美丽,但不能表现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渊源,也无法接轨国际,反而成了“四不像”,失去了自我。

全盘照搬西方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并不适合我国,但如果在空间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公共空间的设计就可以落地生根,更容易被本地市民接受。所以如何更好地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国公共空间设计必须追寻的目标。

在我国,公共空间的设计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地方已经呈现了精美的设计,拥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及百花齐放的风格特色,但整体发展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部分地区问题依旧存在,例如,空间设计得不到重视,城市的空间设计与本地文化不相符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二、我国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公共空间缺乏文化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部分城市在发展中过度强调经济建设,忽视城市的布局和城市文化的建设。这不仅不利于城市发展,还有可能导致经济实力提高,而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降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首先表现在城市建设上,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给城市带来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加入本地传统文化元素,注重文化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坚持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初心,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空间设计信奉“拿来主义”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和世界相互交融,与他国之间的交流联系正在不断增加。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国外的很多元素传入中国,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新鲜内容,但也带来了很多麻烦。很多城市为了展示自己的国际化风范,大规模借鉴外国文化,盲目照搬他国文化内容,不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着手设计。这样不仅造成很多的资源浪费,还无法达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目的,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在于文化历史和底蕴,在中国的城市设计中融入一定的外国元素并非不可以,这样可以展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但一味地照抄模仿,不顾及当地实际情况是不可取的。

(三)公共空间设计缺乏地域特色

公共空间设计要表达的内容一定要符合本地的气候环境、人文思想及当地历史。例如,在北方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海拔高,所以窑洞就是当地的空间设计。而目前国内部分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缺少了对本地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公共空间设计要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城市的建设要服务于生活在其中的当地人民,符合本地历史文化,遵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在空间设计中融合当地传统文化元素,使市民对城市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

(一)公共空间艺术与城市发展关联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的发展程度越高,公共空间设计越为合理,公共艺术的存在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快速发展都给公共艺术带来很大的施展空间,而艺术作品的诞生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及投资商,进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城市的发展程度越高,公共空间设计越合理。

综观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依据本地文化特色进行设计。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显示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和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还可以展现出当地人民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城市里优秀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可以使市民对自己的城市产生自豪感,这样可吸引更多的本地人才留在当地,促进本地城市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元素促进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发展

回顾历史,历代能够被接受和喜爱的公共空间设计大多数都建立在群众审美的基础上,而在我国大多数人相同的审美文化依旧为传统文化。在城市中有很多的私人住宅,设计理念大多遵循房屋所有人的个人审美观念,或许设计精巧,造型美妙,但毕竟比较闭塞与私密,受众较少。而公共空间为公众活动所使用,受众人群为全体市民,受众面积广,空间开放。市民与市民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如他们的教育背景、生活阅历和审美眼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设计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抽象化、象征化处理,以当地民俗文化为基础,但也要避免庸俗化、世俗化,要遵循合理与实用的特性。公共空间设计的目的在于改善公共空间环境,美化公共空间环境。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让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更容易达到这点,更有利于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也能够为城市保留下民族文化的积淀,保留城市的原生记忆。

四、公共空间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具体运用

(一)公共空间设计的创新

公共空间设计需要创新,但创新的同时要注意美观与实用。公共空间艺术的功能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建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现在国内空间设计抄袭现象明显,单纯的抄袭并不能带来美感,只会带来突兀和不合时宜。传统的公共空间符号逐渐消失,取而代之新的空间体过于突出实用功能,却没有发挥文化功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华文化内涵和中华历史渊源。例如,在浙江省宁波市的梁祝文化公园是在梁祝墓以及寺庙本体上修建的,园林的整体布局仿照了江南水乡格局,依山傍水,空间设计得体,进入其中的游客全都赞叹不已,空间设计遵循了梁祝的故事情节,逐步引导人们在各个空间的转换中感受梁祝爱情故事的感人情节,如著名的“草桥结拜”“十八相送”“化蝶永伴”等桥段都可以在园中找到。这些精妙的设计使国内外情侣非常向往游览此地,而梁祝文化公园也作为爱情的圣地享誉海内外。

(二)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

中华文明五千载,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化符号,其中有日常生活的,如服装、剪纸等,也有艺术活动的,如脸谱、水墨画等,它们都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中国结也是中华民族非常有名的象征,它的寓意是永结同心、和谐自然。在很多城市空间设计中,双喜图、老君贺寿图等经常被刻画到公共空间的建筑上;一些能够表现吉祥如意的生物雕塑也会被放在一些公共场所供人们欣赏观看;部分植物,如松、竹、梅等代表了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意志,这些也在某些公共空间被刻画出来,象征了此地人物的高洁品格。这就是现代设计中的象征法,通过图案简化或抽象处理,将它作为空间元素加以利用,用于表达设计者的心中所想。

广州有一座粤剧艺术博物馆,它是中国岭南水乡风格的园林式博物馆,以新时代的创新结构形式,有机结合了岭南传统的石雕、炭雕、陶瓷等传统文化元素,再结合外部环境,使博物馆整体展现了博物馆保护传承粤剧的决心。在墙壁上,有各种木雕做成的脸谱,制作精细精美,四处可见,身处博物馆中可以尽情欣赏粤剧的文化艺术。这座博物馆在空间设计上加入了粤剧的传统文化元素,集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生活于一体,令人称赞。

(三)传统色彩的运用

在中国,色彩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不同,象征意义也不相同,丰富的色彩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而传统文化也赋予了色彩特殊的意义。例如,在古代中国很早就有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有各自对应的颜色。颜色也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伦理相关联,如曹操在戏剧中经常以白色的脸谱作为装扮,而关羽以红色的脸谱作为装扮,包拯则以黑色的脸谱出场,白色代表了奸诈、狡猾,红色代表了忠义、勇敢,黑色代表了铁面无私,不同的颜色表现了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也包含了民间百姓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态度,这些内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色彩文化内容。

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空间位置和使用材料确定后,设计者应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来建设适应当地的公共空间,在色彩的选用上要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可以使用中国红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意义氛围,而民宅则多灰瓦白墙,使用蓝色、青色和灰色使空间色彩更加丰富。从这些搭配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重要作用。苏州博物馆在设计时根据周围乡镇古色古香的特色,使用白色作为博物馆的主色调,白色给予了博物馆朴实、典雅的气质,让这座建筑可以与周围民宅构成一幅美丽的水乡图景。

(四)传统书法与绘画的运用

中国的书法为中国特色,写法众多,楷书刚正有力,行书潇洒恣意,草书笔走龙蛇。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多样,内容庞大,有花鸟画、山水画、岩石壁画等,这些内容为城市空间的艺术设计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一座城市如果想营造浓厚的文人艺术气息,书法和绘画是最好的装扮。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传统书法绘画艺术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部分。在城市浮雕、公园壁画上印刻当地的有名诗词、神话传说等内容,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也有利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

位于敦煌的莫高窟,是中国一座重要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 个,保存壁画4.5 万多平方米,数量惊人。作为一个画廊,它的规模达到了世界顶峰,是艺术家的天堂。壁画内容精彩,雕刻技术高超,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峰。在海外,敦煌莫高窟已经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外国人对莫高窟也有极高的评价,人们对它持一种仰望态度。

当今,城市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不只局限于人类的居住地。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城市这两个字承载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城市的概念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从资本主义发展带动城市的建设,到如今大都市的形成,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有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还能够展示一个城市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增添厚重感,从而使城市更加知名,增强市民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也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文明传播。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艺术设计空间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空间是什么?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创享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