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赋能棒垒球人才培养的机制与路径
2023-09-08蒋子贤
王 俊,蒋子贤
(1.仪征市实验中学 江苏 扬州 214499;2.仪征市实验小学 江苏 扬州 211400)
1 棒垒球人才培养现状与名师工作室平台的职能
1.1 棒垒球人才培养现状
师资力量培养、校本课程研发和多级联赛开展,共同搭建起棒垒球人才培养的平台。棒垒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手套和护具,场上还需摆放垒包,这些都是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不具备的。与其他项目相比,开展棒垒球项目的学校仍较少,将棒垒球引入课堂教学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棒垒球项目的参与人数制约着棒垒球人才的培养,是棒垒球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软式棒垒球校本课程,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逐渐显现。现阶段全国各地还没有全面举办软式棒垒球区县、市和省级联赛,师资力量和校本课程研发仍要进一步开展。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将棒垒球运动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使其具备完善的运动开展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棒垒球人才。
1.2 名师工作室平台的职能
名师工作室具有组织教学、研究和培训的职能,是全方位的教研共同体[1]。以扬州市名师工作室发展为例,2019年成立扬州市棒垒球名师工作室。2020 年12 月,扬州市名师工作室开展棒垒球教练员培训班,进行了棒垒球发展历程、基本规则和专项技术训练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培训学员更好地组织日常教学和训练工作。扬州市棒垒球名师工作室为了能够开展高质量的教练员培训,聘请国家青年女子垒球队主教练黄维刚为指导专家,将国家队的训练方法和技战术要求带到了一线体育教师的身边,为体育教师提供高水平的学习平台。扬州市棒垒球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为棒垒球人才培养带来极大的便利。实践表明,棒垒球名师工作室可更好地组织棒垒球项目的研讨教学和技战术学习,是一个便于体育教师接触棒垒球运动的平台。
2 名师工作室赋能棒垒球人才培养的机制
2.1 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
名师工作室建设是一个周期性过程,需开展丰富的活动,才能在工作室建设期满时通过考核。名师工作室的计划安排具体到每个月,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每场活动都需要精心安排,活动一经发布便动员全体成员参加,要尽可能扩大活动的辐射范围。工作室成员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更多的体育教师学习棒垒球,培养其成为推广棒垒球运动的优质师资。名师工作室在组织活动时精心选择活动地点是获得更好效果的基础。如开展棒垒球专项训练主题活动时,选择有基础的棒垒球特色学校。开展棒垒球传接球教学研讨时,选择没有基础的学校。学生在活动开展期间接触到棒垒球,体验到棒垒球运动的乐趣,便是一次很好的推广。此外,活动期间的材料收集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保留活动素材作为工作室宣传所需,同时留档以备考核之用。工作室活动宣传得当,关注度随之升高,影响范围便会更广。
2.2 增强工作室成员棒垒球技战术
棒垒球运动与其他项目相比,参与人数仍较少,真正懂得技战术的群体也偏少,其技战术的普及工作仍要继续开展。棒垒球名师工作室成员以一线体育教师为主,其有着丰富的训练和上课经验,且大都学习过多种运动技能,对棒垒球技战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应增强棒垒球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项运动技能学习力度,制订工作室成员专项运动技能考核办法,使工作室成员通过系列培训和实际参与,个个会打棒垒球,而且打得精。工作室成员除有技术外,同时懂战术懂规则,能依据规则随机应变。这些都需要工作室成员系统地学习棒垒球技战术,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学习成果。工作室成员接触更为全面的棒垒球技战术,日后开展训练工作时才能做到科学有效,设计出高效的训练内容,以此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训练和上课效果。
2.3 增加工作室成员的交流频率
名师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工作学习的平台,还应成为交流密切的学术团体,定期组织教学设计、文献查阅和读书心得汇报。开展主题研讨时,将工作室成员的听课收获和读书心得发布在名师工作室的公众号上,并分享到相关工作群,以此激励工作室成员撰写听课收获和读书笔记的积极性。本文研究认为棒垒球人才应掌握棒垒球基本技战术,懂得比赛规则,且具备一定的教学和带队能力。打交流赛是提升棒垒球竞技水平的有效办法,工作室成员间多交流,分享训练和上课经验,能够快速提高业务水平。在交流过程中除相互学习和训练外,成员之间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开展教学和训练时相互帮助。名师工作室应积极为成员创造交流的条件,帮成员学习到更多棒垒球相关教学形式和带队经验,以此加速棒垒球人才培养和运动推广的进程。
3 名师工作室赋能棒垒球人才培养的路径
3.1 棒垒球主题研讨活动
名师工作室组织棒垒球主题研讨活动,给工作室成员展示的机会。通过新成员亮相课、骨干示范课和名师观摩课,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2]。名师工作室还可以邀请资深教师和专业队教练担任授课教师,为工作室成员提供接触棒垒球领域内最前沿理念的机会,和专家直接对话,了解领域内最新动态[3]。制订活动计划时应考虑开展的时间、地点,可大致了解一下工作室指导教师的时间安排,避免发生多位指导教师同时外出的情况。活动主题来源于现阶段的棒垒球推广进程。地区之间棒垒球的普及程度是不一样的,应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主题研讨活动。活动主题还可以按照备赛周期训练的特点,如临近比赛时进行战术类研讨。名师工作室的活动通知须加盖名师工作室印章,使其成为一份正式的文件。
3.2 棒垒球教学计划评比
