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衔接·输出: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3-09-12张丽峰
■张丽峰
当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文化的整本书阅读作品包括《白洋淀纪事》(七上,小说、散文集,自主阅读推荐)、《红岩》(七下,小说,自主阅读推荐)、《创业史》(七下,小说,自主阅读推荐)、《红星照耀中国》(八上,纪实作品,名著导读)、《长征》(八上,纪实作品,自主阅读推荐)、《飞向太空港》(八上,报告文学,自主阅读推荐)和《艾青诗选》(九上,诗歌集,名著导读)七部。文章以《红岩》《红星照耀中国》《艾青诗选》三部举隅,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择取适宜的阅读路径,打开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的通道。
一、提炼: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与学生精神成长关联紧密,学生于研读、共情中传承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我们认为提炼、传承红色基因是对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价值的精准指向,以此树立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路标。
1.锚定特质,提炼红色母题
虽说一部作品阅读的指向有多种可能,但事实上经典作品阅读的主要价值是相对恒定的,这是其特质所在。锚定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特质,就是要契合“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开掘,以此赓续赋能,为学生的红色成长培根铸魂。
比如,《艾青诗选》呈现了诗人两个主要的诗歌创作高潮。一是20 世纪30 年代,一是1978 年以后。前一阶段多写民族苦难、悲伤与反抗。后一阶段作者诗风发生很大的变化,诗句趋于哲思。我们确定《艾青诗选》的阅读母题为“苦难与抗争”。这样的处理整体观照,凸显作品的“红色”元素。这正如单篇教学所讲究的“一课一得”,有精准教学点,力求“当堂学会”。整本书的阅读引导也是此理,不能四面出击,我们必须有的放矢,聚焦重点。
2.联结赋能,撬动红色思维
有学者认为:“一本书,只有当它能够与现实的人生发生深刻而丰富的关联时,它对读者的价值冲击和思维撬动才是最直接和最有力的。”例如,《红岩》讲述的故事和当下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距离”,“红岩精神”亟待继承和弘扬。
其一,联结“红岩精神”核心点、动情点。学生要领悟“红岩精神”的精髓,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用崇高的信仰铸就时代的忠诚。因此,在阅读《红岩》的过程中,我们突出强调“红岩烈士”那种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和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给学生带来精神指引。
其二,找寻“红岩精神”接续点、生长点。我们从描画鲜明水彩画《黎明》的“小萝卜头”,以及十五六岁时写入党申请书的流亡学生胡浩身上得到启示,以“曾经的童年!”“我们选择怎样的青春?”为主题,组织《红岩》读书分享会,回望那个特殊年代的童年历程,审视青春的担当与责任。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学生当下的实际勾连,建立联结点,在《红岩》整本书阅读中追本溯源,自觉赓续红色精神。
二、衔接:探究阅读方法
要顺畅红色阅读通道,注意学段衔接、探究阅读方法是关键和节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晰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的学段要求,清除阅读的障碍,注重红色阅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用好教材上的名著导读,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创设情境,共情分享,是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红色阅读的有力保障。
1.学段衔接,打通阅读通道
新课标对各个学段的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要求由浅入深,从第一学段“尝试阅读和讲述革命领袖的童年故事”,第二学段“阅读和讲述革命故事”,到第三学段“阅读和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再到第四学段“阅读反映中国革命的代表性作品,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纵观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进阶式要求,我们精准定位在第四学段开展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的重点:在“个性化自主阅读”中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开展“专题探究”,并通过读书会等形式分享红色经典阅读的感受,坚定学生的革命文化自信。
初中阶段的学习必须和高中阶段有序对接,第四学段的红色经典阅读也要起到一定的桥梁作用。比如,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课程用书·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第五单元的“单元研讨任务”中提出如下研讨任务:斯诺曾经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基础、革命的目标,以及革命战士的顽强有诸多困惑,请从本单元课文中寻找斯诺问题的答案,写一封信,告诉他你的发现和思考。这项研讨任务和第四学段《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关联紧密。如果没有既往《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专题探究、阅读分享感受的经历奠基,高中阶段的研讨任务将无法纵深推进。
所以,很有必要把新课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有关“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作总揽观照,无缝对接。探求各个学段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体系的结构,学生对革命文化作品的感悟、体认、思考、融创才有持续性发展。
2.读之得法,用好“整本”教材
用好统编教材这“整本书”是学生读好红色经典整本书的简捷可行之路。目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关革命文化的整本书阅读作品如是编排:七年级三部“自主阅读推荐”;八年级一部“名著导读”,两部“自主阅读推荐”;九年级一部“名著导读”。我们组织教学时必须有所侧重,发挥其各自应有的效用。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部分,由“作品介绍”“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构成,大体对应“读起来”“读下去”“读进去”的阅读过程。比如,《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部分已经给出“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关于长征”“信仰与精神”等专题探究任务。而《红岩》是“自主阅读推荐”,教材没有提供现成的专题探究,需要师生协同设计恰切的专题任务,比如,“红色信仰的文学表现形式”“红色诗篇的穿插艺术”“红岩作品的跨界阅读比较”等。
