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警察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2023-09-08李文瑶
李文瑶
(新疆警察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在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背景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所具有的特点、思维方法以及价值理念,对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梳理,将其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因此,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既要遵循思政育人的规律,又要结合课程特点,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不断把价值观引导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完善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模式。
1 警察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警察体育教育是公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战技能和培养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开展警察体育教育,要坚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深入探索改革警察体育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通过警察体育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1],紧扣时代步伐,紧贴公安工作实际,深入挖掘警察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建设完善思政育人体系,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方针作为思政工作的总目标,突出“政治建校”“政治建警”,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培育学生的全面政治忠诚,使警察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为培养政治合格的高素质公安应用型人才助力。
警察体育是提高公安院校学生体能素质和实战技能的重要教育载体,也是练思想、练作风、练品质的教育过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学校的体育发展,要把增强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掌握实战技能作为警察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挖掘警察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体育素质提升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多元育人功能,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融合,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的特征分析
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作为公安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既有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相同之处,又存在显著不同的差异性。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在公安院校较为特殊的育人环境中开展的,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公安教育特色,其过程必须遵循公安院校的办学规律。
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必须充分展现出鲜明的政治性、职业性以及实战性等公安教育特点,以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重要目标,以铸牢忠诚警魂为核心,坚持“政治建校、政治建警”这一始终要坚持的办学思路,必须将警察的职业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彰显警察的职业特色。从体育育人的角度,要重视体育精神的诠释,在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的基础目的上向学生传递和灌输体育精神中的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和自我超越等正能量概念,不断强化警察体育课程的重要地位,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锤炼。面向实战、服务实战、融入实战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目标导向,从警察体育训练实战化的角度出发,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重把警察体育实战化要求、战斗力标准贯穿于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始终。
3 课程思政视域下警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警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需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不断提升警察体育教师队伍“主力军”的能力,改革创新警察体育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发挥好警察体育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3],从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教学模式创新、校本教材建设、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案例建设、完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机制等多个方面着手,对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和教学改革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找准在体育强国建设发展中的目标定位,结合院校和课程教学特点,探讨“课程思政”教育与警察体育教学相融合的具体路径,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4]。
3.1 明确警察体育课程定位,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备过硬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警察后备力量。要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既涵盖了体育教育的核心要义,又明确了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思政”工作的目标方向。“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在于发挥警察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塑造,“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于发挥警察体育对学生的精神打磨。在德育目标方面,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育警铸魂的重要抓手,突出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意志,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在知识能力目标方面,从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外延着手,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运动科学常识以及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为今后长久服务公安工作打好基础。
当前,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方针作为思政教育的总目标,充分突出“政治建警”这一公安院校特色育人模式。根据警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各教学环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比如在警察体育基础理论环节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认识到强健的身体素质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培养学生将警察体育训练与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树立学生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在训练原则方面,通过按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素质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增强学生适应各种执法环境的能力,把公平竞争、规则意识等融入学生日常训练中。在开展器械训练的过程中,比如开展攀登、障碍科目,将各种实战技能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自我超越的体育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吃苦耐力、勇攀高峰、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将以上思政元素融入警察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不断激励学生时刻带着使命去学习训练。
3.2 提升警察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教师是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不断加强警察体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牢固树立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理念,不断强化警察体育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通过开展教师教学培训、现场教学观摩、教学技能竞赛、典型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引领教师按照“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能力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的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在加强教师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方面[5],要充分发挥学校警察体育课程相关教研室以及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定期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思政课教师与警察体育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等活动,不断加强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使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书育人能力和科研水平有新的提高。
3.3 推动警察体育教学模式创新
课堂教学是警察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主渠道”,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断提升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推动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要坚持“教、学、练、战、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既是对传统公安教育总结提升的结果,又是解决当前公安教育工作中“专业与职业”“知识与能力”等现实问题的支点,融合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素质教育和“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力培养,要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模拟实战的练、公安一线工作的战、理论总结提升的研结合起来[6],实现以教学促学习、以学习促训练、以训练促实战、以教科研成果反哺训练实践,将该模式贯穿警察体育教学全过程,促使学生的职业信念、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在公安工作中得到融合,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公安后备力量所需要的过硬本领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最终目标是培养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具备实战能力且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要注重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围绕课程思政目标,与公安一线实战单位和相关领域专家共建课程,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注重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锻炼之间的衔接性,充分挖掘校外专业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好课内与课外的衔接,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打造校内校外共建共享的思政育人格局。同时,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网上互动、实践教学等方式,把价值引领融入警察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入探究教与学的实践方式,改革并优化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总结“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3.4 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校本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是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开展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材建设,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教材建设过程,通过对课程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阐释和延伸,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7],尤其要发掘体育中的顽强拼搏、自我超越、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等与公安工作高度结合的元素,将知识传授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厚植理论基础,为培养公安后备力量注入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的职业意识。
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校本教材建设,要在育人理念、内容选材、体系编排、呈现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在现有课程参考教材的基础上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等国家级优秀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进考试,同时要将当前运动科学领域中训练理论与实践相关教材内容纳入校本教材建设,结合公安全警实战大练兵等优秀活动资源,将警察体育课程校本教材建设成为高度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材。
3.5 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警察体育课程打造成充满德育元素、发挥思政功能、具有示范效应的课程。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等合力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充分挖掘警察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8],使警察体育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警察体育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应因课制宜,积极探索和改革警察体育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和新教案,确立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警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实现思政教育与警察体育课程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通过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活动等多方面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运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推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建设充满德育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警察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
3.6 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建设
案例教学作为警察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活动,要把落实课程思政育人作为警察体育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警察体育案例教学的基本规律,明确育人理念和能力培养,在案例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有效掌握警察体育运动技能,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认识案例背后的思想价值。警察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要明确案例选用的意义和案例所反映的课程思政元素,案例描述包括教学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设计方案,案例教学要及时总结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案例反思,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警察体育课程中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
3.7 完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机制,夯实警察体育思政育人基础
坚持把课外体育活动与警察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渠道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为切实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构建警察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各项竞赛为一体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在基本的警察体育课程以外,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警察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和警体类竞赛作为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人人有项目、月月有赛事”的学校体育竞赛机制,营造全员运动的体育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激发学生在竞赛中体会拼搏奋进的精神内涵。
4 结语
作为公安院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公安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警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育人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将课程思政理念与警察体育教学相融合,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体能素质和实战技能的协同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掌握实战技能,培养奋斗精神,为培养合格的忠诚卫士,打下过硬的综合素质基础,打牢学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努力为公安机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