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牛羊繁殖力的技术研究
2023-09-08许艳华
许艳华
天津市宁河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1500
随着现代化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牛羊肉的市场需求也就随之不断加大。在现阶段的牛羊领域中,既要将养殖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又要对牛羊繁殖技术的充分利用高度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够为养殖效益的提升以及牛羊品种的改良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在牛羊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养殖措施的规范性,并优化利用提升牛羊繁殖能力的相关技术,从而促进我国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加强选育,选择繁殖能力较高的牛羊品种
牛羊的繁殖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直接影响,不同品种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牛羊繁殖性能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为了能够促进牛羊繁殖能力的有效提高,在对公牛、公羊以及母牛、母羊进行留种选择时,一定要注重其繁殖能力,只有繁殖能力较高的才可作种用。在实际选种时,需要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注重对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牛羊性成熟的早晚、发情排卵的具体情况、配种指数以及多胎品种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全面了解与掌握种牛、种羊的繁殖历史以及繁殖成绩等。
在对种公牛、种公羊进行选择时,需要将其近两代的繁殖力作为相应的参考依据,只有繁殖力较高的母牛、母羊后代才能够作为种牛、种羊进行相应培育。与此同时,还需要全方位的检查其生殖器官、生理状态以及精液品质与繁殖疾病等各个方面。这样选出的种公牛、种公羊不仅体质健壮、有着明显的雄性特征、睾丸发育较好,而且性欲较为旺盛、精液较多,品质更好,在配种后所生育出的幼牛、幼羊多数情况下不会带有遗传缺陷。而母牛、母羊的选择,需要对其性成熟、受胎能力以及发情排卵情况等多加注意,尤其是在选择母羊时,因为其通常都是多胎的,所以就需要选择排卵数比较多的,而且具有较强哺乳能力的,这样更有助于其繁殖能力的提升。
2 注重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
对于牛羊而言,营养水平的高低会对其繁殖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在营养丰富且均衡的物质基础上,才能够为牛羊的正常繁殖机能提供可靠保障。所以在饲养母牛、母羊时,一定要注重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比如,对于配种期的公、母牛羊,在饲养过程中要将营养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与改善,使其能够在配种前后获得更优质的饲养,这样不仅有利于公牛、公羊的精液品质提供保障,而且还能够促进母牛、母羊的排卵数以及受精卵数的增加,与此同时,还有助于确保其受胎率与胚胎存活率的大大提高。另外,对于怀孕后期母牛、母羊的饲养管理也要加强,这样有利于初生牛犊、羔羊的出生体重以及存活率的提高。
如果在饲养牛羊时,没有及时改善饲养条件,以至于牛羊的能量不足,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后备母牛、母羊的性成熟、初配年龄、产后发情等推迟,倘若能量不足情况比较严重,还会导致其不发情的情况发生。对于妊娠母牛、母羊而言,缺乏充足的能量,会引起早产、流产或者胎儿死亡等情况的发生。但是当能量过高后,就会导致母牛、母羊过于肥胖,使其卵巢周围沉积着大量的脂肪,这会对卵泡发育以及受精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对初情期的母牛、母羊进行饲养时,一定要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这样才能够使其性机能以及机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得以满足。如果蛋白质、维生素等不足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母畜的正常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如初情期以及产后发育的延迟、发情不明显、受胎率降低等。但是营养水平过高,又极有可能导致公牛、公羊性欲过旺,或母牛、母羊发情出现异常情况。所以一定要结合牛羊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均衡的营养,不能为牛羊提供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的饲料,使得牛羊每天所摄取的蛋白质能够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处于泌乳早期的母牛,每天所摄取的蛋白质大于19%,那么其产后的第一次发情则会延长,空怀天数则会增加,而受胎率也就会大大降低。另外,蛋白质摄入量在20%~23%时,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提高,使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降低,从而降低其子宫内的pH 值,同时会使血液中尿素水平增加,这样胚胎所处的子宫环境则会相对不佳,以至于胚胎的正常发育受到极大不良影响,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胚胎死亡或者是早期流产情况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注重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且在确保营养全价的基础上,保质保量的进行饲料供给,使得牛羊所食用的饲料不存在发霉变质、有毒的情况。
