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及卡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效果
2023-09-08刘洋杨锐田玲玲
刘洋 杨锐 田玲玲
复发性卵巢癌属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类型,一般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巨大影响[1]。受到生理解剖位置的影响,患者在发病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非常容易出现种植转移的情况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患者会表现出尿频尿急、腹部肿块、腹痛等症状。一旦确诊,普遍已经处在中晚期状态,预后并不理想,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威胁其身心健康[2]。临床在对卵巢癌患者实施治疗时,主要会采取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的化疗方案;虽然能使肿瘤进展得到抑制,使患者生存时间得以延长,但是对于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来讲,该常规治疗方案往往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个别患者仍然存在持续进展的情况[3]。贝伐珠单抗属于一种新型的分子靶向药物,能够对肿瘤血管新生起到特异性抑制的作用,并阻断肿瘤生长及扩散所需要的养分,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长,进而控制病情进展[4]。为探讨该药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80例实施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复发间隔时间进行划分,其中 > 1 年 18 例,≤1年22例;年龄48~69岁,平均(57.84±3.65)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7 kg/m2,平均(24.15±1.94)kg/m2;病理类型,浆液性肿瘤23例,黏液性肿瘤13例,其他类型肿瘤4例。分析组根据复发间隔时间进行划分,其中>1年17例,≤1年23例;年龄47~67岁,平均(57.79±3.60)岁;BMI 18~28 kg/m2,平均(23.87±1.89)kg/m2;病理类型,浆液性肿瘤22例,黏液性肿瘤12例,其他类型肿瘤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经诊断为卵巢癌,并且为首次复发。(2)有完整病历资料。(3)认知正常。(4)对研究详情全部了解,并签订告知书。
排除标准:(1)对此次研究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反应。(2)同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3)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内。(4)同时存在肝肾功能衰竭。(5)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性,如妊娠期、哺乳期。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案:应用紫杉醇(海南全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32,规格5 mL:30 mg)和卡铂(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32,规格100 mg)联合治疗。第1天使用紫杉醇,按照135~175 mg/m2标准予以静脉滴注给药;第2天使用卡铂,按照400 mg/m2标准予以静脉滴注给药。1个周期为21 d,连续治疗6个周期。
分析组治疗方案:紫杉醇+卡铂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并应用贝伐珠单抗(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90040,规格100 mg:4 mL)进行联合治疗。按照每公斤体质量10 mg的标准与100 mL氯化钠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04,浓度0.9%)充分混合,然后施以静脉滴注给药治疗。1个周期为21 d,连续治疗6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包括治疗前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临床疗效。
(1)肿瘤标志物水平:具体包括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DDX4(Germ cell specific protein DDX4,DDX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获取治疗前后患者空腹状态下血液样本,离心处理后得到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
(2)血清炎性因子:具体包括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患者治疗前后抽取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样本,经离心获取血清,同样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
(3)根据《卵巢癌诊疗规范》[5]内容拟定临床疗效标准:患者经治疗,如果CA125测定结果低于35 U/L,评价结果为完全缓解;如果CA125测定结果降低幅度超过≥ 50%,且持续时间>1个月,评价结果为部分缓解;如果CA125测定结果降低幅度> 25% 且< 50%,且持续时间>1个月,评价结果为稳定;如果CA125测定结果降低幅度≤25%,评价结果为进展。疾病控制率=1-进展率;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组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组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1 分析组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组别例数CA153(kU/L)CA125(U/L)DDX4(U/mL)CEA(n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分析组4053.11±5.0824.25±7.6690.17±10.9543.65±4.18144.46±25.5423.44±3.8723.14±2.0711.30±2.51对照组4053.07±5.1236.17±9.3290.04±11.0160.48±5.63144.52±26.0144.63±6.9123.08±2.1116.21±2.60 t值-0.0356.2490.05215.1790.01016.9210.1288.592 P值-0.972<0.0010.957<0.0010.991<0.0010.898<0.001
2.2 分析组与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治疗后IL-6、IL-10低于对照组,IL-2、IFN-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析组与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mg/L,±s)
表2 分析组与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mg/L,±s)
组别例数IL-6IL-10IL-2IFN-γ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分析组404.35±1.011.30±0.343.71±0.881.50±0.433.49±0.646.28±1.178.63±1.3413.57±2.81对照组404.41±1.052.63±0.823.67±0.822.42±0.503.53±0.594.36±1.028.59±1.4110.63±2.76 t值-0.2609.4750.2108.8230.2907.8230.1304.720 P值-0.795<0.0010.834<0.0010.772<0.0010.896<0.001
2.3 分析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分析组疾病控制率为92.50%(37/40)、客观有效率为77.50%(31/40),均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55.0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分析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导致卵巢癌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生育、激素、遗传等多种因素长时间相互影响而形成。不过患者在发病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且缺少典型性,因此常常会被患者所忽视早期具有较低的检出率,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状态,甚至发生转移,治疗难度更大[6]。即便是一些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治疗并使病情得到缓解之后,也依然存在着较高的复发风险。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卵巢癌复发多在首次治疗后的2年左右,中晚期卵巢癌的复发率在50%左右,主要高发群体为绝经后的高龄女性。而对于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来讲,其病情相对更加复杂,综合机体耐受性等因素分析,大部分患者都不能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仅仅是借助化疗的方式将病情适当控制,保证其生存时间得到延长[7]。因此,探索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优化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化疗方案是紫杉醇+卡铂,前者属于一种天然抗癌药物,作用在机体中,可以将微管蛋白二聚体、微管蛋白失去平衡,并对微管蛋白聚合、微管装配起到诱导作用,确保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可以得到抑制,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8];后者属于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其细胞毒性作用较强,能够对肿瘤细胞DNA的合成进程加以阻止,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确保肿瘤增殖能力得到降低[9]。二者联合使用后,可以使抗肿瘤效果得到提高。但是对于复发性肿瘤患者来讲,其往往会有继发性基因突变的情况产生,因此在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时,会出现耐药的情况;很多患者都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个别患者易出现病情进一步进展的情况,产生不利的预后结局。本研究中,分析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的同时,增加了贝伐珠单抗,最终产生的疗效比较理想。数据显示:分析组治疗后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血清炎性因子在治疗后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方法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与李丽华等[10]等在相关研究中获得的结论相一致,其以10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为观察对象,经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释率(84.90%)高于对照组(6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了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联合卡铂对于复发性卵巢癌的疾病控制效果。分析原因:贝伐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强靶向性。该药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制备而成,能够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受体之间的结合过程受到抑制,防止形成更多的新生血管,确保肿瘤必需营养供应得到阻断,使肿瘤的生长及扩散进程得到抑制[11-12]。该药还能够对内皮细胞通透性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使药物进入肿瘤深处的速度加快,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另外,该药对于肿瘤血管能够起到一定的重塑效果,使得已经处于畸形状态的肿瘤血管逐渐向正常化所转变,更利于肿瘤细胞摄取药物,一定程度控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在常规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贝伐珠单抗而将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提升病情控制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改善[13-14]。另外,由于联合方案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更好控制,进而缓解疾病侵袭引起的临床症状,因此会使患者治疗耐受性提升,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显著提升,安全性良好[15]。
综上所述,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在接受紫杉醇+卡铂治疗的同时,增加使用贝伐珠单抗的临床疗效突出,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显著降低,利于疾病控制,值得普及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