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理念的运用

2023-09-08李佳家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学情内容

李佳家

随着“以生为本”理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笔者在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以生为本”在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中的表现

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就可以发现课本中每一项的内容的编写,都在呼应着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这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正确、高效地学到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主要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其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对教学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第八单元的教学来分析学情,首先需要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对单元内容的了解等,同时,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另外,还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进行分析,要实事求是地在学生的实际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二、“以生为本”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计思路上的显现

教学目标通常是以学情分析为基础而制定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对应关系,两者之间密切相关、互相影响。

本单元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体现出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预设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具体说就是让学生通过地图阅读、资料辨析,分析归纳出相关的结论。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因果关系,进而形成重要史实概念认识,最终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真实、客观的史料分析,构建相关的历史知识与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设计思路中,则更是明确了教学的具体环节,同时梳理出了教学目录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着力强调了要注重史料实证、歷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等。这样,可以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史实的有效建构。

三、“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中的展现

在该单元的设计当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占了全内容的大部分,内容更为详细,“以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得也更为充分。总体而言,教学过程分为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总结三部分,通过问题、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导入,帮助学生回顾此前所学过的知识,并以更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在课堂讲解中,更是通过对不同内容的设计,一环扣一环地促进学生不断学习。

同时,本单元在三个课时中都引用了当时背景下的书信、对话、书籍材料等史料,并且设计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总结归纳原因等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对史实更加全面的认识。在师生互动方面,设计了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等环节,这样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且可以辅助学生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解释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在课堂总结中,重点归纳整理了本节课讲授的全部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此判断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印象,从而为学生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与悬念。在教学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也就是对教学的再认识、再思考,其可以促使学生在反思中提升学习水平。

总体而言,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相关设计,可以体会到“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价值,且能够让教师深切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把握教材,应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与吸收。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学生,都要致力于为学生服务,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学情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