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3-09-11薛国春

初中生世界 2023年24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初中生

■薛国春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师生围绕特定主题,在同一时间共同阅读一组文章,在探讨和比较的基础上,完成既定的阅读目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能从单一走向多元,感受群文的异同;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丰富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文章间的横向、纵向比较来进行联想对比,活跃学生的阅读思路,实现学生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的训练和积累。

一、科学设置议题

教师所选议题要以扩大初中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目的,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教师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逐渐热爱语文,改变过去教学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恐惧感和枯燥感。

教师所选议题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群文阅读中明确初中各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设计教学目标。议题选择要具有开放性,以自我建构为学习方式,在群文阅读时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比如《唐诗三百首》的阅读中,可让学生选择同主题诗歌欣赏,从诗歌中获得感悟。议题要具有延展性,要让学生能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比如群文阅读中,学生学习了《三国演义》的部分文段,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课后也能自发阅读。最后,议题的设置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和认知特点,阅读是抛砖引玉,但也不宜过度拔高,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

二、灵活运用教材

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通过群文阅读,教师要实现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在写景文章中,学生要逐渐体会这些文章的修辞手法,知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又比如,通过阅读四大名著等古典文学作品,学生学习文言文表达方式的精妙之处。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总结出《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句子,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袁绍)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等。笔者发现学生对英雄之论甚感兴趣,因此引导学生对此话题进行讨论,同时教授文言句式的用法。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教师让学生在横向比较和对比中,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比如通过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士人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情怀。在不同文章的对比中,让学生把握不同作者的背景和志趣,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

3.审美鉴赏和创造

古诗词中有着大量的写意、咏志和移情的表达手法。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比较不同时代诗人的浪漫主义咏志的手法,将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林则徐的“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李鸿章的“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和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作比较,让学生比较诗歌的意境,并进一步提问“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学生积极讨论,比如毛泽东具备科学知识,将天文知识与创作相结合,等等。

4.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教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比如将《陋室铭》和陶潜、范仲淹等人的作品结合在一起阅读,感受刘禹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陶潜对田园生活的喜爱,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范仲淹身居江湖,心忧国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三、恰当选择文本

首先,选文要紧紧围绕议题呈现,结构性呈现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比如,教师将《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入分析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出师北伐。其次,选文要符合初中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太过简单的文本无法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而难度太大的文章又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比如,对于鲁迅的文章,笔者会尽量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文本,而不是需要深刻掌握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知识才能够理解的文章,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得到提升。最后,选择文本要结合初中生的个人爱好,而不是“一刀切”。笔者在阅读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的方向,如结合古诗词、古典名著、科学读物等,实现个性化阅读。笔者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选择文本的局限性。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科学设置选题,灵活运用教材,恰当选择文本,而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建立阅读的志趣,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