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2023-09-10杨永强

名师在线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群文议题

文/杨永强

引 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的综合性课程。读写结合教学是阅读与写作关系的实践体现,是以文本为依托,加工、迁移、转化所读文字,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发展语言能力的教学活动[1]。由此可见,阅读文本是读写结合教学的有力支撑。《课程标准》倡导群文阅读。所谓群文阅读,是指以某一议题为中心,选择与之相关的一部或多部作品,进行功能性阅读。群文阅读的灵魂是“集体建构”,即以同一议题为中心,连接课内外相关文本,使学生与教师、文本积极互动,深入探究,以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为支架,尝试快速阅读,实现知识的及时迁移、内化,顺其自然地丰富语言储备,掌握写作技巧、方法等,由此实现读写结合。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群文阅读与读写结合的关系,尝试以群文阅读为基础,探索多样策略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一、教学准备策略

(一)群文阅读的准备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中心,文本是群文阅读的支撑[2]。确定议题、组织文本是群文阅读的准备活动。在准备阶段,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确定群文议题,并以此为中心,组建相关文本,为学生提供阅读群文的机会。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单元导语部分指明了单元教学方向。综观单元导语,可见“人物”“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等关键词。此外,该单元共设置了五篇小说:《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这五篇小说分别描述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如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北宋末年腐朽的社会环境、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环境等。小说主人公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在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小说主人公在性格、为人处世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小说主人公的性格与社会所反映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学生探究的。所以,教师依据单元导语中的关键词和单元阅读篇章,确定群文阅读议题为“小说人物与社会共生”,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探寻社会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为表情达意奠定坚实基础。

(二)读写结合的准备

读写结合点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连接点,是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基础。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指引,同时也是读写结合教学的导向。在准备阶段,教师应以群文阅读的议题为依据,确定读写结合点。

以“故乡的怀恋”议题为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议题,组配了《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乡关何处》这三篇文章。其中,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用生动的笔触写出了北国秋天的特点:清、净、悲凉,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挚情感。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济南冬天的景象,展现了其特点,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以家乡历史名人为基础,描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不同的文章中,作者都借助对家乡的描述,抒发对家乡的怀恋。借景抒情这一写法既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也是学生要学习的写作方法。所以,结合议题内容,教师确定读写结合点为借景抒情,借此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群文,感受不同作者笔下不同的家乡景物及描写方法,由此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方法,为进行自主写作作好准备。

二、以读促写策略

以读促写是指以阅读为基础,储备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的活动[3]。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群文内容为基础,应用以读促写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实现读写结合。

(一)在阅读中储备写作素材

1.在梳理文本中储备写作素材

梳理文本是学生认知群文内容的方式之一。在认知群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思维,将具体内容印刻在脑海中,顺其自然地储备写作素材。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围绕群文阅读内容,提出梳理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分析,了解文本内容,同时储备写作素材。

以“爱情悲剧”为例,围绕此议题,教师组配了《孔雀东南飞》《巴黎圣母院(节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各自描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不同的爱情悲剧。梳理故事情节是学生了解爱情悲剧的入手点。对此,教师提出如下任务:“请大家阅读这三篇文章,与小组成员合作梳理故事情节,总结出集体认可的情节内容,填写表格。”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走进故事中,边阅读边思考,并就此与小组成员交流。这种思维碰撞有利于学生完善认知,自然地储备写作素材,为借用故事内容表达个人看法奠定基础。

2.在摘抄文本中储备写作素材

摘抄是学生储备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与诸多文本互动,无形地储备写作素材。为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可布置摘抄任务,引导学生抄录相关内容,并就此进行日常诵读、背诵等,为学生写作提供支撑。

以“情随景动”为例,围绕此议题,教师组配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这三篇文章。这组文章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不同季节的景物,展现了作者不同的情感。三篇文章语言生动,情感深厚。在阅读群文的过程中,教师以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景色背后的情感,促使学生建构认知。之后,教师把握时机,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摘抄。在摘抄的过程中,学生发挥自主性,迁移课堂认知,继续审视景色背后的情感,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同时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完成借景抒情类写作任务奠定基础。

