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的中介作用
2023-09-10王育梅
文学评论不仅仅是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同时也是指导大众了解文学奥秘与精神内涵的重要路径。在现代文学发展的背景下,茅盾等一众文学评论家致力于通过文学评论的实践,通过文学评论价值观、态度、意境,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在错综复杂的文学观念以及学术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把握好文学评论在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中介作用,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并创造出新的文学。
一、文学评论的中介作用
(一)有助于文学性质与规律的研究
在现代文学评论当中,不少从情感、意境以及内涵出发的文学评论深入地总结了现代文学作品的规律与特点,并且站在文学家以及大众的角度对作品的成败得失做出评价,文学家以文学评论的内容为依据,更深入地研究并认识文学作品,并通过把握文学的性质与规律,促进文学创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学评论的这样一种作用,在茅盾对《七根火柴》的评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茅盾在评论中写道,《七根火柴》全文仅有两千余字,但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中,仍然能够看出作者渴望烘托背景与环境的想法,也正是因为作者将部分篇幅用于描写环境,作品才能够更好地呈现出七根火柴与千百人生命安全之间的联系。从中可以看出,茅盾的评论站在了更高的层面上,“紧凑的故事描写出鲜明的全篇人物”,精准地切中故事要端,使读者能够从文学评论当中感受到作品详略得当的文学规律。其次,在顾骧编撰的《当代文艺缺少点什么?》当中可以得出,文学评论是基于一个年代文学发展背景而做出的深刻思考,而顾骧也通过文章中的观点向大众传达他的文学评论观点,令大众认识到文学当中缺少对于社会拜金主义的强烈批判,以及只有好的文学才能避免金钱使人情、文化的异化。在顾骧的文学评论当中,文学作品传达的价值主张脱颖而出,正是这样一种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文学评论,才能够帮助大众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新知。
(二)有助于发挥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文学评论是指导读者对文学作品理解与鉴赏的指南,在现代的文学评论当中,文学家发表具有主观性的文学评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探索其中蕴含的社会价值观念,发挥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例如,茅盾在评论杜鹏程创作的《一个平常的女人》这篇文章时,言简意赅地指出作品当中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较少,另一方面指出作品的记叙方式缺少合理性,导致故事情节推动中的表现效果被削弱。有关《一个平常的女人》的文学评论,对当时文坛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文学作品创作技法方面,许多青年文学爱好者从中受到启发,文学作品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脱颖而出。
二、基于现代评论家的文学评论分析
(一)《百合花》文学作品评论分析
《百合花》是一篇以人民解放战争为背景创作的现代文学作品,茅盾对这篇文章做出的文学评论具有很深的借鉴意义,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文学评论的研究具有深刻价值。首先,在故事情节的评论上,茅盾认为整篇文章主要以简单的故事情节为主,但在简单的故事框架之下,这篇文章所展示的核心内容是体现文章突出性特点的关键要素,文章中对解放军优良作风、光荣传统以及人民真诚爱护解放军的内容描写十分常见,但茅盾给予了这篇文章与众不同的评价。相比于具有模式化倾向的普通小说而言,茅盾认为《百合花》的字里行间存在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风格,这样一种风格与整篇小说的人物刻画、故事情节的描写息息相关,又或者是由于文字中体现的委婉低调、质朴自然的抒情风格。其次,针对《百合花》的小说风格,茅盾并没有将其定义为单一的小说风格,而是分别从小说的布局安排、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细节的描写上给出评价理由,这样一种文学评论方式具有独创性特征,并且能够体现茅盾欣赏文学作品的独特偏好。此外,茅盾在《百合花》的总结评价中提到:《百合花》是一篇结构严谨并且没有任何无意义描写的短篇小说,无论是对小说主题思想,还是对小通讯员、新媳妇的人物形象,都给予了由衷的肯定。茅盾对小说《百合花》做出的一系列文学评论,在当时得到文学家以及文学青年的普遍认同,且对于如今的文学评论研究而言,仍然具有显著的探究价值。
(二)《草原烽火》文学作品评论分析
茅盾在长篇小说以及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对《草原烽火》一书的文学评论当中,茅盾对小说的评论聚焦于小说的写法之上,评论的内容能够与当代文学鉴赏之间产生共鸣,具有十分深刻的借鉴意义。首先,在对小说语言描写效果以及整体结构的评价上,茅盾并非采取整体性概括的方式进行评价,而是分别从人、物、事件以及各种媒介之间的关系当中寻找评点,例如,茅盾认为作家基于自身的想象力进行了一番开放性的描写,且后文的人物描写当中又富有中国古典风格小说的表现手法与痕迹;在对小说中“祭灵”故事情节的评论当中,分别采用“故事写的热闹”来展开完整的评价,又采用“其中混杂着对饥饿的奴隶的描写”对作品的细节展开论述。除此之外,在人物描写方法的评价当中,茅盾同样采取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评价,并且结合小说当中各个人物的出场次序、出场方式,总结出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联,这样一种评论的方式有利于向读者展现出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对小说内容的认识起到助推作用。
三、文学评论的借鉴意义
(一)文学评论方法的借鉴意义
