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尚志”观对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意识培育的启示

2023-09-08严辰辰

国际公关 2023年14期
关键词:尚志立志儒家

摘要:本文以习近平用典思想为指导,厘清儒家“尚志”观的历史演变脉络及主要内涵,分析儒家“尚志”观与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意识培育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当前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意识现状及主要原因,提出以儒家“尚志”观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意识。

关键词:儒家;“尚志”;高职;立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新时代高职学生要立大志,做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儒家 “尚志”观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亦具有极大的时代价值。以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指导,对儒家 “尚志”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下简称 “两创”),启发新时代高职学生增强立大志意识,既是新时代高职学生应时代所需成长为高质量 “答卷人”的要求,也是推动儒家 “尚志”观实现 “两创”自觉自信的表现。

一、历史演变及主要内涵

(一)儒家“尚志”观的历史演变

儒家思想一直推崇 “尚志”观,其崇尚的高远志向往往与家国情怀、仁义道德相关联。先秦时期是 “尚志”观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各方势力割据,社会动荡。儒家 “尚志”思想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如 《尚书》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的尚志思想;《论语·泰伯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宏远志向;《孟子》倡导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 “尚志”观在国家危亡中愈发凸显,《后汉书·虞诩传》记载虞诩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唐朝末期,由于朝代更迭,儒家 “尚志”观在这一时期受到削弱。到了宋朝时期,儒家 “尚志”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以 “两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 “陆王”为代表的心学,如王阳明 《教条示龙场诸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指出立志对于成大事的重要性,同时涌现了文天祥、范仲淹等爱国志士,主动肩负民族与国家兴亡之责。明清时期 “尚志”观进入深化阶段,戚继光抗击倭寇,崇尚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报国之志;明末清初,顾炎武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谈及个人志向与国家紧密相关;清朝末年,林则徐的志向则是承担销毁鸦片、拯救国人之责。

(二)儒家“尚志”观的主要内涵

儒家 “尚志”观虽内涵丰富,但纵观其形成与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其始终将个人的志向选择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说文解字》中将 “志”释义为 “心之所之也”,即心灵想要到达的地方,或安身立命之所,现译为 “志向”。尽管士人对于 “尚何种志”观点有所差异,但都会结合所处时代的需求进行定义,并将立志成为成大事的先决条件。如孟子崇尚仁义,《孟子》中问道 “何谓尚志?”孟子曰:“仁义而已矣。”孟子认为应该将仁义作为崇高志向,又强调:“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由此可见,其志向必须与国家、社会、他人相互联系。

二、二者存在供需矛盾

(一)立大志意识的需求

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意识离不开儒家优秀 “尚志”观对其进行滋养与铸魂。当下我国正朝着制造强国道路奋进,但不少高端技术行业领域存在 “后继无人”的困境,社会发展所需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存在缺失,亟须引导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以成长为大国工匠作为志向。新时代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之间志向有所不同,不能以大学生总体概念一概而论。新时代高职学生文化理论底蕴较为薄弱,对于儒家 “尚志”观了解程度更为浅显。同时,由于在高考中受挫、社会对高职学历的不认可、自律性较差与自我价值认同感低,导致其在立大志方面更为迷茫。对比新时代高职学生与过去高职学生,不难发现,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同样存在差异性。如00后的家庭物质条件更好、性格更加个性化,其在吃苦耐劳方面表现更差,部分学生更追求标新立异的思想与观念。此外,碎片化信息与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其立大志存在一定冲击与挑战,在立志方面更加焦虑与彷徨。儒家 “尚志”观通过 “两创”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意识,既满足新时代高职学生对正确价值观与精神力量的需求,又丰富了儒家 “尚志”观的时代实践价值。

(二)儒家“尚志”观供给不足

儒家 “尚志”观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引经据典阐述其当代价值。但是新时代高职学生对儒家 “尚志”观认知不足。在被问及 “儒家‘尚志观中的立志观点是否仍具有时代价值”时,51.25%的高职学生表示有一点,7.5%的高职学生表示完全没有。问及 “对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儒家 ‘尚志思想阐述其立志思想的了解”时,67.5%的高职学生表示了解一点,10%的高职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于儒家 “尚志”观的重视程度不够。58.75%的高职学生对儒家 “尚志”观了解一点,20%的高职学生表示基本了解,17.5%的高职学生则表示完全不了解,表示非常了解的学生仅有3.75%。在被进一步问到 “对于儒家‘尚志观的掌握程度”时,50%的高职学生表示仅碎片化学习过,31.25%的高职学生表示听过没学习过,13.75%的高职学生表示没学过也没听过,仅有5%的高职学生表示全面系统化学习过。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儒家 “尚志”觀认知程度不深。

三、立大志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意识培育现状,特对新时代高职学生群体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进而梳理归纳影响其立大志的主要原因。

