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指装备区域直达供应保障模式探究
2023-09-11李根胡荣
李根,胡荣
(空军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无人机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通指装备器材作为实施信息作战指挥控制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构建作战体系的基础支撑,是赢得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重要依托。打仗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新时代强军背景下,通指装备器材保障对战争胜负影响重大,通指装备器材保障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保障打赢的根本方向,着力提高核心保障能力,确保新时代通指装备器材保障能力与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相适应。
1 通指装备区域直达供应保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1 区域直达供应保障模式的内涵
区域直达供应保障是现代军事物流的一种配送保障模式,即借助公路、铁路或航空等运力,超越传统后勤保障的中间环节,直接将军事物资投送至作战部队的配送方式。在战时,伴随保障、预储保障更多依赖针对装备的战损预判,提前按照基数标准筹措保障物资可以解决初期保障需求,却难以应对持久的保障需求,由此次俄乌冲突可以看出,随着战事的不断深入,俄军伴随保障物资在大量消耗后,后装保障持续性问题面临巨大挑战。联合保障由于其多部门多层级联动,一般用于响应大规模保障需求,难以实现精准快速的保障需求。就近保障模式则多用于军选民用物资。直达供应保障模式与前述多种保障方式相比,是一种“需求-响应”的保障模式,可以更加精准地解决装备需求,避免冗余保障。
在平时,按级保障模式需要经过多层级反复调拨程序。供应商保障模式组织协调难,当用户单位与多个供应商之间形成多对多的关系时,往往容易发生个别环节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第三方保障多用于新品调拨,一旦需借用、调用堪品,由于军队保密要求难以实施,同时由于军事管理区限制,第三方保障难以打通最后几公里。以仓库为依托的区域直达供应保障模式,可以将充分发挥部分仓库区位优势,精简指挥层级,使保障模式向“扁平化”升级,融合军地双方先进信息化仓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可实现“订单式”管理、“一站式”保障。
1.2 通指装备区域直达保障必要性分析
进入新时代以来,作战手段、作战样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通指装备器材现行保障模式已与当今部队需要不相适应。
(1)时效性与部队需求不相适应。传统的装备保障方式以按级保障为主,器材从厂家采购,经各级仓库,最后配发至用户单位,中间周转环节多,保障时效低,更有甚者,某些维修器材经过多层级的计划调拨抵达用户之后,适配的装备已经面临待报废,对配发周期延误却难以追责。
(2)精细程度与部队需求不相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发展,目前军队少部分通指装备应用供应商保障模式组织,周转环节得到一定简化,但这种保障模式暴露出军内外业务人员对接不顺畅,面对专项任务不同厂家保障横向缺乏沟通协调,专用器材用途、型号难区分、难管理、难统筹等问题,造成器材虽抵达用户,但极易发生挪用、错用等新现象。
(3)军队安全保密具有特殊要求。近年来,军队演习演训等大项任务多,临时机构组建频繁,通指类装备临时性需求量大,且经常批量借用,涉及返还后存储介质脱密处理,转运途中及事后处理保密要求严,需要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手段。
因此,针对通指装备采取军民融合式区域式直达供应模式保障,能够满足需求导向式、动态式、直达式特征,能够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过程安全,提高保障效益。
1.3 通指装备区域直达保障可行性分析
(1)基础设施条件成熟。截至2020 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6 万km,铁路总里程达14.14 万km,其中高铁超过3.6 万km。密集的地上交通网使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具备1000km 范围内可达的基础条件。
(2)物流体系应用成熟。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地方物流已形成成熟的运行体系,顺丰、德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相关技术应用已取得长足进步,京东物流更是成功实践了区域仓储配送模式。在业务量在达到一定规模条件下,值得体制内仓储单位借鉴,以提高物流的效费比和可靠性。
(3)技术积累较为成熟。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建设基础上,仓库现有信息化手段日趋完善。自动化立体库在不少军事仓库已建成十余年,运行高效,节约人力物力,各类具备兼容性的软件应用系统已上线试用,业务运行更加精准高效,为区域直达供应装备保障模式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构建通指装备区域直达供应保障新模式
要实现提升通指装备保障效益的目标,首先,要改进思维模式,破除思维定势;其次,要打破利益链条,精简处置流程;最后,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跨越式发展应用高新技术。
