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看开国大典的前前后后

2023-09-12杜意娜

世纪风采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央人民政府开国大典人民日报

杜意娜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北京30万军民欢聚于此,共同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当时,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对这一盛典进行了大量报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开国大典前后的历史细节。

周密的筹备工作

1949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发消息《北京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筹委会昨检查工作指定铺号赶制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筹备委员会昨日下午在市府西花厅举行第三次会议,由聂荣臻市长亲自主持。会上对各项筹备工作进行的情形作了最后一次的周密检查,对于会场卫生、防护设备,决定进一步加强。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1949年7月,中共中央成立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彭真、林伯渠、李维汉任副主任。筹备委员会经过研究讨论,商定了大典方案,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和人民群众游行活动3项。具体筹备工作,主要由北平市承担。随着开国大典时间的临近,报道中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筹备委员会于1949年9月20日,由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华北、北平市党政军民各机构团体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会议公推聂荣臻为主任。筹委会下设秘书处、宣传部、布置处、指挥部四个部门,秘书处“设处长、副处长各一人,内分总务、文书、联络、新闻四组,并设秘书三人,干事若干人”,主要负责处理综合事务、招待来宾和办理文书等事项;宣传部设正副部长,内设新闻广播组、标语传单组、文艺组、郊区组、市民组、部队组、机关组、学生组、工人组、秘书组、宣传队,主要负责通过报刊、广播、海报和举办演讲、游艺会、文工团表演等形式对庆祝大会进行宣传报道;布置处主要负责布置天安门广场、城楼、安装广场升旗杆及大典所需器材等;指挥部主要负责指挥调度,包括规划阅兵及群众游行、划分会场区域、维持会场秩序、处理应急事件及临时救护等工作。为加强筹委会各部处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配合,秘书处还致函布置处、宣传部、指挥部,请各部处实行工作日记制度。根据工作日记,每三日由各部处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并在汇报时将每日日记交秘书处一份,由秘书处上报正副主任及秘书长了解工作进度。开国大典筹备机构的建立,为各项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领导力量和组织保障。

细致的《入场须知》

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入场须知》:一、大会设总指挥部及工人、学生、机关、农民、行政区等分指挥部,直接指揮队伍……四、各单位选领队一人,副领队若干名,自制一红色臂章,上写领队副领队字样,套于左臂上,领队列于队前率领队伍入场……五、领队事先准备一表格……十四、大会设有救护站四处,如发现病号时可请纠察或联络员通知救护站医疗。十五、会场周围设有厕所七处,注意卫生,不得在会场随地大小-便。

《入场须知》共15条,由庆祝大会筹委会制定。早在9月28日,庆祝大会筹委员就致函北平市人民政府新闻处,并随函附上20份《入场须知》,请其当即分发给各大报社,于9月30日刊登。《入场须知》对群众游行队伍的秩序、安保、卫生、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都做出了严谨而细致的规定。其中,第五条请各领队事先准备好一张简单的表格,并提供了表格式样,在表格中要填写单位名称、总人数、领队姓名等信息,在入场时交入口分指挥部,这样一旦出现组织上的问题,可以马上找到负责人并快速解决问题。可以说,《入场须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群众游行的顺利进行。

庄严壮丽的天安门广场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发消息《彩车缤纷涌上街头》生动描绘了大典前夜晚的天安门广场:在巍峨的天安门首,毛主席巨像的四周、“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与“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两幅大横标语的四周,被太阳灯围得雪亮……在天安门两侧的四道三座门与两道牌楼上,大小红星灯笼与灯丛都同时照亮。中国人民的首都显出异乎寻常的庄严壮丽。

为了迎接开国大典,北平市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8月9日至14日,北平市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会议共审查和处理了大会提案248件,包括恢复发展生产、郊区土地、教育、捐税、市政建设等问题,其中就包括修葺天安门、拓宽广场的决议,并要求全部整修工程于9月底前必须竣工。北平市政府将整修天安门广场的任务交由市建设局具体承担。8月29日,市建设局召集市计划委员会、平津铁路局、公安局、卫生局、电车公司、电信局、自来水公司、华北电业公司、人民文工团等单位代表开会座谈,对整修工程的实施步骤及具体分工等交换意见。最后确定整修工程主要包括5项:1.天安门前、东西三座门之间,包括中华路全段在内,清除所有路面障碍物,开辟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大广场,供群众集会用;2.修缮天安门城楼主席台,清除楼顶上的杂草和杂物,粉刷城楼和广场四周红墙;3.在天安门广场合适的位置设计并修建一个升国旗的设施,供大典时升旗使用;4.修补天安门前、东西三座门之间的沥青石渣路面,供游行的群众和阅兵式军队通过用;5.美化天安门附近环境,搞好种树、种草等绿化工程。整修工程确定后,人民解放军和北平各界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劳动当中。

根据当时的安排,整修天安门城楼的同时,还要进行装饰和美化,主要包括悬挂毛泽东主席画像、巨幅标语和悬挂大红宫灯等。最后,毛泽东画像由画家周令钊带领学生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与“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两幅大标语由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总务处办公室主任兼会场布置科科长的钟灵书写完成,大红宫灯则由一名扎灯老艺人带领徒弟制作完成。

