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做“政治强”的中学思政课教师

2023-09-11陈小琴

科学导报 2023年60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定力情怀

陈小琴

中学思政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中学思政课关键在中学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3.18”重要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要求,为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政治要强”作为首要要求,彰显了中学思政课教师的鲜明政治本色。为此,中学思政课教师应在坚定崇高政治信仰、淬炼坚韧政治定力、涵养强烈政治担当中提升政治素质,真正做到“政治强”。

  一、坚定崇高的政治信仰

信仰指引方向,政治信仰坚定才能保证政治方向不偏移。“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为中学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强”指航引向。中学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坚定,才能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深入贯彻落实、确保教育教学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从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担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主动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

第一,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信任。政治信仰坚定才能对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高度认同,才能讲得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才能引领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淬炼思想,提升境界。第二,要夯实理论基础。理论清醒信仰才能坚定,中学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滋养政治信仰。其一,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自己明道、信道,才能引导学生悟道、行道”,马克思主义经典博大精深,教师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精髓、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二,在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中学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武装头脑,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推动育人工作。理论的魅力来自与实际问题的结合,理论的力量来自对现实问题的解答。党的创新理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教师要在关注国家、关心社会、关切民生中着眼于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淬炼坚韧的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主要指政治思想上排除干扰,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原则,是政治品格坚韧性的集中体现。坚韧的政治定力是中学思政课教师“政治强”的意志体现。有坚韧的政治定力中学思政课教师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做到政治信仰不变色、政治立场不动摇;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培育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矢志奋斗。

第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是中学思政课教师在各种思想激荡、各项教学挑战和各类斗争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清醒剂,是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定教育信仰的深厚力量,是教师立志投身伟大教育事业的内在支撑。对教育事业有热情,才会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过程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第二,在工作实践中增强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中学思政课教师的斗争本领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对外的斗争。教师在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要勇于发声、敢于亮剑,面对教学实践难题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新时代给教学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要善于把握主动、抓住机遇。引导学生用历史、国情、辩证的眼光审视问题、明辨是非,做好四个“引路人”。另一方面是对内的斗争,即修身律己。一则,要勤掸“思想尘”,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遵守师德师风。在课堂上要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自觉作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二则,要修好“品德关”。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想尚未定型、三观尚未定性,教师的政治品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中学思政课教师要强化道德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修身修心中锤炼意志、增强定力。

  三、涵养强烈的政治担当

“政治强”不仅表现为崇高的政治信仰、坚韧的政治定力,更体现在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中。做一名“政治强”的中学思政课教师,必定得有强烈的政治担当。这意味着在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期性工程的基础上,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以久久为功的政治自觉和功成必有我的决心,主动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第一,要厚植情怀。有情怀才能心怀“国之大者”,才会主动担当。首先,教师要有家国情怀,时刻心系国家、情系民族,在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其次,教师要有传道情怀,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对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担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再者,教师要有仁爱情怀,关爱学生,心中始终装着学生。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才有担当,教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滋润学生心田、呵护学生心灵,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第二,要增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坚定的政治担当来源于对职业的认同与坚持,中学思政课教师要清醒地认识中学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和中学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认真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第三,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其一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具备扎实学识,把道理学理情理讲进学生心里,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其二教师要善于创新,积极改进、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真正在学生中入脑入心,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学实效。

中學思政课教师要把“政治强”化为教书育人的执着、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深耕教育、潜心育人,为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定力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增强政治定力 担当发展使命
美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