(一)志向不坚定

新时代高职学生具有新的时代使命与要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需要树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志向。但是问卷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立志大多数更趋向于短期志向。有短期志向的高职学生占比为52.5%,有长期志向的高职学生占比为18.75%,有长期和短期志向的高职学生占比为25%,没有志向的高职学生占比为3.75%。高职学生在面对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时,容易对立大志产生不坚定的想法。在被问及 “在哪种情况下会放弃所立的大志向”时 (多选题),57.5%的高职学生表示自身能力不足会导致其放弃所立的大志向,32.5%高职学生表示遇到专业技术或者学习瓶颈就会放弃所立大志,23.75%的高职学生表示会因为社会舆论导向或者诱惑放弃所立大志,25%的高职学生表示艰苦的工作环境会让其放弃所立大志。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放弃的理由正是阻碍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的重要因素。

(二)实践不足

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要做到知行合一。在被问及 “立大志会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时 (多项题),95%的高职学生选择了 “所处的时代环境”,90%的高职学生选择了 “社会发展所需”,82.5%的高职学生选择了 “专业所长”,80%的高职学生选择了 “国家发展所需”,只有1.25%的高职学生认为都不需要考虑。通过问卷调查不难发现,高职学生在立大志时同样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民族责任担当,但仅有15%的学生表示会经常践行志向,表示会偶尔践行志向的学生占比为33.75%,50%的学生表示会践行,1.25%的学生表示从不践行。当被问及 “如果国家和社会所需,你会选择哪个地方实现自身的远大志向”时,11.25%的高职学生表示会返回家乡建设实现个人远大志向,8.5%的高职学生表示会到基层企业一线艰苦的地方实现个人远大志向,80.25%的高职学生表示会到大城市实现个人远大志向。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在践行远大志向时,缺乏从基层一线、家乡建设的时代需求中寻求锤炼自身能力与贡献青春力量的立志意识。

四、儒家“尚志”观的启示

儒家优秀 “尚志”观是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志的文化之根,其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在时代化与实践中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出儒家优秀 “尚志”观的时代价值。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儒家 “尚志”观的思想为指导,推动儒家 “尚志”观实现 “两创”,引导新时代高职学生自觉做好新时代高质量 “答卷人”。

(一)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意

儒家士人指明了 “尚志”的重要性,朱子甚至形容其为如饥渴之时对于饮食之需。《后汉书·耿弇传》中耿弇有了坚定的志向,立业便无所畏惧、所向披靡,启示新时代高职学生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建立功业,一定要先立志,才能勤业奋斗。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引用儒家思想中 “尚志”的重要性来勤勉大家,如引用 《尚书·周书·周官》中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之言,用于坚定我国走好改革开放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以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奋斗目标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于新时代高职学生具有较大的启发性,一方面要学好儒家优秀 “尚志”观,支撑其立大志的强大精神动力与思想底蕴;另一方面,要有立大志的意识,明白在本专业领域中有所建树必要先立大国工匠之志,成就大事业必要勤勉学习,攻克行业技术难关。反之,不立志不成大事。在新时代立志的意义即为理想信念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就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引用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3]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牺牲敢于斗争,攻克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困难。新时代高職学生要重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支撑,攻克专业与技术难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于学习,成长为新时代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二)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志

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坚定的志向,可吸收借鉴古文中关于报国之志、献身精神、政治抱负的相关典故。针对理想信念出现茫然的情况,引导其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奋斗出不平凡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4]等经典名言阐述理想信念当以国家社会为先,为我们树立何种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高职学生应当有 “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志。正确认识个人的作用,高职专业亦可立志成长为大国工匠,以自身技能投身祖国所需之处。新时代高职学生要自觉肩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任。我国在迈向现代化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存在高技能人才短板。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国家忧患意识,鼓励其主动投身国家重点紧缺领域,成长为国家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古代儒家士人皆以国为先,以所长报国。新时代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返乡建设。其与本科学生相比,有自身独特优势,能以职业技能所长奉献乡村振兴战略。

(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为行

新时代高职学生要想投身于祖国与社会需求的伟大志向当中,还需思考何以 “化志为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 《竹石》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5]新时代高职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应从学思践悟四史、马克思主义原著中做到 “任尔东西南北风”,肩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以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要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仍坚持自身的伟大志向,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管周边嘈杂的声音,坚持自身理想信念,在行业中磨砺出彩。“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新时代高职学生要志向高远,敢于迎难而上,奋斗担责;要勇于拼搏,勤于读书,善于积累;要善于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注重企业实践经验,乐于吃苦,谨慎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

五、结束语

儒家 “尚志”观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志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儒家 “尚志”观阐述其立志的思想,赋予了儒家 “尚志”观新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儒家 “尚志”观为解决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方面存在的认知不深、志向不坚定、实践不足等问题提供启示,以 “意”“志”“行”启发新时代高职学生立大志做大事。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台编.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 同[2].

[4] 同[2].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0.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 “儒家担当观对新时代高职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启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ZX22138)。

作者简介: 严辰辰,女,汉族,江西九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尚志立志儒家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追忆夏尚志和中共大赉党支部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郑尚志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苏梦飞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快乐闯关
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