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造型中的意象

2023-09-12郭元波

艺术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花鸟画笔墨画作

□ 郭元波

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源远流长,从秦汉两晋隋到唐宋元明清,众多艺术流派精彩纷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写意花鸟画在发展的过程中,为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演变成以写生为基础的绘画作品,将寓意添加其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中国写意花鸟画追求自由,本质观念形态就是中国写意花鸟画意象。将自然万物转换成精神感受,通过绘画的形式传递给人们,可以有效提升观赏者的审美能力。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意象含义,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造型中的意象,反映中国人对自然表现的把握以及对写意花鸟画的思想和情感。

纵观我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史,由于受先哲思想的影响,多以表象为主,审美特征之一就是意象性,这也是中国画的基础和灵魂。简而言之,意象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主旨,画中的造型和景色都是绘画者精心布局的。他们所传递的并非画中寥寥数笔,而是通过景物所表现出来的意象,进而达到“意”与“象”的完美融合。

一、中国写意花鸟画内蕴的意象

画家在绘画时,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构造与布局,展现出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以此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享受。在写意花鸟画艺术理论中,主要审美思想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即得意之象,借用某种物体来表达其含义,是精神化的产物。画家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再通过画作传递给人们。意象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述,其中蕴含着中国人从古至今对自然万物精神的把握,从而赋予写意花鸟画独有的艺术构思。

中国写意花鸟画历史悠久,它的美在于神韵,并非浮于表象。“心形合一”就是写意花鸟画的审美核心,能带给人们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从而提高其鉴赏能力。心形合一中的“形”是指形象,是对自然万物的临摹与描述,小到花鸟鱼虫,大到山川湖海,都可以被画进画中。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核心思想并非外在形象,而是“心”,也就是传神写意。人的精神理念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要学会体验自然,感悟自然,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才能心意相通。众所周知,书画的艺术形式源于造型艺术,而书画家的造型意识则是由笔墨来创造的,手起笔落,一幅书画作品诞生,从而形成独特的高品位艺术。从古至今,“形简神丰”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不是每位画家都能画出形神兼备的作品,两者兼备的人很少。这就要求画家的每一处落笔都要独到而精准,将作品中的意境和神韵很好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如此才能成就一幅传世名作。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追求自然万物的真善美,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通常情况下讲究笔到意来,画家的所思所想都在笔上,落笔时,将想法和情感跃然纸上。简而言之,画家的精神与艺术的境界合二为一,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二、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造型中流露的意象

(一)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中的意象性因素

从明代开始,笔墨语言研究就成为中国画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笔墨在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撇开笔墨不谈,画作就失去了原有的灵魂。这主要是因为水墨画的表现形式与笔墨息息相关。作品是借助笔墨来完成的,而且笔墨也蕴含丰富的意象性。

1.笔墨与意象表现

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主要工具。古时,人们用毛笔来书写文字,不同的毛笔有着不同的用处,笔毛有软硬之分,有的适合写字,有的适合绘画,有的则适合描边。在用笔时,不同的姿势和力度所呈现的含义有所不同,用力地提和按,速度的急和缓,能够展现出笔的抑、扬、顿、挫。国画所特有的材料,把墨与水添加不同的用量,稍加调试,就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颜色。中国写意花鸟画由此也不再是单调的某种色彩。通过笔墨的运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意韵能展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在我国写意花鸟画中,画底以生宣纸为主,这种纸张不易变色,润墨性好,光而不滑,用来作画再好不过,能产生自然浸润的效果。毛笔、宣纸、朱墨、砚台等工具是中国画的主要材料,尤其是笔墨,含水量的多少,所形成的色彩和深浅都不同,这种变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一个画家的人品和脾性,都流露于笔墨之间。也就是说,笔墨不仅代表技法,也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极其讲究用笔之法。笔触大小、颜色深浅所代表的意象是不同的。在绘画时,画家借助笔法变化来绘制心中所想的图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想要表达的意象也蕴含其中。

中国画中提到的质感,实际上是指超越于物的人的精神因素。写意花鸟画最重要的就是将精神和意蕴展现出来,只有形而无神,像是肉体失去灵魂一般。山水画是指描绘山川湖海等自然景色的画作,在我国绘画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画家需要对所画的事物有全面的了解,熟悉其构造和规律。质感是物性的表现,而“质”代表超越物质的精神性。中国写意花鸟画比较注重写形存质,质的含义是刚柔并济。画面物象的形态完全靠用笔来完成,从而实现画面的千变万化,产生浑然天成的效果。画家内心的感受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会通过笔法展现出来,手起笔落间,一幅画作便产生。郑板桥是我国古代著名画家,他的画作历来被世人争相传颂。他的竹清冷孤傲、活灵活现,将他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跟郑板桥的笔墨技法有着密切关系。

2.书法与笔意表现气脉相通

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一样,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前者在艺术上的优异表现,为后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书法技法的美学原理对画面形式美感的形成有很大帮助。书法中的精神能够为绘画造型点线面增添生机,从而更好地将画作中的情感和意象表达出来。

