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通融建设的影响与发展研究

2023-09-08王天琦田源徐正浩

国际公关 2023年14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新媒体时代

王天琦 田源 徐正浩

摘要:青年亚文化是相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导文化而言的次文化,常常以一种先锋、独特的风格回应主导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青年亚文化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对于主流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发展现状以及对主流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两者互通互融的作用,提醒在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的同时,重视对青年亚文化的引导和管理,实现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共存。

关键词:文化多元性;青年亚文化;主流文化;新媒体时代

主流文化是社会的文化核心,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代表,具有历史性、先进性、创新性、开放性等特征,是当下文化建设和媒介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年亚文化则是新生代青年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自主创造和发展的一种新兴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丰富主流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同时也对主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及二者之间的互通互融产生深远影响。[1]

一、当代多文化通融的方式与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青年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交流平台,为青年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提供更广泛的渠道和更高效的手段。

(一)当代青年亚文化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媒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网络媒体成为当下新兴的传播渠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它们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亚文化也开始依托新媒体平台展现自身特色。互联网的出现也进一步为青年亚文化的创作和分享提供更多的自由和创新空间,青年可以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而无须受到传统媒体和文化机构的限制和约束。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和壮大,亚文化不断衍生出新的表现形态,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广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既是亚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温床,也是亚文化传播和壮大的工具。[2]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为青年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新媒体以其便捷、互动、自主的特点,加速青年亚文化的诞生和传播速度,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助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对亚文化圈层的促进作用

在互联网普及之下,青年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促进亚文化圈层的形成。亚文化圈层的形成通常是受众由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特征所组成的,而青年亚文化恰恰代表着这些特征。青年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往往会吸引一些有相似特征的青年加入其中,进而形成一个个独特的亚文化圈层。

亚文化圈层为青年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提供土壤。亚文化圈层需要受众的共同特点作为青年亚文化衍生和传播的土壤。在亚文化圈层中,青年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社交方式等思想,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标签和社交网络。

二、当代个性发展和青年亚文化现象

青年亚文化群体是指一群在网络上形成的、具有明显亚文化特征的年轻人群体。这些年轻人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兴趣和消费习惯,在网络上也有着自己的文化共同体和社交圈子。

(一)社会进步

在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建构过程中,需要来自社会大众的认同,而这种认同的本质是源自社会对部分文化群体的认可和接纳。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变革和发展加速,带来了更为广泛和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同时也为青年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参与和表达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媒体的发展,青年群体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这些新兴的社会参与和表达渠道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这一群体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

(二)个性发展

青年群体尚且处在未成熟阶段,没有达到社会化层面,他们的社会秩序感和对主流文化的内在认同尚未完全形成,对新事物好奇且容易被吸引,并且以此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形成了以青年为主体、个性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当青年亚文化进入互联网时代,相关网络技术使得青年的参与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因此,结合互联网环境,青年亚文化是指中国青年群体为解决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疑惑和矛盾,而产生的对主流文化、传统价值观等抵抗和消极的态度,这種态度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地呈现出来。这就使得青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在思想、行为、观念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特征和样式。[3]

(三)文化认同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趋势,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在互联网上能够自由地搜索、获取、分享各种文化信息,这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变得更加频繁和容易,在这种背景下,青年群体更愿意接受和探索新的文化形式,伴随着其对于文化知识学习探索,逐渐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通过社交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网络游戏等平台与其他文化群体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融合,促使文化认同形成更加便利。

三、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

当下青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选择和创新的平台多样化,带有青年标签的亚文化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为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带来持续性发展动力。青年亚文化有助于主流文化积极发展并作出回应,以此提供有效引导措施。[4]

(一)丰富文化多元性

青年亚文化的兴起有助于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不同地区的青年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形成多元的文化风格。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和特点吸引广大青年群体的关注。这些亚文化表达一种年轻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既体现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又反映当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二)促进创新思维