9月底,开国大典举行前夕,天安门整修工程顺利完工,天安门广场焕然一新。古老的天安门城楼显露出庄严、典雅、恢宏的气势,与200万北平人民一起共同迎接崭新的中国。

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宣告成立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为主标题的报道: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乐队奏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时,在军乐声中,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当天的头版还刊发了新华社社论《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社论指出: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都将会永远记住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一天……在中央人民政府业已宣告成立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可以确信:我们已是一个不可被战胜的国家了。

10月1日当天,毛泽东主席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不仅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名单,还一一公布了56名委员名单,同时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宣读完公告之后,兼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就将公告具函送达各外国政府,表示愿与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关于这56名委员名单,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实际上,公告的内容有两个版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毛泽东向各位委员宣读了公告的内容,同时询问大家的意见。张治中委员建议,可以将56位政府委员的名字全部都公布出来。毛泽东当即表示认可,说:“好,把56位委员都写上去,可以表示我们中央政府的阵容强大。”但此时距开国大典正式开始还不到一小时,将公告重新印一份肯定来不及,只能把各位委员的名字写到另外一张纸条上。所以,在当天下午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手里的公告还附有一张写有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名单的纸条。

坚固人民胜利信心的大阅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报道中指出:阅兵式由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十四架在全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在阅兵式中,全场掌声象(像)波浪一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正如10月2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载的《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中说到的那样:人民的武装部队两个半小时的检阅,给予人民的是更加坚固的胜利信心。我国年轻的海军部队与空军部队,第一次公开的列队出现在人民领袖和广大人民的面前了。海军陆战队整齐的步伐、焕发的精神,使人坚信它们既从无变成有,必将从小变成大。

根据相关资料,此次阅兵按检阅式、分列式程序组织实施,受阅部队海军由海军学校及华东舰队各一排组成;陆军由步兵师12个方队、炮兵师8个方队、战车师3个团和骑兵师12个方队组成;空军由P-51战斗机9架、蚊式机2架、教练机3架组成(后增加至17架)。受阅部队按照海、陆、空的序列编组,武器装备则以军兵种为单位,按种类集中,统一编组。在排列上,实行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编排,使陆、海、空三军浑然一体,形成强大的阵容。这一部队编组及序列方案,以及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两大部分,充分彰显了人民军队威武雄壮的军威,从而也奠定了新中国阅兵式的基本框架。“坚固人民胜利信心的大阅兵”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向世界宣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信心有能力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

盛大的群众游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样描述群众游行:欢呼着的群众在阅兵式完毕后开始游行。当群众队伍经主席台附近走出会场时,“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口向入云霄。毛主席在扩音机前大声地回答着:“同志们万岁!”毛主席伸出身子一再地向群众招手,群众则欢呼鼓掌,手舞足蹈,热情洋溢,不能自已。10月2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载的《首都十月一日之夜》描述了群众游行的路线以及特色:从西长安街到东长安街,从王府井到王府大街,从西单到西四……在夹道欢呼的人群中间,杂立着为数众多的老年人,有的则搬了一把椅子坐下来。这成为十月一日首都之夜的很大特色。他们有的是很少出门的,可是,用东单大街保康大药房门前的刘老先生的话来说,他们今天却要来看看这“万年不遇的大喜事”了……

根据既定方案,群众游行分工人、农民、机关人员、教师、学生、市民等队伍。从游行队伍的组成可以看出,他们代表了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显示出了新中国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同时也象征着全国人民的大团结。群众在游行中高呼“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回应“同志们万岁”,领袖和群众之间的相互呼喊,反映了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对共产党的爱戴,对新中国的爱戴,同时也反映了领袖对人民的重视,人民是新中国的主人。这一“盛大的群众游行”不仅增强了人民对新中国的认同感,更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走向繁荣昌盛的开始,是为自己创造文明与幸福的开始。

各地的狂欢庆祝

开国大典后,全国各地持续狂欢庆祝。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载消息《新中国诞生上海万民欢腾》。10月3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专版刊发了全国各地狂欢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情况。

10月2日,北京“全市街头的拥挤超过任何其他节日。从早晨到夜晚,锣鼓声、欢呼声、歌唱声与讲演声竟日不断”,市民“都竟日云集在街头”,“口号声、歌唱声、锣鼓声和人们的欢呼声,每一条街道都沸腾了”。晚上,“北海公园焰火晚会,在七时举行。十二种不同的焰火,先后在海中平台上喷射出灿烂的火花”。

10月1日下午,南京全市到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10月2日,南京市民“冒雨从工厂、学校、机关、商店、家庭奔向街头,同时庆祝”,“数十单位的宣传队、宣传车,同时出现于市内各处,挥舞着彩色飘带,尽情地扭着,唱着”。在市郊区,“农民们的座谈会、群众会,接二连三地在各个村庄举行”。

10月2日,上海“在大雨中隆重举行升旗典礼。八时正,全市工厂和轮船汽笛齐鸣,各广播电台同时播送升旗曲,所有机关部队、学校、团体、工厂、商店及住宅区,立即升起了成千成万幅鲜红的五星国旗”。

10月2日,天津“全市红旗招展,彩牌林立,锣鼓与欢呼声响彻云霄,游行的行列竞日不绝”。

开国大典的举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庄严仪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壮我国威、扬我军威的实力展示,是全国人民翻身解放、万众欢腾的盛大庆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胜利。“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猜你喜欢

中央人民政府开国大典人民日报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山西省沁水县公安局龙港中心派出所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中央人民政府的开端:从冀太联办到华北人民政府
保卫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诞生记
中央在特别行政区发出行政指令权: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
开国大典阅兵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