3 保证精液生产的优质性
牛羊饲养技术人员要想让母牛、母羊在受胎时得到一定程度上保障,就需要确保精液的优质性,不仅要注重种公牛、种公羊的外貌以及生理状态,而且要对其繁殖历史进行了解与考虑,并且要进一步检查其精液品质情况。特别是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公牛精液的品质,在检查时要更加严格全面,比如检查精液活力、密度、畸形率、受精率等各个方面,并且在人工授精时要对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掌握,始终都要规范化进行,这样才能为精液质量提供保障。
4 将发情鉴定工作做好,在适当的时候输精
要想确保牛羊繁殖质量,相关养殖技术人员就需要将相应的发情鉴定工作做好,对公牛、公羊的发情表现等进行认真、细致观察,以便于时间的合理确定。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母牛、母羊的卵子排出时间掌握好,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受孕率提供可靠保障。在对母牛、母羊的发情情况进行鉴定时,通常采用的鉴定检测方法为直肠法,也就是通过对卵泡的触摸来了解其发育情况,以此来判断母牛、母羊是不是正处于发情期。在鉴定母羊是否处于发情期时,可以采用试情法,并且观察其外部,这样基本上就能够判断出来,再以此为基础将人工授精措施做好。为了能够确保受精率与受胎率的提升,就需要使刚排出的卵子与刚获得的精子结合。在发情鉴定完成后,还需要详细记录母羊的发情周期、生育等繁殖情况。除此之外,一定要对输精位置掌握好,子宫体为母牛的输精位置,而子宫颈是母羊的输精位置。
5 注重早期妊娠检查,避免出现空怀情况
牛羊养殖技术人员要及时为母牛、母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以助于能够对其是否妊娠进行及早确定,当母牛、母羊配种后的20 d 左右,就需要对其进行妊娠检查。倘若发现其未妊娠,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检查,以找出未受胎的具体原因,然后结合检查结果,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复配,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怀时间。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母牛、母羊已经妊娠,就需要将防流保胎工作进一步加强。
6 不断优化并提高配种技术,将防流保胎工作做到位
牛羊养殖人员要对公牛与母牛、公羊与母羊的发情重叠期进行综合分析,以助于将交配时间把握好,从而能够一次就将交配完成。通常情况下,母羊的发情时间会持续20 d 左右,可持续发情20 ~28 h,不能确定排卵时间;母牛的排卵时间通常是在交配之后的4 ~16 h。所以养殖人员一定要对配种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将配种时机抓住,防止输精时间过早或过晚,以防止精子或卵子衰老。因此,在此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配种成功率的提升,就需要借助现代化先进的配种技术。不管配种方法选择的是哪种都要与配种技术的相关标准要求相符合,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将试情工作做到位,防止漏配情况的发生。将配种工作完成后,就需要为母牛、母羊适当的补充营养,结合母牛、母羊的实际营养需求情况对饲料进行适当调整,一定不能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在母牛、母羊入圈或出圈时要进行拦挡,避免因为拥挤而导致机械性流产的发生,更不能随意对其鞭打驱赶。另外,还需要将牛羊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倘若母牛、母羊在怀孕期间患上疾病,那么在为其治疗时,一定不能使用子宫收缩剂或者利尿剂以及其他烈性药物,防止由于用药不合理而出现流产情况。除此之外,需要将牛圈、羊圈的环境管理工作做好,每天定期进行卫生清理以及消毒处理工作,使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都能够及时有效的被消除,防止由于这些细菌造成胚胎死亡情况的发生。
7 重视起繁殖新技术的合理利用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的日益发展与进步,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牛羊的繁殖能力,就可以在牛羊的繁殖生理原理基础上,充分的利用多种繁殖新技术,如同期发情、冷冻精液技术以及超速排卵技术与胚胎移植技术等,这样有利于促进育种工作质量的大大提升。与此同时,为了能够促进母牛、母羊的排卵发情,还可以使用激素以及生物学处理等。通过这些繁殖新技术的优化利用,更有助于牛、羊的繁殖以及育种工作的加快,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牛羊繁殖能力的极大提高。
8 小结
综上所述,牛羊繁殖力主要指的是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牛羊生育繁殖后代的能力。公牛和母牛、公羊和母羊自身的生理状况、养殖环境、营养供给、繁殖方法以及繁殖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牛羊的繁殖能力。对于牛羊养殖户而言,牛羊的繁殖力即为生产力,这会对其生产水平的高低以及发展等带来直接影响。因此,牛羊养殖技术人员一定要注重牛羊繁殖管理工作,并学习和把握好牛羊繁殖相关技术,将养殖管理进一步加强,从而更有助于促进牛羊繁殖能力的提升,为牛羊养殖效益的提升提供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