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是关键

2023-09-11简宏妮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机构

简宏妮

3月4日,广州黄埔区的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展览馆,参加研学活动的小朋友在观看新材料产品( 邓华/摄)

这个暑假,北京星空绘创艺术教育芍药居校区校长孙龙钊格外繁忙。7月底,一个20多人的研学团队由北京出发去江西景德镇,行程5天4晚,内容包含徽派建筑写生、茶艺体验、陶瓷制作、博物馆参观,组织者正是孙龙钊所在的以书法、美术培训为主业的教育机构。

除了日常培训教学管理,孙龙钊还要负责票务预订、协调带队老师、接机等工作。

近年来,研学企业的坚守、创新、进场、离场同时发生。从业者们对行业有何观察体悟?家长对研学旅行有何诉求?研学游品质如何提升?

新玩家涌入

行业内将2016年称为“研学元年”,政策撬动需求,供给也快速跟上,全国各地各类机构争相抢滩研学旅行市场。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有800多家会员单位,疫情前,研学机构以旅行社和景区为主,经过3年疫情,从事研学的机构类型更加丰富和多元,更多的文化公司、教育公司、做素质教育的教培机构加入研学大军。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方面,经营主体从原来的景区、拓展基地、农场等逐步拓展到高新企业、科普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等实践基地,从事研学的机构基数在逐渐变大。

研学机构主要由专业研学机构、亲子教育机构、旅行社专线板块、留学中介机构、语言培训机构、营地基地机构六大类组成。

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张萌认为,研学旅行是一种非常好的文旅融合方式。同时,近几年,国家对研学旅行利好支持政策不断,诸多因素助推研学市场蓬勃发展。

“旅行社团队游业务在散客化冲击下,呈现萎缩趋势;在各类细分市场中,很难看到像研学这样大规模的以团队出行的模式,研学旅行也自然会成为旅行社的重要业务。”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杨说。

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后,课外教培机构也把目光投向了研学市场。旅行社、教育机构、咨询机构等都争相抢滩研学旅行市场。

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显示,研学机构主要由专业研学机构、亲子教育机构、旅行社专线板块、留学中介机构、语言培训机构、营地基地机构六大类组成。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课程和研学,一个长线,一个短线,不论是在经营上还是课程体系上,都能互为补充。近年来研学旅行需求旺盛,教育机构在生源、师资和课程设计方面都具备优势。”孙龙钊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巨大市场吸引了很多新玩家进入这个赛道。以新东方为例,2020年10月,新东方投资全球旅行文化内容平台“三毛游”,进一步拓展其在研学领域的疆域。另一家教培巨头学而思(好未来)投资设立了知名亲子旅游电商平台“乐学营”,其中包含大量研学旅行类产品。网易也涉足了研学业务,2021年11月,有道研学(杭州)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该公司由杭州网易临界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显示,当前研学旅行界定模糊、行业标准不健全,从而导致行业存在准入门槛低、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比如,有的旅行社,将海外亲子游贴上海外研学的标签,价格翻倍推向市场。”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但是,对于想真正从事研学的企业来说,这门生意并不好做。

林楠,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北京大学,如今的身份是北京大声呢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由于身边聚集了不少热爱并了解艺术的北大校友,林楠萌生了“北大学霸带看博物馆”的念头。2014年,从国家博物馆一场特展的讲解开始,最初4年林楠和团队尝试了多种研学门类,如自然科学、野外生存等,但近年来决定深耕艺术门类,主打全国的博物馆研学。

“从生意角度,地接(当地接待)部分才有差价可挣,但从教育角度,我不希望研学团因附加太多‘非学成本而使得原本较高的门槛变得更高。聚焦艺术这一门类,可以更好利用我们的资源深耕产品研发。疫情三年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赚多赚少似乎已经不重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林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近年来,开展研学业务企业的数量仍不断增加,主体更加多元化。张杨提醒,行业在疫情过后快速复苏,“这一轮需要关注的是那些低价的、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会不会借机重返市场”。

