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诊疗、后结算”惠民利民

2023-09-11李大伟

小康 2023年25期
关键词:后付费个人信用便民

李大伟

“先诊疗、后结算”将在不断完善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6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其中,第7条是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辖区常住或参加基本医保的居民门急诊、住院就医过程中“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方式,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支持村卫生室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多种方式纳入当地医保定点管理,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开药。

“先诊疗、后结算”的提法由来已久。早年,《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提出:与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协作配合,探索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收费),与预约诊疗措施相结合,识别患者医保身份,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对医疗机构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举措》又着重提出“先诊疗、后结算”,并强调“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无疑助推了医疗服务流程的全面梳理,并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和难点。

在笔者看来,首先,“先诊疗、后结算”是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来实现的。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医院“互联网+医保”的创新模式使得信息系统愈加严谨、完善、完整,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医保便民支付体系在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的同时,也让医院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共享。

其次,“先诊疗、后结算”离不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和进步。此前,《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等政策出台,不仅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指引,还有助于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共识之下,个人信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更是全面增加了诚信意识,因此,以“信用”为担保就医、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可行性极高,“逃费”必受到制裁。

当下,全国各地都在纷纷探索“先诊疗、后结算”的实施路径。在重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线下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医疗证明开具、便民设备租借等服务,让患者“少跑快办”。在厦门,“个人信用白鹭分+平台+金融机构”信用就医模式推出,市民就诊过程中可免提前充值预交金、免反复排队缴费,离院前完成一次结算即可;聚焦老人、小孩等重点人群需求推出“親情付”服务,建立信用价值家庭共享机制,即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共享其父母的信用就医额度、成年子女可自愿为父母承担信用就医费用的还款义务,老人小孩可同步享受“先诊后付”服务;同时提供了42天的还款免息期,市民就诊后可在期限内通过个人信用白鹭分完成费用支付。

以上种种,均更好释放了“先诊疗、后结算”的政策红利。未来,这一举措也将在不断完善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大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猜你喜欢

后付费个人信用便民
个人信用信息何以应由宪法保护?——一个制度论证的进路
便民公告栏
富阳区“舒心就医”板块
“先看病后付费”意味着什么
琼岛道班的便民点
个人信用云平台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直接与个人信用挂钩
“先看病后付费”您怎么看
取消便民门诊不能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