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文言文思维型教学实践研究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教学为例

2023-09-1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腾小学范国强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王戎文言文言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腾小学 范国强 姜 玮

一、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内涵

思维型教学最早由林崇德、胡卫平基于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提出,其强调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人文素养及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型教学强调以诱发思维动机为特征的教学导入,以引发思维动力为特征的教学过程,以进行思维监控为特征的教学反思,以及以灵活思维为目的的应用迁移。思维型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几个方面的内容。(见图1)

图1 思维型教学的基本原理

二、小学文言文思维型教学现状分析

对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编排有如下变化:一是学段提前,三年级开始学习文言文,选文指向精读教学;二是数量增加,从4篇增加到14篇,呈现出由“单篇(每册)、短篇、熟篇”到“多篇、较长篇、陌生篇”螺旋上升的序列特点;三是跨度较长,选文涵盖先秦至民国;四是题材丰富,神话、寓言、传记、序跋皆有涉及。笔者系统梳理了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14篇文言文,结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发掘了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点。(见表1)

表1 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篇目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点

可见,学习文言文不仅能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根据文言文的题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与阅读、表达相结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人文素养及学科素养。

三、小学文言文思维型教学实践

笔者基于多年教学实践,以思维型教学为理论基础,以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及应用迁移为基本原理,开展小学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小学文言文教学基本策略。以下通过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来进一步阐述。

1.联系已知,把握文言特质

思维型教学认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建构知识及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必须准确解读教材并分析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经验,恰当列举学生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知,使他们积极思考,为激发其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供助力,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片段1:

师:文言文还有一个特点——古今异义,就是古人说的意思跟我们现在的理解完全不一样。这篇文章中就有古今异义的字。

生1:“尝”现在的意思是“品尝、尝试”,是动词。而在这篇文言文中,“尝”是“曾经”的意思。

生2:“走”字也很奇妙,在古代是“跑”的意思。

师:的确如此。“诸儿竞走取之”的意思你肯定已经知道了。

生2:众小儿争着跑过去摘李子。

师:你的反应真快!

文言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词汇、语法系统,皆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所以,学习文言文的前提是学习文言。为此,笔者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结合三年级文言文《司马光》《守株待兔》的学习收获和日常对课外文言文的接触,通过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积累,由此奠定其思维发展的基础。

2.巧设问题,引发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指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文言文语言凝练,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空白点,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文本内容设置“两难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2:

师:(出示李子图)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李树?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生1: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

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果然是“诸儿竞走取之”。

(板书:竞走取之)

师:王戎呢?

生2:唯戎不动。

(板书:唯戎不动)

师:面对满树的李子,王戎真的哪儿都没动吗?

生3:动了脑子想。

(板书:思考)

生4:动了眼睛看。

(板书:观察)

教师在设计“动与不动”这个问题时,预先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设相关情境——因玩乐时间长才会饥渴难耐,又因饥渴难耐才会“竞走取之”。学生快速进入情境,随后通过画面想象和语言描述,将两个问题形成鲜明对比,并在探究王戎“动与不动”的过程中,实现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并初步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可贵思维品质。

3.自主建构,强化思维互动

思维型教学理论重视课堂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思维互动,其中情感互动是基础,行为互动是表象,思维互动是核心。如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完整且逐步推进的问题链“唯戎不动—唯戎在‘动’—因何而动”,由此推测王戎思考的过程。连贯有序的教学,建立了前后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引起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共鸣和互动。

片段3:

师:现在,让我们来采访王戎,听听他的心声。王戎,为什么唯独你不去摘李子呢?

生:因为这是一株生长在路旁的李子树,但是现在依然多子折枝,说明附近的人都知道这树上的李子不好吃。

师:他们都跑去了,你不心动吗?

生1: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原文这样说道——取之,信然。意思就是诸小儿摘了李子尝了尝,果然是苦李。

师:非常好。接下来请你们完成表格(见表2),尝试记录诸小儿和王戎的思考过程。

表2 王戎的思考过程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顺应之前的教学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想象成了王戎,通过接受采访、完成表格,很自然地就能理解王戎当时的所看所想,王戎的个人品质也就呼之欲出。为此,在小学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强化思维互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归纳、发现和总结,从而自主建构对事情经过的推理和对人物品质的感悟,体现思维活动的连续性和深刻性等特征。

4.应用迁移,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型教学同样注重知识与方法的应用迁移,学生应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以此提升应用迁移的能力。如对所学知识的深化、活化,对人物品质的全面了解,对思想方法的迁移运用等。以本课的主人公王戎为例,教师可以补充相关文言文篇目,不但巩固了文言知识,还让少年王戎、智慧王戎的形象跃然纸上,让学生思维品质中的独创性、深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片段4:

师:有关王戎小时候的故事还有很多。(补充《王戎观虎》)请根据文言文注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点,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

师:通过学习这则故事,我们发现王戎不仅善于观察、懂得思考,还特别——

生:善于分析、勇敢无畏。

师:是的,在《世说新语》这本书里,记载了很多名人小时候或智慧或勇敢的故事,有我们以前学过的《曹冲称象》以及以后会学的《杨氏之子》《咏雪》等。(依次出示相关图片)

师:发挥聪明才智,把这个标题也改一改吧。请动笔写在课题旁。

……

师:好一个“道旁苦李”,老师认为你们都是智慧少年!

通过新素材的补充和考验,引导学生发散式思考和立体式思考,多维度地体验和获得本节课的知识、情感、技能等,并运用到解决新的问题中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教学最后进行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前挂后连时,拓宽了文言课堂,形成了积极的阅读期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后续的文言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言文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地位凸显。如何立足思维发展,引导文言文教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提升”变革,笔者通过“联系已知,把握文言特质;巧设问题,引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强化思维互动;应用迁移,提升思维品质”四大文言文教学策略,实现了立足文言文文本、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的引领下,进行文言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能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王戎文言文言文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吝啬的王戎
吝啬的王戎
王戎识李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