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乌鳢暴发性死亡病例的处理

2023-09-12周红兵

科学养鱼 2023年7期
关键词:乌鳢病鱼鱼体

周红兵

(滨海县滨淮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盐城 224552)

2023年3月14日,笔者接到当地1例精养乌鳢塘口发生死鱼的求助,该塘口位于苏北滨淮地区,乌鳢规格大概在16~20厘米/尾,放养密度约7 000 尾/亩,面积约10 亩。据养殖户电话中反映该塘口乌鳢3 月初开始陆续死亡,已有1 周时间,每天死亡能达到1 000 尾左右,描述鱼发病症状是鱼体上有溃疡疤,有的鱼甚至烂掉半截身体,料也吃得很少,用了消毒剂和普通底改多次也不见好转,死亡率一直降不下来,损失很大,希望能来现场指导。

一、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发现病鱼行动迟缓、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打捞取样发现病鱼身体或头部有明显溃烂,溃烂面积也比较大,病鱼严重时可见脏器裸露在外、病灶部位充血肿胀、表面可见霉菌样菌丝附着;同时病鱼鳃部有烂鳃现象但不严重,鳃呈现淡红色,内脏解剖后发现肝脏呈现浅橘黄色,肠道有黏液但无食物,且肾脏充血;初步观察后结合当地十多度气温,和创面上有霉菌样物,初步判断霉菌性感染的概率比较高。

二、镜检判断

为慎重起见现场做了活体采样镜检,首先显微镜观察鳃小片没有虫感染,排除大量虫感染致死;其次重点是病灶溃烂部位的可疑菌丝,用HE染色病灶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肉芽和霉菌性结节,结节附近有菌丝附着;用Grocott六胺银染色法可以看到病灶部真菌菌丝形态,菌丝细且分支少,菌丝顶端相对孢子较多,菌丝的横切面显细小呈圆形且无隔膜,符合由真菌丝囊霉菌引起的感染,由此确认该病为乌鳢流行性溃疡综合征,也印证了之前养殖户将此病当做细菌性疾病治疗而死亡率一直控制下不来的原因。由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发病病灶相似,区别在病灶处能不能检出丝囊霉菌,所以应该仔细观察病灶部分特征,结合镜检确诊后才能对症用药。

三、治疗措施

第1天上午用水杨酸(水霉净)+五倍子末全池泼洒,使真菌快速脱落,同时也使用1 次过硫(或高铁酸钾)底改,用来改善底质,控制底部微生物和病原菌数量,并打捞濒临死亡的鱼,来减少池塘中的病原菌和防止交叉感染;第2天用碘制剂全池泼洒,以杀灭水体中细菌,也起到防止弹状病毒暴发的作用;第3天重复第1天,主要控制真菌病原菌数量级,减少真菌交叉感染概率;第5天用45%苯扎溴铵溶液(3亩用500毫升),可以使得最后顽固的真菌脱落(包括鳃霉),并能加速伤口愈合也能杀灭水体中的细菌,防止细菌蔓延;在整个治疗期间用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黄芪多糖内服7天,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主要用来抑制乌鳢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黄芪能提高乌鳢自身免疫力,从而能够使乌鳢经治疗恢复比较快。

四、结果

第2天,死亡数量明显下降,水面上行动迟缓的病鱼减少了,应该是杀灭真菌的药物起到了作用,病原菌得到了控制;第3天鱼死亡数量只有先前的一半不到,证明治疗方向正确;第5天死亡鱼数量只有约原来的1/10(不足50 尾),水面上行动迟缓的病鱼已找不到,鱼病灶伤口收缩;第8天只有零星鱼死亡了,之后回访发现养殖鱼恢复正常。

五、探讨

该病属真菌性疾病,也是季节性流行病。该病原丝囊霉菌能损伤鱼体的组织和器官,也会使鱼体免疫力不足,从而引起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引起暴发性死亡,治疗难度大、死亡率还高,所以防控远比治疗意义更大。外部预防措施为放养前做好清塘消毒,越冬前做好杀虫、消毒,低水温时防止不必要的机械刮伤,高发病时间段定期用抗霉菌药物预防等;内在措施为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定期用维生素、黄芪、大蒜素等药饵拌料投喂,来增强鱼体抗病能力,减少该病的诱发因素。总之工作重点为“防控”重于“治疗”。

猜你喜欢

乌鳢病鱼鱼体
乌鳢池塘网箱养殖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地区乌鳢和白化乌鳢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与白乌鳢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裂唇鱼
四招防止金鱼长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