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营养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23-09-08杨宁芮礼婷
杨宁 芮礼婷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 214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高钙血症等相关疾病的主要医疗手段,其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等方式,将体内各种有害代谢废物以及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进而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目的〔1-2〕。近年来,随着各类肾脏疾病患者例数的不断攀升,MHD的应用比例不断升高,据相关临床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平均每年大约收治4 700例MHD患者〔3-4〕。但由于此项治疗措施需要长期进行,因此部分患者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因此针对MHD患者,目前临床会在实施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强营养补充,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5〕。但受认知度缺乏等原因的影响,部分MH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低下,从而导致其无法全面配合相关治疗,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内容单一的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及康复需要〔6-7〕。因此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开始逐渐形成,其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扩充营养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患者自身潜能,综合提高护理质量,该模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住院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8〕。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在MH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120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受试患者每周透析2~3次;②年龄≥18岁;③能够基本掌握微信、上网等技能;④住院时间>7 d;⑤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晚期导致的肾功能衰竭;②合并颅内出血;③合并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④合并严重心肌病变;⑤合并未经控制的严重糖尿病;⑥合并胃肠道严重活动性出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n(%)〕
1.2 研究方法
1.2.1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给予基础护理:血液透析前,对其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全面了解其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确保其符合维持血液透析执行标准,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流程,血液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存在不良应激反应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节调整,对存在负面情绪状态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血液透析结束后,遵循医嘱给予患者相关用药,同时进行用药指导,定期对患者进行基础检查,直至患者完成当前治疗。
1.2.2健康教育 (1)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前,借助健康宣传手册,向该组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基础知识、血液透析原理、相关注意事项内容,同时通过一对一说教的方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日常饮食方法,例如低钠盐、高蛋白、高维生素等,并叮嘱患者严禁食用高糖、高脂肪类食物,在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日常防护方法,叮嘱下次血液透析时间。(2)观察组采用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干预时间为7 d。①团队成立:首先成立营养教育小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小组成员包括责任护士、营养师、信息技术工程师,小组成员临床工作经验≥3年,全部执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并已接受且通过相关系统培训与考核,护士长负责拟定营养教育方案,并合理安排小组成员护理任务,责任护士、营养师负责执行对应护理工作。②营养教育模块构建与推送:首先由责任护士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以往的临床数据资料和不同患者在当前阶段对饮食知识方面的认知误区,提供各类食物成分表以及每日最优饮水范围量,随后由营养师补充营养教育细节,信息技术工程师利用护士长与营养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将其制作成音乐、视频、PPT板块等形式,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专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学习公众号,每日6∶00准时发布推送,责任护士需告知患者可通过个人ID账号登录随时浏览,并可以随时留言,询问相关的营养饮食问题。③健康教育强化:每日17∶00,由责任护士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提问自主所学的相关知识,例如“血液透析的原理与作用是什么?”“易产生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科学饮食的效果收益是什么?”等问题,并利用上述多媒体形式对患者进行二次讲解,由护士长为不同患者提7 d的饮食方案,在确保该方案适合患者自身的情况下,督促患者自行完成对应的饮食规划,责任护士与患者家属从旁监督。
1.3 观察指标
1.3.1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 分别于入院当天与干预7 d时,使用本院自制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个体认知水平,该问卷由本院主管医师与护士长参照《2017 ISRNM共识声明: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饮食》〔9〕拟定,内容包括疾病信息、血液透析原理及作用、营养补充目的与重要性3项内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MHD患者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个体认知水平越高。
1.3.2自我护理能力量表 分别于入院当天与干预7 d时,使用ESCA量表〔10〕,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由美国学者Kearney在1974年研制,该量表包括自我概念(9个条目,共45分)、知识和信息寻求(6个条目,共30分)、被动性(9个条目,共45分)、动机(11个条目,共55分)4个维度,共35个条目,各条目分值为0~5分,满分为0~175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为良好,该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47 1~0.912 2。
1.3.3相关临床指标达标率 于患者干预7 d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钙(正常参考范围:2.1~2.52 mmol/L)、血磷(正常参考范围:1.1~1.3 mmol/L)、甲状旁腺激素(iPTH,正常参考范围:1~10 pmol/L)以及血白蛋白(ALB,正常参考范围:35~55 g/L)水平并比较,每间隔2 h检测一次,共进行3次,取平均值,通过计算得出所有患者各指标的达标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对比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的各项ESCA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ESCA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指标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达标率对比
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达标率对比〔n(%)〕
3 讨论
3.1 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提高MHD患者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水平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相关研究结果相吻合〔11-12〕,由此可见,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模式对提高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效果更为显著。其原因在于,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该模式更加侧重营养补充方面的认知调整,传统教育仅能够保证患者初步认识到相应的疾病信息,无法综合调整不同患者的饮食误区,而在上述模式实施后,其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开辟多元化宣传路径,扩充患者的知识来源,增强健康教育的灵活性与实用性,进而全面提高其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水平。
3.2 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提高MH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13-14〕,传统的健康教育主要以短暂的护理人员理论灌输为主,以此改变患者的个体认知水平,这严重限制了患者对健康饮食知识的理解,从而导致其无法完全接收系统的健康教育信息,缺乏主观能动性,自我管理能力逐渐下降,这将大幅度延长患者的康复速度,而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模式能够在提高MHD患者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掌握水平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进而二次提问、引导,加深其主观印象,充分完善了个体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患者完成自我管理意识建立,并由患者自行开展自主饮食,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全面实现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完美优化的理想目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的各项ESCA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ESCA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能够充分证实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且本项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15-16〕。
3.3 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改善MHD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水平
相关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临床指标达标率成效显著,与本次研究的第三项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本文作者认为,营养教育的实施,不仅是为了单纯提高MHD患者的个人认知及其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在上述两种收益的联合作用下,该疾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达标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其在细节优化、教育形式调整等方面,都是传统健康教育无法比拟的,由此说明,该模式对提高MHD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达标率效果更为显著。
4 小结
针对MHD患者,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营养教育能够明显提高MHD患者对疾病知识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同时有效提升该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达标率,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对象相对较少,可能与实际结果存在部分偏差,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扩充样本来源,增强研究的合理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