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民间石刻的美学特征研究
2023-09-08骆天忍王莉莉邓忻吾杨孟涵
骆天忍 王莉莉 邓忻吾 杨孟涵
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石刻是民间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石刻艺术的发展受到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许多差异。在巴渝大地上,民间石刻非常多,其中最为夺目的莫过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拥有“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美誉的大足石刻主要流传于重庆大足区龙岗办事处、棠香办事处、宝顶镇、中敖镇、万古镇等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其种类、风格都有较大的变化;不同的审美追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体制,都会对石刻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石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也是艺术的历史,更是人类发展生动而真实的历史。在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比石刻艺术更加古老。历代有识之士、能工巧匠无不将石刻艺术展现得让人们喜闻乐见,历久弥新。巴渝地区的民间石刻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美学特征的集中体现。
一、巴渝地区现存的石刻资源分布特征
巴渝地区的石刻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大足石刻、潼南五硐复兴岩摩崖造像、合川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江津朝源观道教摩崖造像、永川陈食佛崖寺摩崖造像以及万州太白岩石刻群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足石刻,它是由聪慧的巴渝先民凿石攻璞,用锤錾蘸着汗水将辉煌写在崖壁上的民间石刻艺术。截至2017 年,巴渝地区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75处,其中5 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 处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66 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儒教,总计5 万多尊,铭文10 万多字。大足石刻历史悠久,雕刻精美,内涵丰富,形神皆备,是民间文化的艺术宫阙和典范。巴渝地区民间石刻中的大足石刻是9 世纪末至13 世纪中叶中国石窟艺术最壮丽的一页,也是我国石窟艺术晚期的代表作。始建于公元650 年,兴于公元9 世纪末至13 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五山”(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以其规模宏大、题材多样、内涵丰富、雕刻精美、保存完整而闻名于世。[1]它与早期石窟的不同在于其集佛、道、儒三教造像之大成。大量的实物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早期各代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变化和民间宗教信仰,表现出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欣赏价值,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的一面旗帜。
二、巴渝民间石刻的美学特征
(一)形式与工艺兼具之美
巴渝民间石刻中,以11 世纪至13 世纪中叶的南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道教造像雕刻精美,是这一时期中国最优秀的道教造像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雕像至今保存得非常完好,石篆山摩崖造像中还有尊崇中国儒学创始人孔子的造像,这在石窟艺术中也是罕见的。
巴渝民间石刻注重雕塑艺术本身的审美和形式规则,是从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演变的绝佳范例。[2]在选材方面,巴渝民间石刻题材大多数来源于典籍,但又不局限于典籍,具有极高的创造性与包容性。在美学与布局方面,集神秘、典雅、自然于一体,将宗教、艺术、自然与科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此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在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突破了一些原来宗教造像的旧程式,形成了神性人化、人神合一的新表现形式。在工艺方面,巴渝民间石刻通过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临摹一些难以表现的造型,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同时赋予不同人物造型不同的性格特征,力求生动活泼,妙笔生花,在造型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还强调善与恶、美与丑的强烈对比,所表现的内容既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能起到很大的社会教化作用,既有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文字,又有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总之,巴渝民间石刻的发展,为石窟艺术开创新形式提供了诸多条件,成为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且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石窟艺术典范,将形式与工艺完美地结合,形成了形式美与工艺美兼具的独特审美特征。同时,大足石刻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变化的转折点,有着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元素,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阳刚与阴柔并济之美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巴渝地区的石刻艺术显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实际设计中,它既具备美学理念,又忠实于其崇高的思想追求。巴渝地区的石刻艺术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人们生活的美好场景,通过精心的制作与设计,体现了艺术的审美精髓。巴渝民间石刻中对各种宗教意象的描绘,充满了人们对宗教和神话的想象与探索,彰显出一份意味深长的审美体验,在石刻的细节中体现出阳刚与阴柔的魅力。巴渝民间石刻的阳刚之美主要体现在佛教、道教、儒教中各种佛像的表现方面,在人物造像的刻画上,都强调了阳刚之气,以大胆的夸张手法呈现出令人敬畏的形象特征,完美体现了男性阳刚之美。巴渝民间石刻的阴柔之美主要体现在对观音形象的刻画方面,不仅散发着温柔、婉约的气质,而且在人物造像的刻画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身姿,在细节的刻画上更加注重装饰的搭配,完美地体现了阴柔之美。总之,巴渝民间石刻不仅保留了人物的艺术精髓,而且大胆、夸张地对细节进行了重塑,有些石刻创作中甚至出现了男性与女性形象相结合的作品,使得巴渝民间石刻呈现出阳刚与阴柔并济的美学特征。
(三)宗教的生活化与世俗化
