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养理论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23-09-08赵伟
赵伟
(陕西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1)
在新时期教育理念创新升级中,人们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促使素质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国家也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渗透与发展,就体育课程教育而言,相关单位就提出身体素养教育理念,促使学生身体素养培养的受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尤其是在大学体育课程教育中,即使每年都需要巨额投入,然而大学生体育健康并未获得预期效果,依旧有许多大学体育课程教育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身体素养教育属于教学中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其所选用的教学模式通常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身体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观,同时增强学生体质,所以其不但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专业性具有很高要求,并且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效率也有许多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必须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等多方面的指导。因此,对身体素养理论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实践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就显得愈发重要。
1 身体素养理论的概述
1.1 身体素养理论的内涵
1993 年英国学者M.Whitehead 对身体素养作出以下定义:身体素养是为了生活而重视并承担参与身体活动的责任所需要的动机、信心、身体能力及知识与理解。2014年,美国对《K-12体育教育国家标准与等级》进行了修订,表明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养,让其能够拥有身体活动的知识、能力以及自信,以此达到终身健康的终极目的[1]。不仅如此,加拿大立足于知识和理解、动机和自信、身体能力以及日常行为4 个部分对身体素养进行了阐述,同时以这四个部分作为基点,确立了身体素养发展的测评方法。该文同样从这四个部分着手,根据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对身体素养理论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实践展开简略研究。
1.2 身体素养的组成
按照现有身体素养理论,结合国际身体素养协会对于身体素养的释义,把身体素养划分成情感、身体以及认知3 个维度,同时根据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加拿大身体素养评判标准,把身体素养划分为身体能力、身体体验以及身体认知三部分,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对身体素养的功能与实质效用产生不利影响。
1.2.1 身体能力
身体作为身体素养的基础,身体及其与生俱来的投、攀、爬、跳以及跑等一系列基本活动能力都属于身体素养存在与培养的先决条件。因此,身体能力主要指“身心一体”的具身性身体能力。身体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即使个体之间的身体与身体能力有所不同,每一个个体也都能够利用身体之维和其所在位置展开互动,和其他个体展开交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必须对身体与身体能力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提高身体能力,从而让其具备的身体素养能够全面展现,由此一来,就能够很好地应对个体身体素养发展“能”的问题。
1.2.2 身体体验
身体体验属于提高身体素养的内在感应装置,缺少身体体验,就无法感受身体与其活动所突出的主体存在性,无法认识到其蕴藏与诠释的美感,不能完美地融入身体所在位置。身体体验版是人们在提高身体素养期间主体性存在的具体展现,是身体活性的反映。身体体验主要涉及身体活动的动因、信心以及审美三个部分。
身体活动动因主要指身体素养提高的动力,缺少身体活动动因,那么身体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就不具备内在动力机制,促使身体沦为客观存在物。结合相关理论,可以把身体活动动因划分成以下三部分:首先,形成与提高身体素养的主体,也就是人本身;其次,形成与提高身体素养的客观刺激因素;最后,形成与提高身体素养的主体所在情境[2]。
身体活动审美主要指身体素养培养较高层次的身体感受。指定性身体活动所指的是一种真实的情绪感受,在人们沉浸在该感受时会产生愉快的心情,并非狂暴的、粗犷的表现形式,而是诗意、动感的表现,是一种具有涵养、品位以及力量的仪式,其能够实现身体和自然的零距离接触,促使时间变成短暂的停留,并使空间转变成广阔的通途。身体活动审美涉及客观身体的审美、身体活动理论道德以及对身体活动的欣赏三部分。具有灵性的身体不仅是个体感性体验,还是创造、发展自我的本体。
1.2.3 身体认知
身体认知属于身体素养形成、培养的关键,若是缺少身体认知,那么身体素养的表现就会缺少实质,不具有内在文化品性。身体认知通常涉及身体知识、身体活动知识以及身体活动价值判定三部分。如果个体想形成并提高身体素养,就应该掌握一定的身体知识。例如,对健康的认识,所包含的不仅局限于客观身体因素,还包含生活形式、饮食、心理、睡眠和有无定期参加指定性身体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通常会把这些知识统称为有关身体素养的陈述性知识。不仅如此,个体如果想形成并提高身体素养,还必须掌握一些与某种指定性身体活动的知识与技能。其中,对于指定性身体活动技能没有过多要求,但应该尽量确保科学性,尽量使身体处于多动少坐的状态,以此在形成与提高身体素养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通常会把身体活动知识与技能统称为有关身体素养的流程性知识。在了解上述有关身体素养知识以后,便能够很好地应对个体形成与提高身体素养期间“会”的问题[3]。
不仅如此,身体认知还涉及对身体活动价值的界定。个体形成与提高身体素养的价值界定能够深化培养身体素养的动机,并应对为什么要培养身体素养的问题。培养身体素养对于个体来讲,不仅能够加强生活与生命品质,还能够应对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教育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更能够全面提高社会人力资本,提高个体身体素养,减少社会在医疗领域的支出,从而创造更可观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2 身体素养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2.1 把身体素养作为体育课程中的导向
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贯彻身体素养理论,主要指的是把身体素养当作导向,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促使身体素养成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核心与方法论,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方法更为具体。
2.2 对于自身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讲,体育课程不但具有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作用,还是深化体育认知、加强体育动机与树立终身体育观的有效举措,这对于自身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3 学校方面
对于学校来讲,立德树人属于教育的重中之重,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将学生当作导向。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展开身体素养培养,不仅是新课改的价值取向,还是学校教育成功的重点。
2.4 社会方面
对于社会来讲,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点就在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之间具有紧密关联,这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国家来讲,体育强国战略是实现强国的重要举措,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会对竞技体育、校园体育以及社会体育三方面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对体育强国战略的达成具有现实意义[4]。
3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3.1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高
根据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可以达到基本标准,然而也只是几个。就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受到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学生信息获取方式更具有多样化,在网络中能够获取的信息呈几何数量增长,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促使许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作用与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体育健康意识日益提升。
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依旧没有得到显著提升,互联网在加快信息获取速度的同时,也让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加之大学生学业压力较大,体育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在开展体质测验时,女大学生体育测验的薄弱项目主要为铅球力量专项与800 m跑,而男大学生的困难项目主要为引体向上,由此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程度普遍偏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依旧需要在身体素养理论的实践层面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