谁在埋单

入行者众多,是因为看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杭州的叶腾腾育有二子,作为双职工家庭,他们家是研学“资深玩家”。叶腾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老大单独参加过4次跨市研学营,兄弟俩还单独参加过不下于10次的市内独立一日营。今年暑期伊始,叶腾腾给两个孩子报了北京6天5晚的研学营。

“不僅学到了知识,还交到了兴趣相投的朋友,锻炼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谈及参加研学营的感受,叶腾腾8岁大儿子汕汕的总体感受是“我还想再来一次”。

假期无暇陪伴,又期望孩子能在社交、见识等方面有提升,叶腾腾认为研学是相对能满足需求的选择:“有老师照顾,安全有保障;省心,不用自己做攻略;一些自然科学活动有其专业要求,比如激流溯溪、看萤火虫、悬崖降速、挖矿石之类,需要依赖专业人员引导。”

不过汕汕也对一些研学营有不满之处:“有些机构说会发饮用水,结果没发,我在大太阳下渴坏了;北京研学营说好去看鸟巢水立方,结果只是在建筑前面拍了张照片;最后一天看升旗,让我们半夜两点就起床。”

对于一个好的文化研学产品来说,保证师资和课程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另外, 在定价标准方面有所区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专业研学机构的收费内容只包含优势服务内容,即教师的教授、研学内容的研发设计、助教陪同服务、研学装备等,一方面价格更透明,另一方面也区别于普通的旅游团。

和很多家长一样,叶腾腾对研学的期待并不等同于旅游。“我认为最好的研学是远方的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希望长途研学能够更多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里开展探索研究,挖掘深度,而不是特种兵式打卡旅游。”

8月1日,甘肃省敦煌市,敦煌文化守望者、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上博学院”课程设计及讲师詹啸正带领12人的研学团,在学习泥板画和壁画复原。

詹啸一年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待在敦煌,余下时间都在上海从事亲子文博教育和推广,他推出的“奇趣敦煌”系列文博课程入选上海市教委优质进校服务课程白名单。詹啸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今年带研学团去敦煌是一时兴起:“由于一名小学员想去敦煌,他的妈妈找到了我,没怎么做宣传,很快,由12个人组成的敦煌研学团便成团了。”

以詹啸的观察,近年来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家长对研学的需求日趋旺盛,且对研学的需求层次较为丰富:“不论是市内博物馆一日深度研学,还是跨市研学,甚至出国研学,都能找到适配的消费群体。”

来自湖南株洲的彩虹(化名)是一家亲子图书馆的馆长,今年暑假带着孩子“二刷”国家博物馆等北京的文博场所。彩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一家三口参加的研学团每人收费近4000元,不含食宿,价格不算便宜,但贵在私人化定制路线,“机构会在开始研学前给我们一些参考,然后根据我们的兴趣和各个景点的参观情况及时调整研学路线,而且带队老师毕业于名校,文化底蕴深厚。相比于打卡式研学,这种沉浸式研学让我觉得收获更多”。

由于从事文化类工作,彩虹很重视亲子陪伴和研学的深度及延展性:“我所理解的研学,首先有研究,然后才有学习。如果只是去某个地方看一下某件展品,请几个名校老师开一场讲座,没有任何知识性的拓展与延伸,我们不会参加。”

受访中,对于未来是否考虑让孩子参加研学,多数家长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且表示会优先考虑熟悉、信赖的机构。叶腾腾表示:“会在熟悉的机构中选择一些更有特色且有成熟经验的活动,比如儿童海南科考研学游、敦煌文化研学游等。”彩虹则表示会继续专注于文化艺术领域。

自然研学品牌学席创始人郭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报名参加自然研学的家长,首先自己爱玩,其次不赞同在学科教育方面“卷”自己的孩子,而更看重户外运动及探索。“其中有些家长和孩子,他们所掌握的鸟类、昆虫知识非常丰富,而这些知识很显然并不是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班习得的。”

