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闻摄影的五个创新点

2023-09-08宋歌

传媒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新闻照片摄影记者摄影

宋歌

新闻摄影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新闻摄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四向四做”,践行“四力”要求。由宋兆宽所著的《新闻摄影新论》,运用定性研究、宏观与个案分析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深入分析我国新闻摄影的基本规律,聚焦时代变化,具有创新性。

研究新闻摄影定义有新见解。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说明。如果定义不准确势必影响实践的误差。目前,关于新闻摄影的定义普遍基于“照片附加简要文字说明”的模式。例如,《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定义新闻摄影为“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据此,新闻摄影的体裁通常划分为单幅新闻照片与组合新闻照片。

对于上述极具权威性的定义及体裁划分方式,本书观点与之不同,其认为“新闻摄影是新闻照片展示与新闻文字表达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新闻报道形式”。这一定义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源于新闻摄影的实践成果。迄今为止,媒体发表的新闻摄影作品均是新闻照片展示与新闻文字表达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新闻报道形式,尚未发现缺少文字表达的新闻照片。与新闻照片互为补充的文字表达包括一句话新闻、简讯、消息、通讯及评论等。其中除了一句话新闻和简讯是对新闻要素的补充之外,其他体裁并不是“简要文字说明”,而是一篇内容丰富,表达充分的文章。新闻照片与新闻文字表述如同鸟之两翼,新闻事实则是鸟之身躯。鸟之两翼共同承载“新闻事实”进行传播。因上述原因,顺其自然就形成了摄影消息、摄影通讯、摄影系列报道、摄影评论等多种体裁。新闻照片选用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这一新闻摄影体裁的划分具有很强的创新价值,应用价值。本书中列举的摄影评论案例发表于2019年5月1日《内蒙古日报》的“影像力”专版,该专版发表9张照片,1篇评论,题目是《中国梦劳动美》。新闻评论全文字数521字,占据总版面三分之一,与9幅新闻照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根据五一劳动节的新闻由头论述了“中国梦 劳动美”这一深刻的主题,进而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

可见,新闻摄影并不只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而是如本书中所论述,“新闻照片展示与新闻文字表达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新闻报道形式。”

研究新闻摄影美学有新视角。以往对于新闻摄影的美学思考通常只是把新闻照片归纳为时新性、纪实性、形象性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本书借用晚唐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理论,研究了新闻摄影作品具有的雄浑之美、洗练之美、自然之美、悲慨之美、缜密之美等。如作者论述“雄浑之美”的表述如下:“雄浑”之美的诗境特征:一是一种自然之美,而绝无人工痕迹,是最高的美的境界。二是一种传神的美,而不是形似的美;三是“雄浑”之美具有空间性、立体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流动的动态的美。

例如,书中提到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2018年开训动员》是由一张照片与所配的短消息组成。短消息写道:“1月3日上午,中央军委隆重举行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军发布训令。这是动员大会主会场部队受领训令后展开训练。”该照片运用高机位、长焦距抓拍,俯视取景以展示横队、纵队与装备的梯次列阵,高速快门和景深控制有效将近景强悍的士兵、中景整齐的队伍和远景滚滚的铁流聚集在一起,展现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震撼场景。该作品申报材料认为:“凝视这个画面,仿佛从扬起的尘烟中传来大地铿锵的回声和官兵震天的喊声,军心振奋热血沸腾的气势扑面而来,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该照片抓拍的大场景逼真生动,官兵们群情激昂,展现了人民军队永远听党指挥的忠诚信念,展现了他们为战而训的敢拼作风。烟尘飞扬,官兵们如猛虎出山;铁流滚滚,现代化装备排山倒海奔流而来。远照近景尽收眼底,体现了拍摄者较为深厚的专业水准。2018年1月4日《解放军报》在头版报眼处发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事训练的一段重要讲话,在整体版面中还有习近平总书记检阅部队的照片及一篇消息。这篇消息同样散发着雄浑之美的气息。如其中一段:塞外北国千里冰封,陆军某合成旅官兵顶风冒雪,展开实弹实装训练;南国军港波飞浪卷,海军陆战队展开登陆装载训练;冀中平原一望无垠,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展开空中对抗、对地突击训练;江南丘陵层林尽染,火箭军某导弹旅展开测试转载训练;京郊大地寒气袭人,武警北京总队展开应急处突训练……铁甲滚滚,战舰驰骋,银鹰呼啸,剑指苍穹……全军上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昂的战斗意志,在中华大地迅速掀起实战化军事训练热潮。上面这段排比句式的叙述,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军训风采展示的淋漓尽致,震撼心灵。