佛教大约是从汉明帝时期的古印度开始传入中国的,受到数个朝代不同的审美影响,巴渝地区的石刻在造型方面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即佛教造像少了些许宗教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宗教的生活化与世俗化。宗教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必须具有普遍性、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由于佛教造像中生活化特征的出现,所以宗教题材的造像与雕刻工匠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观音造像不可避免地反映了雕刻工匠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观念,使得巴渝地区的观音造像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因此大足地区的观音造像是一种带有特殊情怀的雕塑作品,也是一种有感情的雕塑作品,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也是我们在探讨佛教造像审美特点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宗教的世俗化主要体现在,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巴渝地区的石刻造像逐渐经历了从神性到人性、“男观世音”到“女观世音”的转变过程。由于女性形象更符合人们对观音造像的心理需求,因此此时期的观音形象转变为具有母性慈爱之心的中国女神形象,而形象的转变也促使观音信仰在中国本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3]宋代,佛教造像与前代有很大不同,雕塑题材也与以往不同,这一时期的造像特征表现得更加写实与具体,同时表达了“人神合一”的思想,更偏向于民间的世俗化。总之,巴渝民间石刻艺术受各朝各代宗教文化变迁的影响,呈现出宗教的生活化与世俗化的美学特征。
三、巴渝民间石刻美学特征的成因
(一)宗教文化的交融演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宗教信仰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中国佛、道、儒三教传统文化的长期发展,经历了从“相克”到“相融”的转变,主要表现为道教和儒教借用原本属于佛教产物的石刻艺术为己用,出现了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错落有序、不分高下地矗立于同一石窟中的现象。这些石刻造像充分表明,从公元10 世纪至13 世纪,“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的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已经巩固;世俗信仰的出现使得三教的宗教界限日渐淡漠。[4]另一方面,巴渝民间石刻题材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民间信仰神灵与印度佛教神祇和早期道教神仙体系的相互融合,呈现出信仰多元化的趋势。[5]巴渝地区的民间石刻作为我国民间宗教信仰重大发展和变革的代表,为后世的宗教信仰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域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受地域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巴渝民间石刻呈现出雄伟壮丽的艺术风格,其中大足石刻中的各种佛像,是巴渝民间石刻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为巴渝地区石刻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巴渝地区便利的交通、频繁的文化交流、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浸染,奠定了巴渝民间石刻雄伟壮丽的早期“基因”。首先,崖壁之上巨大佛像的精湛工艺,为巴渝民间石刻的诞生植入了“艺术巨人”的基因。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巴渝民间石刻以其悠久的历史、浑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的人文信息而闻名于世。其次,受到佛教、道教、儒教三教文化与三教合流思想的影响,巴渝民间石刻显得有些神秘。最后,受蜀道文化中历代人文禅宗文化的影响,巴渝民间石刻增添了一些清禅文化的底蕴,使得巴渝民间石刻在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的同时,又流露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质。
(三)手工技艺的坚持和人文情感的注入
对手工技艺的坚持和人文情感的注入,使巴渝民间石刻呈现出“神识灵动”的美学特征。每一件石刻作品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符号,典雅质朴,充满手工的温暖。雕刻工匠一丝不苟的工艺孕育出“灵动”的艺术造型,体现出质朴而深刻的“精神”,进而引起观者的共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许多艺术创作愈发容易,机器雕刻让艺术品失去了手工雕刻的温度而变得冰冷。尹双喜先生认为,将自然材料转化为艺术创作的过程,既是解构的过程,又是重构的过程,解构代表的是手工艺,重构代表的是艺术的提升。[6]巴渝民间石刻造型的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当时的人文、雕刻工匠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巴渝民间石刻所处的位置都十分奇特,绝大多数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只有手工雕刻才能使石刻呈现出精美的肌理变化。同时,还可以及时调整石刻的造型和内容,使每件石刻作品都独一无二,这也成就了这些石刻作品的灵动与生气,也是巴渝民间石刻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的重要因素。
雕刻工匠的情感注入,为巴渝民间石刻赋予人的“神识”,使其包含“灵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灵,神也、巫也;灵本是楚方言中对跳舞降神的巫的专称,《楚辞·九歌》王逸注:“灵,巫也,楚人名巫为灵。”[7]连在一起则是“灵性”的意思。巴渝民间石刻工艺精湛,作品的灵性源自雕刻工匠精湛的手工雕刻和他们温暖的情感世界,石刻作品精神本质的表达则来自复杂的手工雕刻技艺。[8]雕刻工匠通过创作,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使得石刻作品充满了生命力,使它们超越了物质本身,促进了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精神联系和“心灵交流”。在这个境界中,雕刻者与观赏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共鸣,加深了观赏者对大足石刻内在美的理解。
四、结束语
巴渝民间石刻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巴渝民间石刻历经岁月的洗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兼得天地之精华、人间之灵气,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社会生活风貌、艺术特色。在题材选择、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等方面,既承宗教教义之神性,又融世俗之人性,具有相对独立的石窟艺术特征。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巴渝民间石刻所蕴含的审美意蕴,深入理解古代文化的内容,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