在青年亚文化中,创新和尝试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青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不断地尝试新的事物,挑战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并通过创新的方式实现自我表达和价值的体现。这种价值观对于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青年亚文化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文化环境,也让青年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在各类亚文化中学习不同的文化、语言和知识,这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培养跨界思维和多元化视角。通过从不同的文化和领域中汲取灵感和启发,将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独特和有价值的想法和作品。

四、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破圈和主流文化相融合

“破圈”是让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相互交流,实现个人自我突破,共同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破圈是青年自我成长、自我突破的重要途径,可以使青年对于新鲜事物勇敢尝试进行创新。

文化破圈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和限制,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加自由和深入,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拓展青年亚文化的发展空间。文化破圈有助于青年亚文化与其他领域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提高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丰富网络文化的内涵。青年亚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产生许多新的艺术形式,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019年是B站成立十周年。从2019年至2023年,每年12月31日晚B站都会与新华网联合举办 “最美的夜”跨年晚会,B站也成为第一家举办跨年晚会的网络平台。2019年B站的跨年晚会直播观众超1.1亿,弹幕超85万条。这场跨年晚会有着高水准的制作水平,还有着 “国风、明星、电影、二次元”等诸多元素,再一次让B站成功 “出圈”,随即也呈现出 “主流文化”和 “青年亚文化”相融合的和谐氛围。[5]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主流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探寻两者间的共性和差异,可以为文化融合提供前提条件,同时也可以让青年亚文化的代表人物与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知,加强对青年亚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导,提高他们的主流文化素养,更好地促进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

(二)价值引领

要更好地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互通互融,需要更加科学地认识其内在价值和发展意义,这也是实现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并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良好传播的前提。同时,社会各界要坚持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文化建设新格局。要对目前出现的各种亚文化进行分类,弄清各种亚文化的内涵,正确区分积极和消极的青年亚文化,要做到正向且积极的引导,共同努力实现校园文化的良好构建。[6]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以下简称 《那兔》)是一部以军事历史为题材的主旋律动画片。该动画片改编自相关系列漫画,自2011年首发就备受关注,在B站平台播出后,好评不断。截至2022年播放量高达5.2亿次,弹幕总计高达300万条,系列追番人数近400万人,近8万余人参与点评。《那兔》立足历史、科普历史,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正向的民族思想观念传输给受众。[7]

其动画片通过动漫角色抽象地刻画了红色历史,使现实和动漫进一步结合,强化了青少年对红色历史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青年的价值认同。

以 《那兔》中的朝鲜战争为例,兔子们为了保卫祖国,敢于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青年通过对这段红色历史的了解,也能够更加感受到革命先烈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爱国情怀,进而触发对爱国主义的价值认同。[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青年亚文化体现青年群体对未来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反映青年群体对社会变革的追求,通过推广青年亚文化的相关理念,可以引导青年群体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拥抱变化和创新,推动青年群体摆脱传统的文化壁垒,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五、结束语

青年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影响。青年亚文化可以有效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增加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丰富主流文化内涵。

面对现实的压力和问题,社会与学校更需要进一步关注青年学生发展需求,促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发展需要引导青年在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团体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强价值引领和主流融合,以推动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马中红,胡良益.互嵌、分歧与可见: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新趋势[J].青年探索,2021(05):18-27.

[2] 李慧敏.亞文化冲击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创新研究[J].民族论坛,2016,5(09):107-110.

[3] 郝凤.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弱化及对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5):38-40.

[4] 高丽星.高校青年亚文化的分析与引导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0.

[5] 翟元堃.从B站跨年晚会看文化融合与媒体融合[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19):1-3.

[6] 史月婵.新形势下高校加强网络青年亚文化引导的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0):162-164.

[7] 高宪春,薛欢.从视觉认同到价值观浸润:《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20):93-95.

[8] 韩国永.主旋律影视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启示: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5):117-119.

基金项目: 202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时代下青年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影响” (编号:202213984037Y)。

作者简介: 王天琦,女,汉族,新疆哈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新闻传播学;

田源,男,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徐正浩,男,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新媒体时代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我国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
大陆校园民谣歌词文本探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