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3-09-08徐倩
徐 倩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四平 136000)
5E教学模式最早是应用于西方教学体系之中,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相对较晚,但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5E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不仅为新课改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选择。5E 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个环节,将课堂交给学生,利用学生主动的思考与探究,完成课堂任务。大单元教学是以地理学科的一个大概念为主线,通过确定概念、设计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情景、展开评价等环节展开教学活动,其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持续性与5E 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其二者的核心环节指向性对于深度学习和高中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将其二者融合不仅仅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旨在通过学生深度参与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因此将5E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和独特意义[1]。
1 5E 教学模式的基本概述
1.1 5E 教学模式的含义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著名物理学家Robert Karplus 在进行“科学课程改进研究”中开发出一套SCIS 课程体系,随后又提出了“学习环教学模式”。1989 年,美国生物学科课程研究在学习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5E教学模式,该模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主要由5 个环节构成,即引入(Engage)、探究(Expore)、解释(Explain)、迁移(Elaborate)、评价(Evaluate)。因5 个教学环节的英文首字母均为“E”,故被称为“5E”教学模式。
1.2 5E 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参与环节也被称为引入环节,是5E 教学模式中的起始,该环节需要建立在新旧知识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探究环节;探究环节是5E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针对引入环节形成的疑难情境,学生根据具体的课程要求,通过实验、调查、推理、讨论等方式对某一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2];解释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呈现,帮助学生解疑答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然后教师在运用地理术语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梳理。迁移环节主要是学生认知进行迁移的过程,通过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实现知识的外延;而评价环节是5E教学模式的最终环节,同时也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主要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并测评教师教学的效果。
2 5E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2.1 教师对5E 教学模式的内涵把握不准确
5E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因许多教师获取新资源的渠道有限,导致其对5E 教学的认知非常浅薄[3]。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师的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对于5E教学模式的认知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5E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够深刻。如部分教师表示自己只是在教学研讨会中听说过5E教学模式,不知道如何运用这种模式开展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甚至有部分教师没有听说过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地理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片面地认为5E教学仅适用于自然地理单元的教学,在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不大。由此可见,教师对5E 教学模式的内涵了解不透彻,对该模式的使用范围理解存在局限性,这也直接影响了5E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2.2 教师应用5E 教学的能力不足
5E教学渗透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该模式中的5 个环节都与地理大单元教学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但通过对高中阶段5E 教学模式与大单元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对5E 教学模式的应用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并且各教学环节间缺乏良好的衔接,使得地理课堂教学中各单元之间的联系相对零散。同时,由于高中地理教师对于5E 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刻,依旧采用非常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以5E教学模式中的“探究环节”为辅助,片面地认为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仅仅涉及5E教学模式中的个别环节,有部分环节并未在实际教学中有所体现,有的教师对于5E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使用过于形式化和片面化,任务与环节的衔接和融合只停留于表面。然而实际上,5E 教学模式渗透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该模式中的5个环节都与地理大单元教学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对5E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力不足,未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从而使得高中地理各单元之间的教学内容衔接性不强,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2.3 教师应用5E 教学的频率低
从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的层面分析,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用5E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活动的频率相对较低,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时长限制了5E教学模式的应用,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紧张,而5E教学模式中的五个环节很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教学中主要引入该模式中的“探究环节”,忽视了其他环节,尤其是“评价环节”在地理大单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其次,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应用不够充分,对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力度不足;最后,教师受升学方面的压力影响较大。高中地理是高考中的重要学科,并且教师在日常的教务工作中压力较大,因此不愿意在5E 教学模式应用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 5E 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积极引入、引发兴趣
引入环节作为5E 教学模式中的首要环节之一,在开展高中地理大单元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结合当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结合自身经验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与自身认知之间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在地理大单元知识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有生活经验并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素材之中,并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作,如电子白板、音视频播放软件等形式,根据学生的认知兴趣度有效地导入新的知识点,对于大单元的大概念和每个学习任务切入和过渡的可操作性极强,从而推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3.2 合作探究、激发活力
探究环节是5E 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对高中地理大单元知识学习形成独特见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了提升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有效地渗透合作探究活动,从而促进深度学习的效度和高效课堂的构建,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分析与合作探讨等形式,对地理知识和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探究,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点的了解与认识。然而,由于高中地理大单元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并且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重点关注学生的探究进程和速度。如探究活动难度较小或学生实践经验很强时,教师应当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探究能力;而针对一些相对较难的探究活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目标,并指导其正确的探究方法,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3.3 科学解释、查缺补漏
解释环节是5E 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表达自身观点对地理问题进行解释以及教师发挥课堂引导作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开展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解释。一方面,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学生根据探究环节暴露的漏洞与所获经验,自由讨论探究结果[4]。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在地理大单元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当认真发现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观念以及遗漏的部分,并帮助其进行纠正和补充,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解方式和辩证思维模式。
3.4 合理迁移、巩固提升
迁移环节是开展5E 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障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整体成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仅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引出新的问题情境,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自身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延伸。同时,教师还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在解释环节中学到的地理学科专业术语对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此外,高中地理大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教师需要及时运用知识迁移的特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其形成对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认知。
3.5 全面评价、培育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停留在课后测评方面,并且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结果方面的评价,而5E 教学模式中的评价环节注重对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整体评价,贯穿地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评价工作:一方面,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运用课堂提问、笔试测验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在5E教学模式中的评价环节,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也需要对自身教学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高中地理大单元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加快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5E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愈加明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和习惯,以此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效建立、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5],还可以提升课堂效率与效果,以达到对学生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及各种地理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教师获取地理学科相关教育教学资源的渠道相对较少,学校缺乏良好的5E 教学模式学习交流平台,也导致高中地理教师对5E 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同时,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且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也使得5E 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需要提升自身主动接受地理教育资源的意识,强化在5E 教学模式方面的学习能力;学校应定期开展同学科、跨学科领域的教学研讨交流会,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提倡的“弱化学科分离”的理念,从而提升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推动新课改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