2.1 通指装备区域直达供应保障模式构建目标
(1)促进保障时效得到提升。区域式直达供应模式保障主要依托重点地域的军队仓库,借鉴京东预置仓储模式,覆盖一定范围内需求单位,从调拨程序上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在实现多个仓库库存装备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弥补需求与响应之间的时间差。
(2)促进保障更加精准可靠。针对特定的专项任务需求,在军队仓库直接对器材进行分拣,订单式集中直达配送至用户单位,降低错误成本,同时能够确保过程安全,提高保障效益。
(3)拓宽军民融合渠道。在平时,分拣、点验、包装等工序主要依托军队仓库完成,运输配送主要依托地方物流完成,常态开展军的联合配送保障的模式,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人力物力资源利用率。
2.2 构建区域直达供应保障“两环”供应链路
区域直达供应保障全程管控,从参与主体、业务流程上可以分为内外两个环路。内环:器材从厂家到仓库的循环,包括入库、存储、分拣、包装等;外环:器材从仓库到用户的循环,主要是发放和回收。内循环可以结合库存管理系统、军队内网实现全程可视可控,为指挥机构与业务部门提供器材动态分布和调配辅助决策,为用户提供网上商城式的请领服务保障,同时为仓库平战状态下“储什么、储多少、怎么储”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由“被动反应”向“主动预置”转变。外循环借助地方物流企业,实现对配送及回收的全流程可视动态掌握,达成“订单式”管理、“一站式”保障。
2.3 构建区域直达供应保障3 个支持系统
仓储信息化是保证区域直达供应保障“两环”供应的基础,需要构建3 个系统,即仓储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
仓储管理系统。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和分拣系统,通过该系统可有效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实现装备自动分拣、出入库,是遂行装备保障任务的前提。库存管理系统。以实现器材精细化管理为主要目标,为仓库开展收发管供业务提供技术支撑。配送管理系统。以遂行精确配送任务为努力方向,重点在于配送组织实施全过程管控,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一站式”保障、“订单式”管理的关键。
3 通指装备区域直达供应保障模式实现途径
3.1 打造精细化保障
要把曾经分离于各层级的统筹调拨流程,悉数承接于业务员机关和仓储机构,要对用户单位的需求进行直接且迅速地响应,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务必要建立畅通的服务保障体系。
(1)业务咨询保障。用户单位在线接收调拨计划后,即可与库存仓库建立线上联系,根据用户需求预先进行“订单式”配货,实现多样组合形式的单元化保障。
(2)请领保障。仓库在收到上级调拨许可后,可第一时间组织装备点验,合理安排配送计划,用户单位可在线上提出请领,完成交接手续,确保及时高效。
(3)配送保障。用户单位有配送需求时,仓库通过自身运力或地方物流,将装备直达供应至用户,足不出户实现送装上门。
(4)检修保障。仓库提供出库前基本性能检测,出库后装备维修保障服务,自身力量保障不足时,充分利用仓库与厂家信息沟通和资源集中优势,积极协调为用户单位解决问题。
3.2 建立专业化支撑
要大力投入建强信息化支撑手段,利用专业的系统应用解放人力,整体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同时破除人为因素干扰。
(1)自动化立体库仓储管理系统。以仓储管理为主要对象,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和分拣系统,实现装备自动拣选出库目标。利用拣选站台,一人可完成多家单位分拣任务,将分拣作业变为贴标作业,同时减少重新组盘上架过程,进一步提高保障效率。
(2)库存管理系统。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主要目标,提供计划下达、调配调拨、日常管理、战备管理、训练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打通业务机关-仓库-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
(3)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对象包括运输工具管理、运输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运单管理、用户管理、跟踪管理,是开展供应保障的支撑核心。通过该系统可实现配送服务的全程管理,依据调拨情况,科学合理制定配送计划,选定配送路线,掌握车辆人员信息、用户信息和配送实施进度,提高装备供应保障效率,通过手持终端APP 开发,实现“一站式”保障、“订单式”管理。
3.3 加快保障力量转型
要摒弃后装保障旧式思维,加快推进由保障力量“保”向“战”转型。一是创新训练模式。积极开展基地化训练、模拟化训练、网络化训练,使装备保障训练与实战需求同步,以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要求。二是灵活机动编组。分别采取不同要素、不同专业、不同建制人员编组,针对实际保障需要,建立平战一体机动型装备保障力量。三是注重实训实保演练。转型的根本目的是实战,只有着眼于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充分利用日常保障、应急保障等时机,积极开展实战探索,进行经常性拉动、常备化装备保障演练、实战化应急机动装备保障,才能满足未来战争下通指装备保障需求,切实提高实战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