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基层养猪常见猪疾病治疗方法应用探究

2023-09-08李景芳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猪病猪群养殖户

李景芳

磐石市吉昌镇综合服务中心畜牧服务站,吉林磐石 132316

对于基层养猪而言,掌握猪疾病预防和治疗相关的全部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之一。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难以及早预防疾病,最终导致了猪类疾病的暴发。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受到了大量猪疾病的冲击,这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 基层养猪中常见的猪疾病

影响猪的疾病包括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病。当猪感染疾病时,会增加猪的死亡率,导致养殖户的重大经济损失,为防止猪患病,养殖户应采取良好的预防措施,如饲养、消毒和免疫,并对病猪的具体症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猪的发病率,既保护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又保护人类健康。因此,基层养殖户特别注重预防和治疗猪疾病。有必要对猪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

1.1 猪支原体性肺炎

猪患的支原体性肺炎疾病,俗称猪气喘病,会对猪的呼吸道造成不良影响,并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病猪通常呈慢性经过,在生长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死亡率。该疾病的主要表现为猪只持续遭受咳嗽和哮喘的折磨。猪胸腔是病原体的主要发生地,其对肺部器官的不良影响可能导致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生。该种病症属于慢性过程,在患病后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猪萎缩性鼻炎

该疾病源于猪体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侵害,是一种影响呼吸系统的疾病。由于受到多杀性的巴氏杆菌病的侵害,猪的呼吸道出现了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鼻炎和鼻甲骨的萎缩。该病属于急性或者亚急性病症,通常呈地方性流行,具有传染性强和发病率高的特点。仔猪出生后5 个月属于传染病的高发期。仔猪罹患疾病时,其症状不仅限于呼吸道,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面容扭曲,影响呼吸道等生理功能,同时免疫系统也会随之逐渐下降。

1.3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包括血性链球菌病和淋巴结脓肿,是一种高度危险的疾病,可在人与猪之间进行相互传播,其中以血痢最为常见。三种主要类型包括败血型、脑膜炎类型以及淋巴结脓肿类型,其中最容易发生于猪身上的就是败血型和脑膜炎型。猪罹患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败血症以及关节炎等症状;猪患病之后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死亡,所以需要对其加强防治工作。败血症、脑膜炎和心脏内膜炎是疾病的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治疗或出现严重情况,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1.4 猪乙型脑炎

由于该疾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因此在夏季蚊子流行期间,其发病率显著增加。该病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当怀孕的母猪罹患该疾病时,其自然流产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流产时仔猪通常都比较小,胎儿在经历流产后,可能会呈现出木乃伊胎,而有些情况下则可能会出现全身水肿,当然也有一些仔猪能够正常发育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即便是初生的幼猪,其体重和疾病状态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1.5 猪蓝耳病

该疾病具有高度的潜伏期,一旦感染易感猪群,其潜伏期可长达3 ~37 d。该病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等症状。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容易受到病毒株、免疫状态和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猪病常见诱因

2.1 饲养环境差

在实际的猪舍养殖过程中,大多数基层养殖户未能充分履行猪舍的卫生和消毒职责。很多地方由于没有进行有效地清理,导致猪只生活环境比较脏,甚至有些猪只的粪便中带有大量细菌,这些微生物极易对猪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未实施任何疫苗接种措施

在基层农村,猪的饲养通常采用散养方式,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加了疫苗接种的复杂度。有很多农户认为,只要把仔猪和育肥猪全部注射上疫苗就行了,而没有重视防疫措施,这对生猪疫病预防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出于成本降低的考虑,基层养殖户未对猪进行疫苗接种,而忽视了其遭受传染性疾病感染的事实,这反而给经济带来了更大的损失。

2.3 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缺乏严谨性

由于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和经验,以及不够科学的养殖方法和对猪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的威胁。一旦猪染上疾病,若未寻得合适的兽医进行治疗,而过度依赖药物,则可能加剧病情,导致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不利于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 几种常见猪病的预防措施

3.1 营养供给

猪饲料的饲喂应当遵循季节性的规律,因为季节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成分组合,因此饲料的配比也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在日常管理中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猪能够吃得饱。此外,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霉菌素吸附剂,可有效降低猪对黄曲霉等霉菌的摄入量,从而促进其健康生长。

3.2 消毒

对于猪圈的消毒和清洁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数量进行,而不能随意进行。通常情况下,对猪圈进行每周一次的消毒和清洁是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其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细菌感染猪身上而造成死亡,同时还可以保证圈舍内环境干净卫生。

3.3 免疫接种

在基层农村养猪过程中,应根据仔猪的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但必须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以确保仔猪得到充分的免疫保护。在猪群中注射疫苗不仅能够起到预防作用,还能提高生猪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概率。在猪群发生疫病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状况以及防疫工作经验选择适合本地使用的疫苗种类,从而确保能够提高免疫抗体水平,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4 养猪过程中几种常见猪病的治疗措施

4.1 治疗肺炎支原体性疾病的方案

在治疗这种猪病时,需要特别关注疫苗注射的方式,通常会将疫苗注射于猪的胸口,但是这种病毒可能会导致免疫失败,因此需要与药物和疫苗协同使用。治疗方法可采用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四环素和螺旋霉素等药物可用于治疗该疾病。

4.2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症状

首要之务在于进行免疫接种。对于怀孕后期的猪群,要定期用抗菌药物治疗乳房炎。成年母猪和后备母猪在产前8 周肌肉注射支气管败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疫苗,并在6 周后安排重新接种。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及抗菌药类。其次,药物预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措施。可以从饲料中获取的药品主要包括土霉素、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等。

4.3 乙型脑炎

为了确保疫苗免疫效果,最好能保证猪群连续多次地同时接受两次以上的疫苗免疫抗体监测,这样才能提高整体免疫力。公猪和仔猪在配种前的6 ~7 月龄开始接种活猪乙型脑炎疫苗,在前4 周和前1 周各接种一次,这一点非常重要。按照瓶签上所标明的头份,每只头份应添加1 mL 专用稀释液至充分溶解后再注射1 mL 到每只猪肌肉中。

4.4 蓝耳疾病

每日进行两次注射,分别为全效毒霸2 mL、柴胡10 mL 和恩诺沙星10 mL,剂量为50 kg 体重。该产品具有降温作用,仅适用于体温高于41.5 ℃的猪群,如果出现无效或反弹现象应更换药物治疗。对于仔猪和怀孕母猪,在发病初期使用,可以使体温恢复正常,但必须间隔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有效效果,且疗程长,费用高;其次,以复方花青素5 g、阿司匹林1 g 以及牛磺酸5 g/500 mL 为基础,加入适量水进行口服,每日服用2 次。

4.5 猪链球菌病

对于该疾病而言,单一药物的长期使用是不可取的,因此需要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以避免出现耐药性。在治疗期间应及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类药物。在饲料中添加四环素125 g/t 或金霉素400 g/t 以及恩诺沙星200 g/t,经过一周的连续使用,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应定期更换饲料中的药物,避免在猪舍内长时间饲养。

5 结语

现实生活中,猪的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如果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会造成大量的猪死亡。由于基层养猪业条件有限,养猪户的普遍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还不够高,导致猪病发病率上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猪死亡,给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对于那些患有疾病的猪,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同时,要加强对各种猪病的监测和预防,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洗和消毒,尽可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猜你喜欢

猪病猪群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