避免“游而不学”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今年暑期的研学体验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这也引发了从业者对“何为研学”的探讨。

“当前,研学市场的突出乱象,是模糊了研学与旅游之间的界限。”孙龙钊说,由此带来“游而不学”的问题,甚至让消费者无从界定“是否存在游而不学”,这对学生、家长和行业的规范发展都是不利的。

针对如何避免暑期研学旅行变成观光游,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认为,一是尽量把研学旅行课程化;二是暑期研学旅行有其特殊性,一般时间较长,可以进一步丰富内容;三是暑期研学旅行可以选择远距离,让学生更好地拓展视野、开阔眼界。

2023年7月,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学席研学团的孩子在带队老师、科普作家张小蜂的带领下,正在观察和记录昆虫的外形及习性。张小蜂原名张旭,曾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专门研究跳小蜂(一种膜翅目的寄生性昆虫),张小蜂因此取名。

4年前的暑假,张小蜂带队在北京远郊进行昆虫研学,研学课程其中一项是将采集来的昆虫拿去做物种分类和鉴定。其中采集到的一个昆虫新物种,发表于生物学SIC期刊《Zootaxa》(动物分类学)杂志,被命名为“山鬼袍蜂虻”。

7月,学席研学团的师生在四川马边观察昆虫

郭林透露,在设计研学课程时,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知识储备量等对课程进行分层:“比如,有面向6-10岁儿童的入门级课程,以激发兴趣为主要目标,研学地点在城市郊野3小时车程范围内,以昆虫为主题,涵盖植物、鸟类等。面向9-15岁少年的课程,则会匹配主题型轻科考的进阶课程,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活动地。针对有更高需求的群体,则会安排时间跨度更长的科研项目,包括十次野外科考和四次实验室,由大学教授带队,成果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郭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学席研学团的研学成本中,师资相关费用占到了1/3。

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的诺敏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从2015年带着50多人的亲友团去家乡游玩至今,8年来,她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带队频繁往返于内蒙古和北京之间。今年5月份,诺敏启动了6天5晚草原研学团招募,内容包括敖包祭祀仪式、牧民家访、草原文化田野调研、自然音乐疗愈等。

“我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方法运用到旅行中,带领研学团通过田野考察的方法深入牧区,通过完成调研项目来深入了解并挖掘游牧文化。”诺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对于一个好的文化研学产品来说,保证师资和课程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另外,在定价标准方面有所区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专业研学机构的收费内容只包含优势服务内容,即教师的教授、研学内容的研发设计、助教陪同服务、研学装备等,一方面价格更透明,另一方面也区别于普通的旅游团。”林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遵循教育逻辑

针对今年以来出现的一些研学乱象,张杨认为对于机构的警示是“真正做好产品”。同时,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从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新专业的开设,到研学旅行指导师新职业的诞生,都反映了人才短缺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在调研中,《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注意到,根据所处行业的不同,研学机构的师资构成并不相同。教培机构因有现成师资,所以通常会在寒暑假期间,将全职培训教师抽派为研学团带队教师,同时跟当地博物馆、高校等机构合作。另外,一些专门类研学机构,則更多采取外聘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其中高校师生成为主要师资来源。

中青旅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分会副会长方涛认为,带队教师是否具有研学旅行导师资格证,是判断研学机构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研学旅行导师资格证由中国旅行社协会评定和颁发。

在研学旅行的各种要素中,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不仅负责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教育及安全,还要帮助学生在研学旅途中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研学更像是一个‘移动课堂,其核心功能是教育,因而必须遵循教育的逻辑。研学旅行导师应该是有教育背景、懂得儿童心理学、了解儿童和青少年认知和行为方式、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互动的专业人士。”方涛说。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将为研学市场发展提供新契机。“谁的课程好,组织的活动更具科学性,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谁就更受欢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杨彦锋说。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机构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