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促“双减”润德养心在“实践”
2023-09-07张婉春
张婉春
摘要:“双减”文件出台,以雷霆之势带动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其中作业改革成为重点。作业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以往作业内容单调、形式缺乏趣味和吸引力的问题,就要突出作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业设计的重心应该从关注学科转移到关注人的培育上,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应该紧扣新的课程标准,深研、深析教材,将核心素养根植于作业设计的综合考量之中,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在作业改革进程中,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成就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综合;实践;润德;作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如今,“双减”政策的推出在引发全社会关注的同时,也给所有的教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实现养德于行、育德于心,除了立足思政教育课堂、渗透于学科课程,作业管理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效果的载体之一,也要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一、立足“双减”,统筹调控课后作业总量
推进“双减”,首先要严格把控作业量。作业总量不仅包括学科作业,也涵盖为“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而设计的各类以“润德”为目的的实践型作业(以下简称为“润德”实践型作业)。
1.整体布局,综合设计整合式作业
实践作业与各学科教学作业,从内容、形式以及目标上有很多相交、相融的内容,德育不应排除在作业改革设计范畴之外。当我们单纯从学科领域来设计作业内容时,会出现作业雷同的问题。对学生而言,重合部分越多,浪费的时间也就越多,负担也就会越重。现在很多学校开展的学科整合类作业就是基于这样的问题而采取的改进策略。
仔细对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我们就能够发现很多教学目标相同、教学内容相似,作业雷同或重复也就不稀奇了。
“润德”实践作业因为活动形式多样,留给教师研究和学生实践过程中创新的空间比较大。实践作业既有变化多端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为“润德”实践型作业与各学科作业整合研究和综合设计提供了便利。
各个学校每个月都有相对固定的教育主题。很多学校把每年的三月份设定为学雷锋活动月,仅让学生在3月5日这一天做一件或几件好事,不如把做“与人为善”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学科作业创新设计之中。例如:学校德育部组织学生开展续写《雷锋日记》实践活动。全校所有学生要在3月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实践,并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公益实践故事记录下来,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贴出实践活动纪实照片,用两句话或一两段话写出自己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力所能及的小事,其他年级要完全按照日记的格式写出字数要求不等的完整日记。不论是句段的书写还是日记格式的书写,都是各年级语文学习的内容,也有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或习作中的要求。以往一到这样的写话作业,很多学生因为缺少真正的生活体验,造成习作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感。但此次活动因为学校有实践作业具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习作时就不再发愁。这是“润德”实践型作业和语文作业一次有机的设计整合,也是学校“育德”实践的一次有效开展。
学生在续写接龙日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借鉴别人习作的优点,也可以看看别人做的好事,让学生既能体验给予的快乐、被人需要的幸福,又能把语文学习、综合实践体验综合起来。
四月的科技节、五月的体育节、六月的“快乐童年”、十月的“爱国体验之旅”等主题活动,我们都可以把“润德”实践型作业和科学、美术、语文、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进行融合,把学校各个部门、各个学科的优势力量整合起来,共同参与到作业创新设计与研究之中,丰富作业形式,提升作业的趣味性。
