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

2023-09-08刘月田磊毛爽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教练员领导运动员

刘月 田磊 毛爽

(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9;2.江苏理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州 213163)

随着现代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排球爱好者数量不断增加,排球商业化运作模式逐渐成熟,社会对排球的观赏性和竞技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减缓疲劳的产生一直是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1]。运动中的疲劳包含运动性生理疲劳和运动性心理疲劳两个互相影响的过程[2]。区别于生理疲劳,运动员、教练员应该竭力避免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象出现,因为它不论是对运动员的训练,还是对比赛的影响都是负面的[3]。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参与活动的行为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在能力,引导其充分认识主体需要、动机目标和环境信息,驱动个体采取自由性行动选择[4]。同时,有研究指出教练员未能及时提供帮助以及冷漠无情的行为均可引起运动员心理疲劳[5],且教练员自主支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具有抑制作用[6]。

前人的研究大多致力于探索教练员领导行为引起运动员内在动机和外部行为倾向,Chelladurai的教练员领导行为模型认为,当教练员执教方式呈现一致时,能提高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和运动绩效[7]。相关研究指出,基本心理需要不仅与心理疲劳及各维度之间显著负相关,且对其还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6],教练员不恰当的领导方式会使运动员呈现低满意感水平,导致其消极应对训练及比赛,进而引发心理疲劳甚至心力衰竭,损害其心理健康,降低训练比赛成绩[8]。基于此,该研究提出假设:基本心理需要在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未作答和作答倾向明显的问卷12 份,回收有效问卷288 份。调研中,男性112人(39%)、女性176人(61%)、运动健将2名(1%);一级运动员82 名(28%)、二级运动员119 名(41%)、无等级运动员85 名(30%);平均年龄15.7 岁,平均受训年限5.03年。

1.2 测量工具

1.2.1 教练员领导行为

该研究采用经国内学者蔡端伟修订的教练员领导行为量表[9],共5个维度31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表明行为的水平越高。内部信效度良好(Cranach's α=0.92)。

1.2.2 基本心理需要量表

该研究采用经国内学者蔡端伟[10]修订的总量表,共3 个维度。采用5 点计分法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表明基本心理需要的水平越高。该研究中,总量表内部信效度良好(Cranach's α=0.91)。

1.2.3 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

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由Raedeke 等人[11]编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Cranach's α=0.88)。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和AMOS 20.0软件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构建SEM路径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该研究假设的三因子模型优于单因子模型,具有可接受的模型拟合度。结果显示,三因子(χ2/df=1.646,RMSEA=0.062,NFI=0.912,CFI=0.913,IFI=0.964,TLI=0.956,GFI=0.986,AGFI=0.947)优于单因子模型(χ2/df=3.744,RMSEA=0.151,NFI=0.895,CFI=0.766,IFI=0.777,TLI=0.778,GFI=0.742,AGFI=0.843)。

2.2 变量间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教练员积极反馈行为、民主行为、社会支持行为以及训练指导行为与基本心理需要显著正相关,与专制行为和运动员心理疲劳呈负相关,而专制行为与心理疲劳显著正相关。

2.3 结构关系相应参数及中介作用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三者关系及教练员效能在情绪智力和领导行为的中介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β(标准化)来验证假设:教练员领导行为可以正向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基本心理需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有着预测作用;教练员领导行为可以直接负向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教练员领导行为可以正向影响基本心理需要(β=0.65,t=8.134,P<0.001),基本心理需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有着预测作用(β=-0.579,t=-6.225,P<0.001),教练员领导行为可以直接负向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β=-0.264,t=-2.889,P<0.005)。

通过AMOS 各变量间的效应数据显示,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效应量为-0.26,占41%;教练员领导行为—基本心理需要—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效应量是-0.38,占59%;教练员领导行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总效应值为-0.64。

3 讨论

3.1 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

在总效应检验分析中,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不同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教练员除专制行为以外的行为都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教练员领导行为可直接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也可从另一条路径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影响。与郭正茂等人[6]研究结果一致,各变量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可通过中介变量基本心理需要间接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影响。

在运动实践中,教练员是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最直接领导者,有效的指导行为有助于提升自身有效性,是增强运动员的信服力,提升运动技能水平最直接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12],教练员领导行为可以对运动员产生激励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运动员对于教练员的训练指导行为最为敏感[13],教练员依据丰富的执教经验,科学有效地指导与挖掘运动员训练、参赛行为及运动潜能,是降低其心理疲劳的重要保障。同时,训练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对提升运动员信服力与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社会支持和积极反馈行为可提升运动员对团队及组织的认同感,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各项任务中去。这与叶绿等人[14]研究结果相一致。长期枯燥的训练比赛生活会导致运动员身心疲惫,从而影响自身的整体状态和训练比赛效果,关注运动员基本心理需求是教练员社会支持行为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显示[15],民主行为、专制行为会对运动员个体、不同的心理层面或运动团队产生影响。通过自身经历和调研中发现,教练员激励法则多为物质层面的奖赏,缺乏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精神需求的关注。在运动实践环境下,需要教练员不断创新训练比赛手段和方法,改善其传统的执教行为方式,从而缓解和抑制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产生。

3.2 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研究表明,运动员基本心理需要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地传递着教练员领导行为对心理疲劳的实施作用。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基本心理需要作为教练员与运动员朝夕相处关系中的纽带,其水平的高低会对运动员的日常生活以及运动场上的情绪表现产生较大的影响。当所处环境能够满足个体3 种基本需要时,就能够促进个体朝着自我提升、积极且健康的方向发展[4]。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是一个公认的重要机制,环境是影响个体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主要因素。教练员充分满足运动员的基本心理需要,是防治其心理疲劳的关键。

总体而言,教练员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用民主支持行为调动运动员主观能动性允许其发表建议,并创造条件让运动员感受到尊重满足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进而能够促使个体实现自我激励,降低负面情绪。相反,采用极端专制行为会让运动员感觉忽视、压抑、愤怒等负面情绪,尤其在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阶段,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会导致运动员心理疲劳,还会诱发其产生偏差行为。因此,综合中介检验的结果认为,在竞技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各维度领导行为对基本心理需要能够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缓解与抑制更具有针对性。

4 结论

(1)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基本心理需要、运动员心理疲劳三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2)青少年排球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具有抑制作用。

(3)基本心理需要在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猜你喜欢

教练员领导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