3.2 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不高
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课程并不是主要课程,每个学期安排的课时并不多,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通常都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基本不会有体育活动的开展,基于此,许多学校都很少会将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活动当作体育课程教学的延伸,由此一来就导致大学体育课程不具有过程性,致使学生很少有能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机会,从而对身体素养培养效果产生不利影响[5]。
3.3 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缺少合理性
就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而言,实际教学管理中具有结构缺少合理性、身体素养教育理论渗透难度较大的问题。身体素养培养能够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能力。身体素养的培养主要是从知识、能力以及品质3个层面着手,属于一种具备情感态度的教育方法,能够使大学生终身受益。然而,根据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来看,体质检验结果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对体育课程教学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以体质测试结果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形式,以此对身体素养理论的渗透产生制约,进而对学生身体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4 身体素养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重构
4.1 课程目标的重构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开展方向,还是课程内容设计的关键,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融入身体素养理论,需要把握好身体素养理论的实践目的,结合目的建立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以此为体育课程的革新提供指导。以身体素养内容与实践目的为基础,当前在设计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时,需要以体育知识和记忆、运动动机和信心、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和身体活动习惯4 个方面为中心,确立完善的目标体系,从而让身体素养理论更好地融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
4.2 课程内容的重构
课程内容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先决条件,课程内容需要展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实际需求。借助总结与归纳大学体育课程的实践和相关研究可知,当前大学体育课程内容和身体素养培养目标并没有完美结合,所以以身体素养培养为导向,对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予以重构,是促进体育课程发展的重中之重。将身体素养目标当作导向,大学体育课程需要将运动和健康教学内容、自主练习和社会适应类教学内容、技能和体适能类教学内容予以有机结合,让每种课程教学内容完美融入课程教学的课时、单元、学期以及学年,并确立健全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此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并实现课程教学目标[6]。
4.3 课程评价的重构
课程评价不仅是检验课程教学成果的关键指标,还是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具体反馈,确立以身体素养为导向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开展身体素养培养的重点。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融合的评价体系,立足于大学生各种类型的体育素养的培养现状与各素养发展程度2 个层面展开客观评价;其次,应该立足于单一评价和多元评价相融合的层面予以评价,对于身体素养培养的各个层面和整体维度展开全面评价,重点完善薄弱环节;其次,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借助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措施,立足于整体展开评价;最后,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建设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和反馈来推动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并对其社会适应力进行重点培养。
5 身体素养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实践策略
5.1 探索大学体育身体素养理念的渗透策略,突出政策的制约性
根据现行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政策能够发现,大多数政策都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对体育课程教学予以指导,确定一个大范围的宗旨与目标,并以此作为基点予以规范,但在许多细节部分就并未给予相应的政策指导,在此现状下,就要求学校能够对政策含义进行深度剖析,立足于政策,对大学体育课程中身体素养理论的应用措施进行深度研究,突出政策的制约性。
由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适应力,所以就必须找到符合学校自身实际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例如,在学校所在地区,若太极拳流传较广,则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就需要根据身体素养理论内涵,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一系列特有的太极拳教学模式。由此一来,不仅能够对学生身体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还能够展现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之处与吸引力[7]。在对现行政策充分了解的同时,积极展现政策的制约性,突出大学的独特优势,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让其身体素质能够得以全面提升。
5.2 编制完善的身体素养教育机制,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认知
就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身体素养培养而言,其实现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行之有效且合理的身体素养培养机制,提升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在大学内建立以学校、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监管力量,并加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取得理想的体育教学成果。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运动锻炼的思想观念,让其对身体与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有正确的认识,以此建立自主运动意识。此外,建立行之有效且合理的身体素养机制还能够从源头深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认识,是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身体素养理论全面渗透的重要举措。
5.3 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加强教师身体素养教育能力
需要有专业性较强的大学体育教师教学队伍,选择一些综合素质过硬的体育教师,补充到现有体育教学队伍,丰富教师的工作经验。为确保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身体素养培养更具有合理性,就必须转变体育教师现有的教学理念,需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展开教育培训,让其能够具备最先进的体育教学思维。不仅如此,体育教师还能够借助配对教学的方式,让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带动教学经验不足、专业素质较低的年轻教师,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身体素养教学合理化的目标得以实现[8]。
6 结语
综上所述,身体素养是一个指导现代体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其以动态性、统合性为主要特征,身体素养是全体师生一起追求的素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更倾向于综合素养,更倾向于将立德树人当作教学目标,并将身体健康当作前提。大学体育教育属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否能够实现身心健康,树立终身体育观,具备较强的身体素养能力,主要取决于体育课程教学是否更具科学性与可行性。大学体育课程的革新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身体素养理念下重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在对身体素养理念下的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由此,才能够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