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
2023-09-11陈秀玲
陈秀玲
【摘 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及优势是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内在驱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传统文化视野下重塑并建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系,教师就应整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找准传统文化的融入点;要注重生活引领,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要创设多媒体情境,增强传统文化的融入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 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的目标。以语文学科为例,传统文化既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根植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气节。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围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并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体系,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内在驱动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根基,它有助于将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然而,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通过教育完成从储存形态到活跃形态的转化,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基于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有助于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内在驱动力,让传统文化的发展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让传统文化在少年儿童的心中扎下稳固的根。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三观”还没有完全建立,是非观并不牢固,容易产生盲从心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克己复礼”引导学生提高个人的基本素养;“人无信不立”教导学生遵从诚实守信的交友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教导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学生带来了积极而深刻的思想启迪,有助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成长的道路上抵御不良思想的诱惑,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涵盖了小学阶段学生所应当具备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作为良好的教育与教学契机,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古诗词的教学为例。阅读古诗词,优美而又简洁的诗句让人惊叹,有助于推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解读古诗词,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让人深思,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鉴读古诗词,反复地欣赏与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推动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发展;熟读古诗词,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古诗词独特的文化魅力,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整合课程资源,找准传统文化融入点
课程资源通常分为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两种类型,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先把握课内资源,并围绕课内资源的基本主题,引入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源,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传统文化融入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步较晚,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精确地找到传统文化的融入点,以至于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流于表面,教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两大特点,其人文性对融入传统文化是一种优势。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元素,并适当引入课外阅读文本,疏通传统文化的融入渠道,整合课程资源,精准把握传统文化的融入点,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思维体系,提高人文素养。
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中的《二十四节气歌》,这首歌谣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经验与非凡的智慧,为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带领学生熟读诗歌内容,并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和时间,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相对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引入课外古诗《小暑六月节》,这首古诗重点描绘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夏季之美,从诗歌中品味节气特点。可以抓住诗歌中的“竹”与“苔”,让学生感受夏季事物的成长变化,体会小暑的物候特点,并从对“竹”与“苔”的描写入手,带领学生从诗中品清幽、品心静,品读诗人如何在绿竹与青苔的陪伴下消除暑热,也品读诗人爱书好学的精神。
《小暑六月节》作为引入的课外教学资源,虽然只展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却激发了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掌握了对其他节气的学习方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我国节气文化的认识程度。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后作业:先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节气,并搜索相关内容的古诗词;然后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序,对这一节气进行分析和鉴赏。
(二)注重生活引领,让学生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活动往往以兴趣为主导。因此,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方面便不能采取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的教学策略,否则不仅难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能会引发学生的抵触与厌烦心理。另外,传统文化在很多小学生眼中宛若“镜中花水中月”,是触及不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这两篇文章都向我们展现了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民俗,表现了春节热闹祥和的美好氛围。教师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抓住“春节”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在学生的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言语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进行深入的讲解。例如,当学生提到“包饺子”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饺子的历史——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原是帮助穷人治疗冻伤耳朵的药材,如今成为了我国北方的年节食品之一,寓意合家欢乐幸福团圆。当学生提到“贴挂钱儿”时,教师便可以给学生讲解唐宋时的“幡胜”,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民间“贴挂钱儿”的来源。
《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这两篇文章让学生对我国的春节民俗文化有了基本的认识,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不再盲目地过节,而是对节日背后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挖掘、弘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创设多媒体情境,增强传统文化的融入效力
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方面之所以存在困难,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这让处于新时代的学生难以形成充分的认识,更难以激发出他们的合理想象。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媒体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学习与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以四年级下册《墨梅》的教学为例。这首诗描写了一株用墨画成的梅花,表现了梅花高洁、清雅、劲秀、芬芳的特点。诗人托物言志,借梅花表达出了自己高洁、淡泊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岁寒三友”的概念,并通过大屏幕为学生展现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所画的梅花,和学生一起感受梅花的特点与风骨,从而由物及人,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与文化品质,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重塑与构建,通过课程资源整合、生活引领、多媒体情境创设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