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多元化的育人体系
2023-09-10房梦雅王莹
房梦雅,王莹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第二课堂是指独立在学院理论知识体系外且同专业有关的学习性活动,是对传统课程的补充与延伸。素质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与专业素养。如何优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健全的育人体系,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提高育人实效,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思想认识网络化
如今的高职学生成长于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有着更为良好的物质条件,互联网扩展了他们的眼界,开放了他们的思维,使得他们更为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思想认识方面,高职学生呈现出乐观开放、积极向上的特点[1-2]。他们眼界开阔,富有见解,希望借助参与社会活动提升认知水平,实现自我价值。网络平台可为高职学生提供情感宣泄、思想交流、观点表达、追求个性的场所,但面对复杂且多元的网络文化,部分高职学生因阅历不足、缺少实践与独立思考能力,出现了认知片面的问题,容易产生偏执的思想。针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可将设置第二课堂作为契机,举办具有创新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占领网络传播媒介阵地,充分发挥思政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其分析、应对复杂社会能力的问题。
(二)行为表达积极化
当前,网络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对其行为表达方式产生了影响。许多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网络社交能力与较强的参与社会治理意愿,日常生活中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乐于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参与的活动[3]。借助网络平台学习,其过程呈现出碎片化特点,但学习方式变得更为多元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年龄、环境、阅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出现偏激化、情绪化等行为特点,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叛逆心理与负面情绪。网络平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叛逆心理与负面情绪在同龄人层面的传播范围,造成不良影响[4-5]。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强化理论及实践教育,积极健全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行为表达方式展现自身的思想与情感。
(三)健康教育常态化
高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多元化的思想,同时也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高职学生的自身追求与成长环境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6]。比起其他年龄层的人,如今的高职学生更富有激情,喜爱自由,向往健康生活,有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度过了成长的关键期,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缓解一定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规律、健康。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健康生活理念,设置并优化健康教育课程,推动健康教育常态化,帮助高职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升其综合素养。
二、高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技术型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是我国培育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教育活动时不可只依靠教材与教学大纲。第二课堂的活动都是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组织的,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无须进行考试,不规定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可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7-8]。同时,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还可锻炼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课堂可为第一课堂进行补充,将培养优质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将学生作为活动中心,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与个人喜好开展相关活动,可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自身定位和规划日后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高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身的长短处,有助于更科学地对学生开展个体化培养。高职院校还可借助分析研究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具体数据掌握学生的成长情况,构建同学生成长规律相符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情况制订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面临的困境
2018年6月,我国教育部与共青团中央共同发布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要求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促进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改革创新[9-10]。但在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制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方可有效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进而完善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
(一)高职院校不够重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建设
首先,当前的高职院校缺少具体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执行方案。我国如今的教育改革越发深化,极少数高职院校教师因年龄偏大等因素,难以接受新型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够重视也不够了解。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经验,未设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未制订专业的教学计划,缺乏对建设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视。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难以为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配备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由院校中的团委团干与辅导员来执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其他部门参与度很低甚至完全未曾参与,第二课堂成绩单也极少被用于就业推荐、评奖评优等活动中,使第二课堂成绩单处在教学工作中的边缘地区[11]。还有部分高职学校未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纳入第二课堂活动,导致许多高职教师更愿意开展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内容太过单一
多数高职院校将第二课堂成绩单概括为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实习实训、志愿公益、思想成长等部分,虽然形式多样化,但在执行过程中多偏向志愿公益、思想成长与文体活动三种类型。通常情况下,活动的专业性越强,其发起率就越低。第二课堂不仅活动内容较为单调,活动形式也缺乏特色。许多第二课堂活动都是为了开展而开展,未能有效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学生也是为了成绩而参与,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质量自然堪忧。第二课堂的活动设计形式多是演讲、报告、唱歌等,是学生常见的环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三)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多数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主体为团委,其余部门参与度过低,未能形成由上至下的科学评价机制。其二,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多数高职院校不论举办何种第二课堂活动,都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无视活动性质与目标的差异,难以客观体现学生的表现,其评价结果也无法精准描述学生的实际能力[12]。其三,评价标准笼统。第二课堂有着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其活动评价体系较为复杂。多数高职院校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相关评价标准都不够细致,将参与次数与参与时长作为标准,却忽视了活动的难度。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会对学生产生误导,让学生过度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容易产生功利化现象。
四、构建高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多元化的育人体系的策略
(一)有效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要想有效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首先,高职院校要先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制订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可结合专业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开展高质量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在安排第二课堂活动的进度时,需坚持递进式的培养原则,按照年级由低到高实施差异化安排。低年级的学生注重校园生活,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半只脚踏入社会。因此,高职院校针对大一学生,应重视引导其职业生涯规划,尽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能力与长处,明确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大二学生,应当重视专业技能与个人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针对大三学生,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求职技巧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
其次,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培养师资力量,努力组建一支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积极挖掘校外资源,邀请合作企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教师队伍中,加强校内的教师培训工作。同时,高职院校还可将教师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纳入绩效考核,提高教师建设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最后,高职院校可构建第二课堂管理联动协作机制,除团委外,邀请其他部门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
(二)提高第二课堂活动质量
高职院校想要提升第二课堂的活动质量,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针对不同的模块活动设定不同的最低分数线。明确规定不同模块活动的最低分数线,可有效保证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13]。对于难度较高的课程模块,可适当降低其活动难度,也可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考核,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可通过设置小礼品奖励等方式提升活动对于学生的吸引力。第二,采用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一成不变的组织形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许多高职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纪,尤其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可以通过手机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只有结合学生的喜好创新活动形式,才能提升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三,改进第二课堂活动内容。高职院校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结合专业行业发展现状、当前社会热点等内容,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第二课堂的活动质量。并且,高职院校还可对模块的内容进行梳理,使得模块内容变得更系统。
(三)完善第二课堂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应针对第二课堂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尝试对考核体系实施量化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第一课堂的评价标准,按照活动的难度、规模、完成度等内容设置评价标准,让考核过程变得更规范。高职院校可按照第二课堂的活动类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针对特长技能类活动,以结果评价为主,若是学生考取了证书或是取得了比赛名次便可认定成绩达标;对于社会实践类活动,以过程评价为主,需要学生达到一定的参与次数或是参与时长方可认定达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管理与实施需要多个部门与主体的协同参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保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全面性。因此,高职院校可联合团委、教务、后勤等部门共同作为评价主体,构建高效可行的评价机制,提升第二课堂评价的客观性与精准性。
(四)跟进党的方针政策
高职院校想要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多元化的育人体系,应紧随党的方针政策,重视党的思想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可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作为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依据,充分发挥校内党组织的作用,推动第二课堂德育化建设,联合党支部向校内全体师生普及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不仅要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要尽量引起教师的注意。
(五)采用精确化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进一步精确管理模式,可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安排。比如,针对桥梁专业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并指导其组建学术小组,让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加入桥梁的建设和维护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并努力将优质人才推荐到各大优秀企业中,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针对教师制订培训计划,少数教师认为第二课堂同学生所学专业并无太大联系,无须给予太多重视,没有第一课堂的实用性,这种思想大大阻碍了第二课堂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让全体教师都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
五、结语
高职院校想要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多元化的育人体系,应抛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其思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教育,积极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从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如此,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