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2016—2021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3-09-08郑静静顾敏霞胡丹标
郑静静 王 斌 顾敏霞 胡丹标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常见。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一旦有肺结核患者出现,容易在学生中传播,做好学校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现总结宁海县2016—2021年结核病报告登记的学生肺结核病例情况,分析流行病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学生肺结核病例资料来源于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
1.2 方法
按照肺结核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其中延迟就诊指患者自出现症状之日至首次就诊的间隔天数≥14天[1]。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2021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
从表1可见,共报告肺结核1 27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65/10万,其中学生9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8.45/10万,占当地病例数的7.43%(95/1 278)。
表1 宁海县2016—2021年报告的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
2.2 诊断分型
95例患者中,病原学阳性25例(26.3%),病原学阴性70例(73.7%)。
2.3 人群特征
① 性别特征:男57例,其中病原学阳性12例(21.1%);女38例,其中病原学阳性13例(34.2%)。男女比为1.5 ∶ 1。② 年龄特征:95例患者中,6~<11岁2例(2.1%),病原学阳性1例;11~<16岁9例(9.5%),病原学阳性2例;16~<21岁73例(76.8%),病原学阳性15例;21~<26岁10例(10.5%)病原学阳性6例;≥26岁1例(1.1%),病原学阳性。③ 学级情况:95例患者中,小学2例(2.1%),病原学阳性1例;初中9例(9.5%),病原学阳性2例;高中53例(55.8%),病原学阳性10例;大学及以上31例(32.6%),病原学阳性12例。
2.4 发现方式
因症就诊49例(51.6%),医院转诊23例(24.2%),健康检查15例(15.8%),追踪5例(5.3%),密接筛查3例(3.2%)。
2.5 学生肺结核延迟就诊率
95例患者中,延迟就诊率为56.8%(54/95),延迟就诊天数中位数为33.5(15~150)天。其中延迟15~<31天25例(46.3%),31~<61天17例(31.5%),≥61天12例(22.2%)。按年龄组分布:11~<16岁组2例(2/9),16~<21岁组47例(64.4%);21~<26岁组5例(5/10)。
3 讨论
本文资料显示,宁海县2016—2021年学生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18.45/10万,对比2010—2015年宁海县报告发病率(25.33/10万)明显下降[2],低于全国学生肺结核平均水平[3]。6年来学生肺结核发病率未见持续下降或上升趋势,与全国学生下降趋势[3]和邻省无锡学生上升趋势[4]不同。考虑与我县学生肺结核未发生聚集性疫情,整体处于稳定发病水平,但仍需关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诊断分型中病原学阴性占73.7%,男生多于女生,与无锡市[4]报告情况一致,可能与男女激素水平影响机体对结核菌免疫应答有一定关系[5]。患者主要分布在高中、大学及以上、16~<21岁人群,与东莞[6]、无锡[4]研究结果一致,考虑可能与该学级和年龄段学生学习紧张、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熬夜多、集中居住、营养未跟上、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7]。
就诊方式方面,患者多主动前往肺结核定点医院就诊,与郝瑞霞等[8]的研究结果不同。说明我县健康教育有一定效果,多数学生或家长已了解前往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但肺结核的延迟就诊率较高,与郝瑞霞等[8]、傅颖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延迟就诊天数中位数远高于张正斌等[10]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与近几年定点医院强化了病原学阴性诊断标准宣传,而我县学生病原学阴性者居多,进行诊断性抗感染治疗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后再确诊,造成诊断滞后有关。
2013年重庆在规范新生入学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增加了高二学生肺结核主动筛查,后续降低了重庆市的学生整体疫情[11]。建议学校持续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培训,对出现症状的学生及时送定点医院就医,开展日常的健康监测、因病缺课原因登记、晨午检工作。目前,初一、高一和高校新生按照《“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明确要求开展了新生入学体检中的结核病检查工作,但其他年级段和教职工仍需加强结核病筛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