据史书记载,从元朝开始,盛行文人画,多是用来展现文人的精神境界,把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这些意象把人类主观情感的表现色彩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使得画中的物体由具象发展为抽象。绘画与书法的笔法有很大区别,书法讲究循规蹈矩,而绘画用笔较为夸张。

形式美是中国书法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形式美,画家需要根据美的规律来改变字的形状。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书法有独特的情感张力,通过对腕力的控制,及用笔手法,以线的结构形式将书法家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中国书法流传至今,广为人知,它的美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更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书法要求和绘画造型融合后,绘画的表现方式就会抽象意识化,同时,也会把书法中相关的审美因素运用到绘画的笔墨中。

(二)中国写意花鸟画造型中的意象表现

在中国画中,意象造型是其造型观,尚意重形是其造型原则。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这种意象的造型观重视主观的表现,但是,从中国写意花鸟画层面来讲,“形”具有比较独立的意义。

1.造型理念

抽象和具象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造型艺术。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在应用过程中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抽象与具象都是艺术的表现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前者详细丰富,后者简洁概括。抽象造型表达画家心理感受是通过抽象的笔墨,而具象造型表达画家情感是通过真实、逼真、细致的写物表现。二者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以形达意,借景抒情。在中国写意花鸟画中,具象造型情感的表达依赖于写物传神。自然万物中有各种各样的符号,笔墨符号就是从自然形态中提取的物象本质。这个过程是抽象过程,能够考验画家的绘画能力和性格特征等。优秀的画家擅长使用笔墨符号将自己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赋予到画作中。

用抽象的形式展现自然万物种种现象,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画家由自然形态中提取精华,采取抽象的形式语言把主观的思维意念添加到画作中。画家借助再造的形态与构成赋予这幅画作灵魂,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画作中,气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呈现出自然万物,使人观看此画如临其境。常见的知名画家八大山人、徐渭等所创作的泼墨画,都是在抽象中表达气韵,给观者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中国写意花鸟画注重“意”字。中国绘画有写意、写情之说,因为艺术能展现出中国人的精神和思想,这也足以说明中国意象的覆盖范围之广。

2.“尚意重形”和“应物相形”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造型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尚意重形”,第二种是“应物相形”,其中又包含抽象和具象两方面。抽象造型是指借助抽象的笔墨,呈现画家内心所想;具象造型是通过细致、真实、逼真的写物造像来表达情意。“以形达意”是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抽象比较笼统,而具象会更详细一些。

第一,具象造型。写物传神是画家主要的情感表达形式,在绘画时注重思想和神态的体现。画家们在应物相形而体察万物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用拟人手法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赋予在画作上,把山川湖海、花鸟鱼虫比作人物,把情感转移到物象上。画家们正是通过这样对画作赋予物象造型,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第二,在“环境中”看。它是指把看到的物象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将目的性物象进行主题化,从而更好立意。例如,在清代凌恒的作品《雪柳寒鹭图》中,柳与枫相映成趣,翠鸟栖身于枝头上,一旁的白鹭静静站立着。在画中,翠鸟和白鹭都是环境的产物。第三,用文学的眼睛看世界。在创作作品时,画家在观察景物抒发情感时常常会浮想一些优雅的诗句。例如,昏暗的夜色下,月亮隐隐浮现出来,不远处有几声鸟鸣传入耳内,这时会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当看到翠竹随风飘荡时,就会联想到李白的著名诗句:“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自然万物在人类脑海中的独特审美体现,其实就是画家文化修养、主观情感和视觉感受的综合表现。此类特殊的审美表现是通过别人的言语,添加自己的生活感悟,在画作中将现实物象呈现出来的。

第二,抽象造型。这是指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对中国花鸟画的意象表现问题展开全面的研究。在创作时,下笔是轻是重,是急是缓,把笔墨与笔法相互结合在一起,会变幻出很多艺术符号。如此优雅的符号能够呈现画家当时的心境。透过作品,一种丰美的意象即将喷涌而出。

中国写意花鸟画意象的表达,并非仅仅在自然万物的造型中体现,抽象的笔墨也能展现其灵魂所在。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历史长河中,画家们通过笔墨的颜色、深浅,描绘出各种各样的肌理效果,给整幅画作增添了一抹亮色。以著名画家吴昌硕的《通景藤萝》为例,画作中隐隐透露出一股豪迈之气,寥寥数笔,将藤萝的气韵和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用笔果敢,极其奔放,观看此画时,仿佛迎面扑来一股阳刚之气,令人为之动容。可见,一幅画作意象结合的格调与品位,以及其中的情感表达,主要取决于画面中的抽象笔墨。除此之外,画家的学识、性格类型、创作能力、思想高度也极其重要。画品如人品,以画识人,就是这样的道理。

综上所述,意象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灵魂所在。绘画讲究心行合一,只有形而无心很难称得上是一幅佳作。为了能以象表意,画家需要重视象的塑造,使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所思所想和情感表达与自然万物统一,能够使意象在画作中呈现出来,带给人们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使中国写意花鸟画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猜你喜欢

花鸟画笔墨画作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笔墨童年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