(二)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是学生有效写作的支撑。传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却缺少良好的写作方法,难以利用素材,致使写作质量不高。写作方法是群文阅读的议题之一。以写作方法为议题引导学生阅读群文,不仅可以使学生透过具体方法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方法,为学生有方法地书写文章做好准备。对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

以《师说》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正反事例对比这一论证方法,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论点鲜明,结构清晰,说理透彻。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是学生写好议论文的关键。于是,教师确定群文阅读议题: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并由此组建相关文本——《问说》。接着,在课堂上,教师开展对比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使用的不同论证方法。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透过具体内容,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由此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获取写作方法。

(三)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

丰富的写作经验是学生有效写作的保障。写作经验的积累离不开日常的写作实践。读写结合教学打破单元写作的限制,将写作融入日常,为学生提供了积累写作经验的机会。由此,教师可应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写作,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

1.仿写

仿写是以范文为基础进行模仿写作的活动。高中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乐于参与仿写活动。在群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往往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内容,使其建构相关认知;接着组织仿写活动,引导其迁移经验,进一步增强认知,同时积累写作经验。

以“情随景动”为例,作者们在不同的文章中使用不同的手法塑造了不同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不同的情感。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大量使用比喻法,描绘自然景象。在课堂上,教师以比喻句法为重点,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语句,并对比阅读,分析将什么比作什么及其效果。在如此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比喻法,还了解了文本内容,尤其感受到了作者蕴含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感。教师把握时机,鼓励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想象校园莲花池中的场景,用生动的语言对莲花进行描述。在阅读所得的支撑下,大部分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还有方法可循,积累了优美的语言,表达了积极的情感。

2.续写

续写是以范文为基础,在遵循原文思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延伸的活动。有效的续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实现读写结合。所以,在群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开展续写活动。

以“活在假象当中”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皇帝的新装》和《项链》这三篇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力合作,探寻三篇文章的异同之处,由此找到“摆脱假象”的方法,获得不同的启示。立足学生的群文阅读情况,教师开展续写活动,鼓励他们为《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写一个300 字左右的新结局。在续写过程中,学生自觉回顾阅读过程,再次感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并以此为基础,发挥想象力,组建语言,建构结局。之后,教师搭建舞台,鼓励学生毛遂自荐,与小组成员共享各自写出的新结局,讨论其合理性。如此讨论的过程,正是学生再次感知文章道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同时,不少学生迁移讨论所得,完善续写的结局,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以写助读策略

在阅读群文过程中,学生可以储备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经验。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应用阅读所得进行写作,借此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由此,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以写助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多样写作,增强阅读认知。

(一)绘制思维导图

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整体认知阅读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是达成此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学生阅读群文后,教师应立足其阅读情况,引导其绘制思维导图,建构整体认知,加深对群文内容的理解。

以“梧桐之愁情”为例,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上围绕议题引导学生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长信秋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更漏子·玉炉香》这四篇诗词。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紧扣意象“梧桐”,探寻诗歌内容及情感。立足于此,教师及时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请大家围绕意象,分析这四首诗词,建立思维导图,展现意象、情感、手法等内容。”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认真思考,迁移已有认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整体地建构认知,加深对四首诗词的理解,尤其感受到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书写阅读报告

阅读报告是学生阅读所得的具体表现。展现阅读所得,是学生增强阅读认知的重要方式。通过展现阅读所得,学生可以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提高情感感知水平。所以,在群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所得,组织书写阅读报告活动,鼓励学生组建语言,展现阅读所得,由此增强阅读效果。

以“小人物的悲剧”为例,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雷特(节选)》这三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戏剧的悲剧色彩,尤其感知了人物的悲惨人生,建立了个性化的情感认知。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果你是悲剧中的主人公,面对如此人生,你会想到什么?你会说什么?”结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书写阅读报告。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调动自身情感,有感而发,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对悲剧的认识,由此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立足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应用适宜策略,如教学准备策略、以读促写策略、以写助读策略等,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使其在理解群文内容的同时,发展读写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群文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