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交叉融合理念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3-09-09曹蓉奚家米倪小勇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体系

曹蓉 奚家米?倪小勇

摘 要:交叉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聚焦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抓手和突破口,基于交叉融合理念构建全程贯通、共建共享的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实践路径,促进实践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交叉融合理念;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命题,也是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主阵地的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居于首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前,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如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各高校立足办学实际,结合育人特色开展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交叉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全球领域的重要创新成果也遵循着这一论断。近年来,社会对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相关问题越来越关注,交叉融合融入人才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等方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在逐步深化,其体系建设也应充分考虑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合理规划。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西北大学,聚焦交叉融合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了凸显综合性大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交叉融合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交叉融合的核心内涵就是在原有学科专业基础上突破边界,促进学科专业间相互渗透与交叉。从本质上来看,交叉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及本门类科学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的内部交叉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而有利于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复杂问题[1]。当今世界重大成果大多基于交叉学科产生,可以说交叉融合既是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新的学科专业和知识体系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1.交叉融合是国家战略的新诉求

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也在加速演进。单一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或者团队都已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对于人才实际能力的要求,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对于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依赖度逐渐提升,推动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 [2]。

以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诉求。

2.交叉融合是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高等教育的改革始终与国家战略的变革紧密联系与契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就是要满足社会的基本诉求。 “十三五”以来,“基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四新”建设全面启动。其中,“基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强调要促进学科交叉,把促进学科交叉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为优秀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同时,“四新”建设从服务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以学科和专业优化调整为主线,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学科专业交叉、科技创新、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等为基本特征,進而推动高等教育在形态、结构、理念、标准、技术、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全面改革[3]。如何在保持原有学科专业特色基础上守正创新,打破原有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多层面交叉融合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使命。

3.交叉融合是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既需要学生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构建扎实专业知识体系,同时也要求打破现有的学科专业壁垒,通过高校的设计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接触不同专业的知识内容,挖掘专业学习的创新点。特别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条件下,面向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学生多学科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支撑与供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发挥最大的人才培养成效。其中,实践教学体系的交叉融合对于从学生发展角度培养逻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

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实践教学理念陈旧、模式简化单一、体系相对割裂等,体现出人才培养创新理念固化、实践教学交叉融合不够、教学资源体系约束等突出问题。

1.实践教学理念对高素质创新人才支撑不够

实践教学长期存在“文弱理强”的不平衡发展现状,受传统学科专业体系相对独立的影响,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本位明显,出现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固化”趋势,实践教学由教师主导,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的“重复”现象明显,自主开展创新实验的环节偏少。特别是,高校普遍存在未能聚焦学生学习发展统筹规划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统筹专业内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融合,对于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多学科背景开展协同实践教学活动的机制还不健全,实践活动学科背景单一的现象较为普遍,不能较好地支持高素质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塑造方面的有效达成,致使学生实践意识、动手能力与创新素质不强。

2.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优势与特色凸显不够

实践教学同质化、重复化、离散化现象突出,缺乏一体化设计,未能凸显综合性多学科优势,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成效不足。尽管多学科交叉培养具有积极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思维和方法等的不同所造成的“学科专业壁垒”,导致目前学科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路径依赖,学科交叉融合度较低。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需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但目前高校实践环节较多地分散于课程教学之中,大多根据单一课程进行设计与实施,不同学段以及不同课程之间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独立,呈现出一种松散的形态,缺乏长周期、贯通性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系统化、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设完善。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不足,不能有效支撑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学科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创新思维意识强化等方面的有效达成。

3.实践教学模式的开放共享探索较为欠缺

创新能力培养实现的重要因素就是质量优、数量多、保障足的教学资源,然而现有的实践教学组织各自为政,对实践教学的协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索不足,亟须破解资源约束对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困境。特别是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实践教学资源和场地形式较为局限,供学生选择的综合性实践资源不够丰富,实践内容同服务经济社会、多学科协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各学科实践资源建设相对割裂,共谋、共建、共享意识不足,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效能不高,缺乏高效整合及管理,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凸显不足,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多学科协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载体。不能满足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综合性优势凸显不足,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效能有所失衡。

要破解上述问题,通过构建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对于构建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先天的优势。一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体系是开展实践教学交叉融合的基础。综合性大学普遍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等较为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相关学科专业在物理层面具备了较为便利的交叉融合空间。结合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专业的特点,聚焦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学校层面淡化专业的壁垒,打破专业本位的实践教学认知,开展文理、理工等方面交叉试点。二是综合性大学具有构建全程交叉融合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优势。综合性大学可以在坚持实践教学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将综合实践贯穿在实践教学全过程,通过将交叉融合课程(实验)等融入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自身具备多学科交叉的选修课程模块,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落实交叉融合,实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课程实践实习到专业实践实习再到毕业实践实习、从第一课堂实践实习到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全程贯通的综合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大学实践育人特色,这都是单一学院或单一学科所不具备的。三是综合性大学具备实践教学交叉融合的平台优势。综合性大学可以统筹全校文科和理工科的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发挥院系积极性,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形成 “校内多学科融合—校外多学科实习”的实践教学格局,通过校内协同、校外合作等模式,搭建多方合作的综合性实践平台,破解地方高校资源约束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综合性大学交叉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倡导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认识论,人类的知识也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不断积累[4]。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传授,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学习的正确性。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检验和理论升华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途径和手段[5]。