由此可见,本书中把新闻照片与文字报道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将雄浑之美论述得透彻清晰,耐人回味,增强了内容的传播力与公信力。

研究记者思想有新深度。现有新闻摄影作品研究著作中,关于新闻摄影记者的研究不够深入,忽视了新闻摄影作品记者的“示范”作用。本书中,在研究新闻摄影记者方面进行了深度挖掘,浓墨重彩,情景交融,使得读者既理解新闻照片的艺术特征,更理解摄影记者的精神风貌。如本书中在“形式多样持久战各具特色作用强——《悬崖上的村莊》及后续报道研究”中就对《新京报》记者陈杰进行了研究。如选用陈杰自述:2016年5月14日,我在对金沙江进行环境和人文调查,冒着极大的风险徒步从悬崖峭壁进入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所属的“悬崖村”,即阿土勒尔村,并拍摄了这个靠17条几乎垂直挂在悬崖上的藤梯与外界相连的悬崖村村民的生活,以及孩子们上下悬崖上的藤梯求学的过程。5月24日,报道发出后,引发巨大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接着四川省委和凉山州委迅速行动,悬崖村在几个月后发生巨大变化。2018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悬崖村所在的昭觉县,了解扶贫相关情况。

上面选用了陈杰自述中的部分内容就是让读者更加了解陈杰成功背后的故事,了解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陈杰记者的关心,通过这些论述更加深化了主题,深切感染着读者。

研究摄影队伍建设有新路径。以往研究缺乏对新闻摄影队伍建设的研究,本书专门安排一节研究如何“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队伍”。书中写道: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现状遇到严峻挑战,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应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快速兴起,几乎全民皆拍摄、皆编辑、皆发稿,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身份受到严重冲击,很多情况下,专业摄影记者的作品品质、数量、发稿速度等都落后于随拍随传的普通民众。因此,本书作者建议媒体应当积极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队伍,其构成有摄影记者、特约摄影记者、摄影通讯员、文字记者等。努力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队伍,非常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队伍”也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例如,本书对《大众日报》如何通过打造多元化的新闻摄影记者队伍来提高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论述。书中提到,在版面和编辑的有意引导下,人尽其才、各擅其长,经常性地召开选题策划会、业务研讨会、专业指导会,同时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有着优秀电脑编辑能力和新媒体运用能力的记者,要把他们吸收进队伍中来,不断补充新的血液。利用“大摄影”的工作思路,跳出摄影部抓摄影、跳出“本报”扩充摄影队伍。

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有新策略。本书最后一节内容是“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新闻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该节开篇指明,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讲话,其中明确要求“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围绕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者论述了“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人才的特点”;“新闻学专业‘三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原则”;“新闻学专业‘三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策略”。例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培养的摄影人才应做到守正与创新的结合。利用专业人才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在构图、技术、短视频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打造精品做出有专业特色的摄影作品。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注重培养具有独当一面能力的摄影记者。文、图、视频等“一人多能”记者的培养是高校摄影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本书作者提到要聚焦就业层面,通过社会需要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权威媒体如新华社客户端、央视客户端、人民网客户端等,还是自媒体新闻平台,融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产品视角更加多元、报道领域与互动渠道更加多样、人文性和贴合性要求也在增加,让新闻摄影记者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能。本书中关于“三型”新闻摄影人才培养的讨论是本书重要的创新点之一,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创新性、实用性特征。

综上,《新闻摄影新论》一书中体现的五个创新点展现了新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与時代特征。特别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通过对新闻摄影概念的全新论述、对摄影美学的全新视角审视以及摄影记者思想、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新思考,提出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可行性办法。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李栋】

猜你喜欢

新闻照片摄影记者摄影
读图时代报纸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管理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新媒体时代宽画幅新闻照片的拍摄探索和尝试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网络新闻照片特点及体裁浅析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