教学计划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教学计划是好课的一半。通过棒垒球教学计划评比,激励工作室成员做好教学计划,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颁布后,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5]。除进行教学计划一、二等奖评比外,参加评比的教师还可以获得本次评比的教学计划集。工作室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学习,提升棒垒球教学设计的能力。通过多次的棒垒球教学计划评比,将往期的优秀教学计划汇集成册,并定期更新。棒垒球教学计划册内容全面,教师可以借鉴学习其中的教学手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3 棒垒球专题论文评比
撰写棒垒球学术论文需要对该领域深入研究,查阅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做新的研究。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学术论文写作经历的教师对开设课程意义的认知有着显著区别,有写作经历的教师感受到了研究的重要性。此外,读写论文对教师或教练员的科研工作同样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根据学者的研究结果,撰写论文对诸多领域的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邀请该领域专家对投稿的论文进行评选,选出优秀论文,组织优秀论文作者做口头汇报,汇报可以是线下形式,也可以是线上。工作室对投稿的论文进行评价,并反馈给作者,以此提高作者撰写论文的能力。工作室对投稿论文进行排版,打印后胶装成册,参加评比的教师均可获得。教师在相互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对棒垒球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4 名师工作室赋能棒垒球人才培养的建议
4.1 工作室成员分布在各年龄层
名师工作室在确定成员时,可将年龄作为进入工作室的指标之一。年龄指标划分为三段,分别为45 周岁以上,30~45 周岁,30 周岁以下,人数比定为2∶2∶3。年龄段划分不低于三个,其中30 周岁以下占比要最大。保证工作室中有资深老教师,也有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一大批有担当的年轻教师。当工作室建设期满,确认新一批成员时,新成员占比不低于30%。工作室保留大部分成员,这部分成员拥有工作室上个建设周期的经验,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同时增加新成员有利于棒垒球人才的培养。
4.2 工作室成员分布在各学校
工作室成员尽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同时考虑到城乡区域分布。城乡学校具体比例以当地学校总数和规模为准,涵盖多所大规模学校。工作室成员分布范围大小,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工作室影响力的大小。工作室成员分布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棒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成员分布范围广除扩大工作室活动影响力外,还能使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棒垒球运动。参与棒垒球运动的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足,这项运动才能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中。优秀的棒垒球运动员很多,难的是如何去发现。因此工作室成员要分布在各个学校,在运动普及与推广过程中发现苗子。
4.3 工作室成员分组打交流赛
工作室成员打交流赛,既是团建,也是对技战术的检验。棒垒球运动是一个集体性的球类项目,作为带队教练应懂得如何团结队友,增强队伍的战斗力。比赛中,观众与运动员的视角和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每场交流赛后,名师工作室组织成员复盘比赛过程,请资深教练员分析比赛,并针对比赛场上情况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工作室成员通过上场打比赛,积累比赛经验,不断总结和反思比赛技战术的应用,能对棒垒球运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今后带队训练和比赛时,遇到突发状况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
4.4 尝试做棒垒球课题研究
鼓励工作室成员做课题研究,尤其是实验类研究。工作室成员在完成前、中、后期数据测量时,借助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一连串数据中潜在的因果关系。实验类研究需要做大量的数据采集与整理工作,难度较大,但能够促使工作室成员的研究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本文提出工作室成员做课题研究,其目的是提高工作室成员实践应用能力。帮助工作室成员学会将实验数据的反馈结果应用到实践中,提升棒垒球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做实验研究也是对现阶段教学成果的检验,通过实验发现不足的部分,以实验促教学。
5 结语
棒垒球人才的培养是响应国家体育发展规划,服务于棒垒球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提高。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棒垒球运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于棒垒球人才培养,分析其培养机制这一步是为了设计出更合理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名师工作室平台进行棒垒球人才培养,将优质棒垒球资源带至工作室成员身边,是更加便捷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解决了棒垒球项目教练员后期学习提高与职业发展的问题。依托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普及与发展棒垒球项目,培养出更多的棒垒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