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创新理念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9-08刘茜

国际公关 2023年14期
关键词: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专业

摘要:本论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创新为核心创业,以创业为导向创新,以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创业创新人才为目的,以“五大系统”作为保障基础,设定“三高”的培养目标,通过“四全”路径实现创业创新理念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全面培养服务国家公共管理体系建设、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的人才。

关键词:创业创新;专业;人才培养

公共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围绕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具有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展。结合地方人才需求研究发现,培养同时兼具能力和素质的创业创新型人才为目前的发展趋势。目前,高校并没有及时分析和结合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做出人才培养的模式上的调整。在创业创新理念指导下,本文结合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市场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社会要求,系统地比较分析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出新型的 “三高、四全、五大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定位为:水平高、能力高、素质高。在具备一定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上,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工具,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在公共管理职业应用能力上,具有创业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三高”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 “四全”路径实现。一是全员教师在授课中渗透创业创新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全体学生参加创业创新的学习;三是全面重构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四是实践教学全过程性,实践环节由浅入深。“五大系统”即: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和孵化平台的构建,为 “三高”培养目标和 “四全”路径的实现提供全面保障。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培养现状

国外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较早,并且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育。国外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1]例如,美国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专门培养为政府部门或社会福利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国外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专业选修比例较高,强调提升学生面向岗位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美国美利坚大学着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以应对全球环境。以具体岗位所需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上更重视实践教学,以此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较强,注重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社会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多样。一是强化课内教学环节应用能力的培育,如哈佛大学80%的课程通过案例讲解;二是丰富课外实践环节内容,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开办为期四周的综合管理暑期学院,其内容为适合就业的面试练习、职业咨询等技能和资源训练;三是拓展校外实践领域,如沃顿商学院要求学生组成10人的团队,计划并且完成一项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四是实地考察,在美国很多商学院学生休学一年到海外实习,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国内培养现状

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知识与技能及投入创业基地和孵化园区的模式。[2]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采用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举办创业竞赛和创业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创新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创业创新课程,为学生提供创业创新平台及资金帮助,使学生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创业创新中去;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建立创业创新实验室及创业创新基地培养学生实际的创业创新能力。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创业创新意识和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够、创业导师队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将专业与创业创新相结合等方面。

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授手段及考核方式单一

公共管理类课程大部分使用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原因是此类型课程理论知识点较多、细节繁复,有限的课时量和课内实践安排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效果。公共管理类专业课课时多为48学时左右,讲解理论知识点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课时,要通过有限的课内实践学时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更加困难。

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的考核还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或者采用学生考勤、作业加期末考试的方式来评价教与学的效果。课程考核评价方面,应结合教学过程资料,体现学生过程性的学习成果,将过程性的学习成果作为期末成绩的重要构成部分,还可以考虑将实践放入课程考核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将构建完整的过程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实现多元化考核的方向。

(二)对师生素质提升的要求较高

基于能力培养的创业创新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和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创业创新素养不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在培育、提升机制上的缺失;二是没有基于公共管理学科特点进行创业创新培育,没有将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引入导师库对学生进行实战指导,也没有将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计划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

(三)没有掌握大学生的学习特征

调查发现,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愿不强。大部分学生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为考取公务员或受聘于企事业单位。为加强专业教学与创业创新的结合,使大学生拥有更多创业创新的意愿,就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特征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更强、思维更活跃。但是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是很高,习惯通过网絡或者丰富多样的社交媒介、短视频App等获取更多具有趣味性的知识。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效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没有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习惯,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入手,可以帮助他们更有兴趣地获得知识、掌握知识。

三、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困境

(一)必要性

1.国家创业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输送到战略体系部门中,发挥新鲜血液的创业创新能力,符合国家创业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

2.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为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国家出台的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应完善本科院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校学生兼具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3.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掌握专业类知识,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学、社区管理学等公共管理專业知识,熟悉国家法律法规。除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应该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对国家政策解读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双创背景下,进行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培养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困境

1.未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实践工作来看,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员能够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实践与技术去解决工作中的复杂及动态性难题。[3]对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已将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的目标纳入培养体系中,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仍然主要依靠理论教学加案例讲解的传统模式。

2.未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调查分析部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方案内容多为:“要掌握通识类知识。掌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创业创新、艺术与美育等知识,熟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掌握专业类知识。”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尚未建立,停留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并没有将双创背景下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甚至少有对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描述。[4]高校中存在的创业创新部门也仅仅通过举办创业创新比赛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并没有与专业课程链接。

3.未形成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

由上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和专业的理论教育为主,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与专业教学没有结合之处。若通过分层分类,联合学校的创业创新部门,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创业创新课程,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热情,有针对性地培养具备创业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

4.未形成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体系

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中的课内实践、专业实验实训及专业实习等都是实践实训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双创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创业创新中心的导向作用,举办各类与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竞赛和创业创新活动,弥补课程设置中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体系的不足,形成全面系统的实践实训体系。

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理念设计

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相对落后,对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主要依靠理论教学加案例讲解的传统模式,致使培养出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为此,必须树立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5]

公共管理专业应围绕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满足国家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应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从事公共管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相关工作的人才。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要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及创业创新能力,具备创业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决策技能、领导技能等。

(二)实施路径

1.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

(1)课程设置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构建中,要适应公共管理新发展的要求,对接岗位需求和标准,持续优化完善授课内容,逐步探索基于政府行政流程变革驱动下的新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近年来,笔者曾多次到其他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调研。通过会议座谈和专家访谈等形式,对公共管理的流程变革与业务创新情况进行了解,借助科研项目的形式与成果有效地反哺教学,使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一致。

(2)教学设计

理论讲授与实践化教学应互为促进,内容直观、落地。公共管理课程理论较多,一些教学重难点不易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让授课内容更直观、落地,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公共政策学为例,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 “课前预习+案例导入+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发言+教师点评”的方式。先用案例引起学生的思考,之后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公共政策执行的程序和过程,再根据案例材料制定公共政策策略,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后的小组总结发言点评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每个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与实践结合的运用。

2.系统设定

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将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以创新为核心创业,以创业为导向创新,培养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深厚人文底蕴、具备扎实的公共管理和应急管理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突发事件衍生机理及应急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具备应急管理能力和公共事业管理通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6]

(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以创新为核心创业,以创业为导向创新,以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创业创新人才为目标,以 “五大系统”作为保障基础,设定 “三高”的培养目标,通过 “四全”路径实现。为培养面向服务国家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重大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对提升公共管理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五、结束语

本文以培养 “公共伦理素质高、管理科学水平高、大数据应急管理能力高”的公共管理专业创业创新人才为目标,构建 “三高、四全、五大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四全”路径即全员教师、全体学生、全面课程、全程实践,“五大系统”即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和孵化平台。希望 “三高、四全、五大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为培养合格的服务于国家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创业创新型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显悦,郗婷婷.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147-149.

[2] 田耘.基于创业教育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3):116-117.

[3] 蒋国平,李少卿.公共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35-36.

[4] 熊晓远,余喜梅.新经济环境下对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重新思考[J].当代经济,2013(01):100-101.

[5] 马静.高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172-173.

[6] 蔡华健.地方院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困境与体系建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1):39-44.

作者简介: 刘茜,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创业创新:青年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有效路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边疆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