从茅盾等一系列现代评论家对文学著作的评论内容来看,显然,其对文学著作的评论观点能够做到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评价、以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价、结合艺术形式与技巧进行评价,其评论方法值得被大众广泛关注。首先,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性来看,茅盾的评论注重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分析,他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相联系,提出了“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当代评论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这一思想,将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深入探讨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例如,在评价《草原烽火》中的主人公时,茅盾评价主人公的思想完全被封建思想所蒙蔽,并直接地指出作品典型人物正面临的精神奴役上的创伤,这不仅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简单评价,同时也是结合社会现实对时代的一种评价。其次,茅盾的批评观点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客观评价的重要性,其在文学评论当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以及不受個人情感及偏见左右的原则,这一点对于当代评论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因此,如今的文学评论应当以批判性思维来评价文学作品,客观地分析其优点和缺点,避免过度主观和情感化的评论。最后,茅盾的批评方法还注重对艺术形式和技巧的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根据,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及技巧做出评价,换句话说,茅盾强调了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创作手法的重视,其认为作品的形式和技巧对于作品整体效果的呈现和意义的传达至关重要,这样一种注重艺术形式的评价思维,对于现代文学评价而言具有很可观的借鉴意义。
(二)强化了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建设
结合传统文学评论的观点来看,传统批评强调直觉与经验,以诗意简洁的文字点悟作品的精神或阅读体验,这种非理论化的鉴赏方式在特定的文人阅读圈子中具有一种独特的共识和默契,且自由灵活的形式和直觉性的评价方法,以及依赖共同的审美趣味和思维习惯,确实给予了文学批评一种独特的品格。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现代文学批评面临着更广泛的读者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中,文学批评需要更加开放、理论化、明晰化、系统化的发展,它需要兼具文化信息传播的功能,以满足更广泛读者的需求,并促进跨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而茅盾等文学家之于文学作品的评论观点能够强调其中的开放与多元化,他们倡导对不同文学流派、风格和观点的包容,鼓励对多种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评价,这种开放性和多元性有助于推动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建设,促使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出发进行分析和评论。例如,茅盾基于西方文学的批评理论,综合多种批评思维对《红楼梦》展开现代性的评论,从印象文字到文学格式,再从文学格式到思想精神,无一不体现当代评论的专业眼光与操作性,这相较于传统文学评论的印象式风格显得更具现代性元素,同时获得了新文坛的广泛支持。
(三)“实际批评”的方式具有借鉴意义
现代文学评论家们在实际批评上做出的探索及采用的批评方法值得当代文学作品评论广以借鉴,就像在现代文学评论中,当代文学评论家更关注及时发现并评析各时期重大的文学现象和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批评稳健有力且能适应时代需求,为新文学发展提供指导。尽管茅盾等一众评论家的批评作品本身不都充满创造性,也不过多追求个性色彩,但其评论平实而“趋时”,紧密关注文坛动态,尤其那些具有广阔视野的编辑和专业批评家,他们不断探求和引导创作的正确方向,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例如,茅盾为了使《小说月报》等新文学核心刊物形成浓厚的批评氛围,其文学评论中展现了一些新的批评素质,如信息交流、理性评判、逻辑语言等,这就使得文学批评不再那么玄虚和无迹可求,而更具可操作性,能够促进积极的对话。又比如,在评论文学作品《百合花》的过程中,茅盾并没有采用一些浮夸而虚伪的文字,而是真切地采用前人评论文学作品惯用的词汇,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做出了综合性的评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评论内容有:这篇小说令我感动,它显得是那么的清新俊逸,其中并没有过多的闲笔,而是以其作为抒发情感的字眼,体现出如诗一般的韵味。在该评论中,评论内容的实际性展现的是一种真挚而又热烈的称赞,并带有一些期盼的评论氛围,而这样一种文学评论是当代鲜有的,因此值得当代文坛广为借鉴。
四、结语
文学创作是一段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并非文学家依靠个人能力的表演,在老一辈文学评论家的文学评论实践下,文学评论成为促进文学作品大众化、推动文学作品进入社会各阶层与各个角落的重要工作。与其说文学评论是文学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与阐述过程,不如说文学评价是推動文学大众化的一种服务,充分地将文学评价的中介作用发挥到文学作品的推广与创新当中,是当代文学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人需要利用文学评论挖掘更先进的文学评论,再借助更先进的文学评论为未来文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启示。
作者简介:王育梅(1978—),女,汉族,甘肃天水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文学、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