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峪口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研究

2023-09-09谢承莹杨建武陈玉龙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三带束管峪口

谢承莹 杨建武 陈玉龙

(1.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煤峪口矿,山西 大同 037041;2.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在我国现存的资源构架中,煤炭资源仍占据着主要地位。随着煤炭的持续高效开采,煤自燃仍是煤矿急需解决的问题[1-2]。煤峪口矿C3-5#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氧气通过采动裂缝进入采空区,遗煤蓄热氧化,采空区经常存在CO 气体浓度较高的现象,这对工作面开采来说是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3]。矿井虽然采取了注氮等防灭火措施,由于对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缺乏判断,因此,措施针对性不强,收效甚微。通过对C3-5#煤层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研究,可以判定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即可针对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采取防灭火措施,消除自然发火隐患,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1 矿井概况

煤峪口矿C3-5#煤层8101 综采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东部为实煤区,南部为盘区巷道,西部为瓦抽硐室,北部为矿界。上覆为煤峪口矿侏罗系14#层404 盘区8402~8412 采空区,层间距约为145 m,共计8 个采空区。C3-5#煤层8101 工作面走向长926.2 m,倾向长152 m,煤层厚度为9.1~36.3 m,平均厚度为17.4 m。8101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式低位放顶煤采煤方法,采高为3.8 m,平均采放比为1:3.58,已通过可行性论证。

2 采空区“三带”现场观测

2.1 测点布置

现场采用在进、回风巷道布置束管的方式,观测采空区两侧各点氧浓度分布情况。分别在8101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各预先埋设一趟取气管路,进风侧埋设3 个测点,回风侧埋设3 个测点,测点间距为40 m,上隅角安设1 处测点随采随移。束管采样点布置图如图1。采空区埋设束管外包钢丝缠绕保护套管,以保护束管不被破坏。每天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并安排专人巡检管路,用球胆(气囊)对各个采样点取气,送至色谱站分析测定。

图1 8101 工作面采空区采样点布置示意图(m)

2.2 采空区氧气浓度分布规律

8101 综放工作面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时间为:2021 年10 月2 日至2022 年2 月6 日,共历时124 d。对进风顺槽和回风顺槽各测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数据采用进、回风顺槽两侧采空区1#测点处的数据。利用Origin 分别作出采空区内部进、回风两侧1#测点随工作面推进氧气浓度变化的趋势图,如图2、图3。

图2 回风侧采空区1#测点氧气浓度变化趋势

图3 进风侧采空区1#测点氧气浓度变化趋势

以氧浓度18%和7%作为自燃“三带”分界线[4]。由图2 和图3 分析可得,8101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回风侧在距离工作面33.5 m 的位置,氧气体积分数下降到18%左右。随着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回风侧采空区内氧气浓度虽然出现轻微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在测点距离工作面150 m 的位置,氧气浓度下降到7%左右;在采空区进风侧,在距离工作面47.5 m 的位置,氧气体积分数下降到18%左右。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氧气体积分数在距离工作面166 m 的位置下降到7%左右。

因此,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回风侧的散热带范围为距工作面0~33.5 m 左右,氧化带的范围为距工作面33.5~150 m 左右,之后为窒息带;进风顺槽侧的散热带范围为距工作面0~47.5 m 左右,氧化带的范围为距工作面47.5~166 m 左右,之后为窒息带。采空区“三带”划分表见表1。

表1 采空区“三带”划分 m

3 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

3.1 物理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根据工作面概况,采空区物理模型可以由2101进风巷、5101 回风巷、顶抽巷、综采工作面和采空区五部分组成,煤峪口U+I 型通风采空区物理模型如图4,采空区模型参数见表2。

表2 采空区模型参数 m

图4 8101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物理模型

使用ICEM 功能划分网格,在划分网格过程中,工作面以及巷道网格步距1 m,采空区网格步距3 m,共计网格单元906 843 个,网格质量使用倾斜度(Skewness)查看,Maxiumcellskewness 为0.711 59,由此可以判断网格质量较好,符合运算条件[5]。

将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均设置为流体区域,将采空区设置为多孔介质区域。采用C 语言编写自定义函数,并加载到采空区多孔介质区域中。模型边界条件设置见表3,其中Velocity-inlet 中速度的负值表示速度出口,正值为速度入口。

表3 模型边界条件

3.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采用Fluent 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煤峪口矿8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的O2分布,绘制出距底板2 m水平位置(z=2 m)O2体积分数云图,如图5 所示。

图5 距底板2 m 氧气浓度分布云图

分析图5 可知,在U+I 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氧气浓度同样呈“U”形分布,这是由于采空区“O”型圈碎胀理论[6]造成的。沿工作面方向,采空区内的氧浓度与距进、回风侧的距离呈正相关,即距两侧距离越小氧浓度越大、距工作面中部距离越小氧浓度越小;采空区内隅角处氧浓度最大为20.87%。沿采空区深度方向,采空区内的氧浓度与距工作面的距离呈负相关,即距工作面距离越大氧浓度越小,致使采空区深部形成了一个低氧浓度区域。采空区自燃“三带”见表4。

表4 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 m

3.3 综合结果分析

综合观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可知,模拟出的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范围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当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时,将为采空区遗煤与漏入的空气之间进行氧化反应提供充分时间,易自然发火[7]。因此,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为了防止采空区自燃事故,应该减小氧化带的宽度,并确定恰当的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度。

4 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

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为了防止煤自燃的最低安全回采速度称为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度,其计算公式如下[8]:

式中:Vf为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m/d;LS为采空区中氧化带的宽度,m;T为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d;K为氧气浓度实验值与氧气浓度实际值的比值,本次取K=21%/12.5%=1.68。

煤峪口矿C3-5#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82 d,采空区自燃“三带”中氧化带最大宽度为118.5 m。经过上式计算得出8101 综放工作面最小推进速度约为0.86 m/d。8101 综放工作面平均日推进速度约1.5 m/d,即大于工作面最小推进度。因此,在此开采条件下,理论上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可能性较小。

5 结论

1)确定了8101 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分别为,散热带:进风侧0~47.5 m,回风侧0~33.5 m;氧化带:进风侧47.5~166 m,回风侧33.5~150 m;窒息带:进风侧>166 m,回风侧>150 m。

2)煤峪口矿8101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三带”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范围结果相吻合,两种方法互相佐证,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3)结合“三带”划分结果和工作面最小推进度来看,工作面最小推进度应为0.86 m/d,而8101综放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约为1.5 m/d,略大于最小推进度。结合工作面日常防灭火管理条件,建议加快工作面的推进度,再辅以其他防灭火措施,对采空区进行惰化处理,减少采空区氧化带的宽度,可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猜你喜欢

三带束管峪口
东古城煤矿最短自然发火期及采空区“三带”划分的研究
中海石油化学拟挂牌出售大峪口股权
正压束管监测系统输气关键部件的研发
峪口禽业的“中国芯”
——掀起中国肉鸡市场风云
清水营煤矿束管监测系统升级改造技术研究
高地温、高湿度条件下煤层自然发火规律研究
王家岭矿综放工作面覆岩“三带”实测
井下自燃束管火灾监测设计方法
煤峪口矿西三井筒提升中心的测定
煤峪口矿内因火灾隐患综合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