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培养方案、实验训练、专业实习、综合实践、学科竞赛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就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专业领域,而是更多地需要多个学科知识的协同发力,因此实践教学也就成为交叉融合的重要“试验场”。构建以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开展交叉融合,通过树立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理念、形成全程贯通的实践教学培养机制、打造共建共享的实践综合实习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西北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交叉融合、开放共享、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新体系。

1.树立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理念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将交叉融合理念全面融入实践教学体系。聚焦“专业—课程—教材”三个维度,在实践体系中全面融入交叉融合理念。在专业层面:按照“大类培养”思路,将全校本科专业整合为若干专业大类,打破专业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集中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大类内的全面融通。同时,围绕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培育增设金融数学、应急管理等文理、文工等交叉专业或方向,实现专业建设交叉融合。在课程层面: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融合,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开放选修课程模块,统筹全校实践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性实践类课程,实现学生的自主選择与交叉融通,引导学生从多学科中补充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成果,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高质量供给与课程体系的纵向交叉融合。在教材层面:聚焦学校学科特点和专业布局,通过设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改革项目,鼓励并支持教师编写跨学科教材。

2.形成全程贯通的实践教学培养机制

学校坚持面向学生学习与发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实现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相互衔接、科学递进。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认知实践—探索实践—创新实践”三个层次的综合实践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遵循系统化、整体性原则,各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均可依托学校综合实践平台实现交叉融合。二是强化交叉项目牵引,实施“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从学校层面提供跨学科项目,支持不同专业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形成项目团队,征集综合性、创新性实践课题,建立竞赛分级支持机制,支持学生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竞赛互助小组等社团,营造学生交叉融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全学段参与。三是开放实验实习平台,充分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和综合实习基地,提供交叉融合的空间保障,使不同专业学生形成学研团队,共同解决问题。四是提供教师团队支持,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支持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指导作用。五是设置“实践教学周”。由学校集中组织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开展交叉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教学交叉融合,利用实践教学周,每学期集中开展以交叉融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多学科专业融合中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3.打造共建共享的综合实习模式

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综合性优势与多学科特点,坚持“面向全体、交叉融合、体现特色”的基本思路,统筹实践教学资源,构建“校内多学科融合—校外多学科实习”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打造开放性、特色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习载体,在高质量融合中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首先,面向人才培养需求,针对专业教学实习基地较为单一,且实习基地相对分散、教学管理和运行成本较高的突出问题,统筹整合教育资源,由学校主导重点建设综合实习基地。比如,西北大学就构建了由鄂尔多斯盆地综合实习基地、中亚综合教学实习基地、秦岭—宁陕综合实习基地等组成的“综合实习教学基地群”,可满足学校所有学科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需求,形成“校内多学科融合—校外多学科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提高了实习教学效果。其次,围绕综合性实习基地建设,探索解决不同学科(专业)在同一基地如何开展实习、如何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以及学生如何参与教师在实习基地的研究等关键问题。在综合性实习基地的界定方面,可以依托综合实习基地开展多学科(多专业)利用同一基地在不同时间实习、不同学科(专业)在同时间利用同一基地共同实习,也可以联合国内外多所学校在同时间利用同一基地联合实习,以综合实习基地形式开展不同维度的多类型实践教学。在综合性实习基地的建设主体方面,可以深度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合作、校府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学校自主建设三种综合实习基地建设形式。在综合性实习基地的基本路径方面,可以形成“专业科研基地—专业教学基地—综合实习基地”三维形、“专业实习基地—综合实习基地”两维形和“综合实习基地”一维形三种基地的实施路径。在综合性实习基地运行模式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内容,引进企业师资担任“双师型”导师,建设学生实习岗位需求对接平台,面向企业和学生实习需求,提供“工作实践”平台,将“学校与行业联合培养人才”和“基于实际问题、实际项目学习”的实践育人模式落到实处,形成院系主导、学校主导、企业主导、政府机构主导四种综合实习基地运行模式。最后,坚持立足区域优势,结合学科特色传授特色化知识技能,将学科优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将教师教学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与综合实习基地建设有效结合,通过来自综合实习基地所涉及的社会行业实际项目、实际问题和研究项目,使综合实践基地成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培养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拓宽学、研、产相结合的途径,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

新时代党和政府对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实施,将交叉融合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正在引领带动高等教育新一轮变革。各高校更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树立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涛,宗士增,徐建成,等.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7):79-81.

[2] 習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中国人才,2021(10):4-6.

[3] 陶红梅,吴怡欣.新文科背景下多元协同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建设路径研究[J]. 经济师,2022(11):170-173.

[4]陈喜波.关于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69-170.

[5]宗士增,曹洪.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长效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1(9):81-83.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综合性大学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100082)、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完全学分制教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G018)]

[责任编辑:周晓燕]

曹 蓉,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北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奚家米,西北大学副校长,教授;倪小勇,西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猜你喜欢

综合性大学实践教学体系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综合性大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分析
综合性大学特色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探索
构建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