遵循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规律,联结单篇、单元、群文、整本书,促进学生建构起立体的阅读场域。如《艾青诗选》的一般阅读程序,应该从教材九上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单篇阅读教学起步,再统整议题进行《大堰河——我的保姆》等群诗整合阅读,最后水到渠成,走向《艾青诗选》的整本书阅读。
当然,还要注意红色经典整本书与其他整本书之间读法的“打通”。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12本推荐名著,各具“一书一法”,须彼此打通,互相照应。如七上第一本“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其指导阅读方法的重点是“消除经典的隔膜”,基于儿童的视角去读,可以跳过如《狗·猫·鼠》一文中一时难以读懂的内容。学生不妨迁移这样的方法阅读《红岩》《红星照耀中国》,暂时搁置一些自己不了解的部分。
3.情境再现,在任务中内化
对于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教学而言,创设情境应该侧重“情境再现”和“学生在场”,以情境推进深度阅读,增加学生个体的具身体验。以《红岩》为例,学生在自主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就书中感人至深的诸多场景开展“情境再现”的阅读活动。比如,许云峰在酒会上拒绝合作的义正词严、江姐与幼小的“监狱之花”的温存话别、齐晓轩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的呐喊一刻……学生对文本整体观照,揣摩研读遴选片段,以“情境再现”实现对人物、事件的“真实体验”,抵达阅读的深邃处。
在任务驱动下阅读红色经典整本书,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更有利于传承红色精神。例如,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教师这样设置“红色研学”任务项目:任务一,撰写延安革命纪念馆“毛泽东馆厅设计规划书”;任务二,《红星照耀中国》游学项目设计。在撰写规划书、设计游学项目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对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特有价值认知内化,于迁移运用中践行,红色精神自觉拔节。
4.共情分享,深化红色体验
真实是共情产生的起点。《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斯诺亲自采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纪实作品,为世界呈现了最具说服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红岩》则是罗广斌、杨益言在报告文学《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改写的长篇小说,其中主要人物确有原型。阅读时,可以适时与历史等学科融通,进行跨学科学习,以使学生知悉“红岩精神”的相关史实,厘清“红岩精神”的渊薮。
《红岩》一共引入诗与歌20 首32 次,唱出了革命先烈们的红岩精神,教师可以分类梳理,由学生分角色吟诵,开展诗歌朗诵会。《红岩》一书中有大量的人物对白可供学生具身体验,不妨组织创作小剧本、增加道具背景等创意活动。学生进行交互式的补白对话,丰富体态语,在演绎中体认、涵泳红色经典,建构个性化的自主阅读经验。还可尝试借助电影《在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多种媒介资源,在跨界阅读中拓宽共情的渠道。当然有一点必须警醒:用语文的方式阅读作品,秉持学习语言运用的指归。
三、输出:实现红色成长
输出阅读产品,打通红色经典阅读通道的“最后一公里”,是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的成果实证。也就是说,要对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成果做内化外显的展示,在展示中提炼成功之道和审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更好地输入与输出蓄势储能。
1.读写转化,提升阅读品质
有学者认为,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产生零散的阅读体验,通过不同情境的阅读活动完成梳理与探究,最终用写作的形式实现表达与交流。那种动辄让学生提交“手抄报”等阅读成果的做法,时间往往花在“非阅读”上,作品看似五彩斑斓,事实上和“阅读”关联不大。在整本书阅读输出的产品样态中,读写转化是最能体现内化外显成果的途径之一。比如,梳理《红星照耀中国》相关章节,撰写革命领袖的“小传”。再如,阅读《艾青诗选》之后,抄录警句作为书封,撰写诗歌评论文字,尝试写作原创小诗……做实读写转化,规避碎片化阅读的零散叠加。指向红色经典整本书的读写转化,倒逼师生去做整本的阅读、整体的考量。
2.编制量表,实践阅读进阶
新课标中多次强调量表在教学过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在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编制量表,分解描述观察点,以此提升阅读全程的质量,彰显阅读终点的成果。量表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清楚地呈现学生阅读的差异情况,基于量表的层级进阶设计,给予学生“跳一跳”的提升空间。
比如,《红岩》中“红色诗篇的穿插艺术”专题探究的量表编制,确定多个具体评价观察点,如“分类辑录的合理”“穿插方式的不同”“诗歌穿插的效果”等。量表的开发和应用,是学生深度阅读的显性依据,是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评价利器。
3.读后反思,记录阅读成长
通常我们关注“阅读前”教师的书目推荐、对于阅读方法的指导,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阅读后”的反思。阅读红色经典整本书后撰写反思清单,能够呈现学生阅读元认知,对于梳理探究这一类红色经典阅读的秘妙津要极其有用,是从阅读实然到阅读应然思考的跃进。譬如有学生考量归结:“要消除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的认知陌生,必须主动接触红色经典,积极与当下生活对接,撰写有启发意义的读后感。”这样的考量精准到位,有助于红色经典阅读的输入与输出。
于整本书阅读而言,读过必须输出:书上留痕,思考留痕。卡尔维诺说过,经典就是反复阅读的书籍。常读常思、常读常新,种下红色基因,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的影响将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
提炼,衔接,输出,是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教学择取的正确进路。三者卯榫联结,相融共生,是落实新课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的积极探索实践,能打开红色阅读通道,使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焕发新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