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法宝之二:不断涌现技术创新
2023-09-11
聚焦
沧州公交集团紧跟时代潮流,树立“智慧公交便民化,平台建设统筹化,数据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思路。2018 年,经过充分准备测试的全形态乘车支付系统,在沧州公交集团正式投入使用。全形态支付系统是在继建设智能调度、掌上公交、智慧站牌后,实现在乘车支付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囊括了投币、刷卡、扫码等目前所有乘车支付方式,成为当时河北省首家实现全形态支付乘车的城市公交,为沧州智慧城市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鼓励创新,多措并举。沧州公交集团建立的车辆技术革新创新机构,极大地鼓励了下属8 个运营分公司的积极性。他们分别成立了技术创新工作室、QC 质量创新活动小组,持续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改革创新活动,建立改革创新台账,加强车辆设备维保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提升,2021~2022 年度改革创新发明共45 项,车辆技术革新类14 项、机具设备类22 项、创新小工具7 项、创新管理类2 项,其中“纯电动公交车辆暖风循环管路革新”“公交车用发电机检测台的设计研发和应用”“纯电动6851 型公交车辆空压机改造”“防冻液、机油增压加注器发明及其应用”“纯电动公交车涉水监测仪设计研发与应用”等9 项成果在集团范围内推广。
为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活力,形成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工作氛围,沧州公交集团下发《技术创新修旧利废考核办法》,开展“修旧利废 节能降耗”竞赛,节约了车辆维修成本,提高了车辆技术性能。2022 年度修旧利废总额达78.85 万元,减少材料支出 117.4 万元,有力推动了企业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技术先行。沧州公交集团依靠智能化、网络化管理系统,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他们投资建设先进的智能公交系统,实现了对运营车辆现场实时动态监控管理。乘客在候车站点通过智能化站牌可知道需乘公交车的运行情况、到站时间等,使乘车更加轻松自如。该系统以每台公交车上装设的信息设备为终端,利用GPS 定位、GPRS 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了车辆实时信息回传、运行班次生成、营运计划编排、自动语音报站、越线超速报警、调度信息群发、单车互联通讯等功能,使智能调度中心对线路运营的宏观掌控与端点指挥充分融合。智能调度系统的联网运转既降低了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也提高了运能运力、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不断推陈出新的举措,为沧州公交的创新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涌现了一个又一个令沧州公交引为自豪的发明——
自主研发纯电动公交车涉水监测仪。近年来,一些城市雨季频发车辆涉水安全事故,特别是电动车涉水风险更大。更换新能源车后,如何保障车辆涉水安全成为一道摆在沧州公交集团每位员工面前的考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沧州公交集团研发的涉水监测仪设定为3 个涉水深度分别是10cm、15cm、25cm,显示涉水深度由浅到深指示灯分别为绿色、黄色和红色。红色报警灯亮起时严禁通行。经车辆在不同深度积水路段进行涉水实验,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积水路段涉水安全,同时也避免动力电池及线束因涉水故障而造成的机件损耗和经济损失。该创新成果通过了福田和宇通2 个客车厂的评审,已在沧州公交集团新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上安装应用,保证了运营安全。
自主研发纯电动公交车集成控制器接触器粘连修复工具。该创新成果经过近两年多的应用,共修复接触器121 个,为集团公司节约材料费用约14 万余元,减少运营车辆缺趟50 余趟次,避免了机务人员在维修更换粘连接触器时因触电造成的安全事故,为乘客出行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乘车环境,2022 年成功申报并获得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改装疫苗接种车。疫情期间,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蔓延,沧州公交集团与当地卫健部门对接,经过咨询客车厂技术攻关,改造一台BJ6123 型纯电动公交车作为疫苗接种车,用于新冠疫苗接种使用。此改造资金投入5 万元,参照购置同车型疫苗接种专用新车200 万元,为政府节约财政资金195 万元。为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