类似的“润德”实践型作业还有很多,学校在总体设计校园文化生活的时候,也要把学科教学纳入到整体规划之中,可以通过与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等各学科教师共研共备的形式,提前研究,综合多方力量共同设计整合性的作业。这不仅避免了重复,集中了更多的力量来创新作业设计,起到复习巩固和拓展延伸的学习目的,也实现了锻炼能力、培育品格的“润德”目标,可谓一举多得。
2.精选“菜单”,创设自主选择式作业
真正想要减负、提质、增效,一定要重视分层作业。作业设计不仅要确保夯实基础,更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基础性作业可以统一,但不同种类、不同呈现形式的分层作业更能体现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作业设计分层可以有多种选择,这种理想型的作业改革实施起来很难,难在众口难调,难在既要实现作业的基本功能又要满足不同个体的多元需求。分层设置是作业改革的必然走向,但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压力不能加诸在班主任或者某一科任课教师身上,这是一个全校整体布局,各部门各学科分级联动的系统工程,实施起来虽然难度大,但值得我们花力气去研究和统筹,其中必然需要大量的研究论证的时间,更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学校教育以德育为先,分层作业改革可以率先从德育工作这里打开突破口。我校在作业改革之前,已经尝试从学校整体规划出发,分别设计“主题教育实践”和“节日教育实践”两方面的实践型作业。这两种类型的作业可以让各学科教师分别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先来“认领”和选择那些与本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作业内容,然后立足课标,把这类作业融入到各个学科的综合实践型作业设计中。
当学科教学进行到相应主题篇章的时候,学科任课教师就可以从“润德实践作业菜单”中提取相关内容,与学科作业相融合,既能体现学科素养提升需求,又能完成和实现育人目标。
端午节作为最早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非常受国人重视的。我校也是最早把这个传统节日设计在“润德”实践型作业中。端午彩蛋设计与美术作业相结合,教师提前在课上讲解彩蛋设计的方法,如何借助色彩和造型丰富彩蛋的文化内涵,经过美术老师指导后,学生的彩蛋设计越来越有艺术品位。如今,每年的端午彩蛋設计都备受学生关注,设计质量也逐年提升。
端午系列活动还能与多个学科作业进行融合,例如:端午诗会与语文相结合,和学校晨诵活动相结合;包粽子、创编五彩线与综合实践、劳动学科相融合。类似这样的作业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很多原本不注重这个传统节日的家庭,因为这些作业,也开始重视习俗和传统,节日文化气息在校园和家庭中日渐浓厚。
二、注重实践,打开促进学习提升的空间
如今的作业早已打破了“以知识巩固”为单一目标的界限,展示形式也开始呈现多样态变化。如语文作业不仅有书写、朗读,还有戏剧表演、绘本等多种呈现方式。“润德实践型”作业因为主题的丰富,呈现形式就更加开放和多元。
1.$创新主题教育作业,开创“润德”实践作业新模式
“润德”既要养德于行,更要育德于心。爱国主义、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各种丰富的主题教育内涵也决定了“润德”实践型作业形式不唯一,创新发展空间大。
逸夫小学在开展“传承好家风”的主题教育时,就曾精心设计了“我家的编年史”这项实践型作业。旨在通过完成这项作业,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成长,挖掘出家庭教育中丰厚的精神内核,利用家庭的熏陶,促进学生的成长。
为了完成此项作业,很多家庭是全家总动员,一起翻看老照片,回忆家族中渐渐被遗忘的老故事,讲讲家里老一辈的奋斗历程。这和学生在学校学习英雄模范不同,这些故事都是学生认识、熟悉的亲人,血脉的联系让他们更关注“家族历史”。学生有把姥爷的奋斗历程写入家庭编年史的;有把爸爸的求学经历作为主要素材的。一份份作业图文并茂地讲述一个个家庭的奋斗故事,展示了时代发展的变迁,体现了不同家庭的精神文化内核。
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因为了解这些故事而对长辈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尊重。很多家庭因为这样一项作业,多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的温馨场景。一家人放下手机,围坐在一起,有主讲的、有补充的,回忆到难忘的经历,大家要么潸然泪下,要么会心一笑。这样的作业融洽了家庭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成长的幸福。这不正是总书记倡导弘扬好家风的精神滋养吗?
2.挖掘节日作业内涵,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五一劳动节,我们把“劳动教育主题”融入到实践型作业中,把校内劳动实践向家庭和社会延伸,一年级整理小书架、二年级清洗内衣裤、三年级制作营养简餐、四年级“秀秀我的厨艺”和五年级的“衣物收纳有妙招”等。校园的电源开关贴都是由学生亲手制作完成的,定期更换的开关贴不仅装点了校园的美,也鼓励节俭,激发了学生给生活多点艺术色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在元宵节前布置了DIY花灯的作业,五花八门的灯笼造型各异、颜色艳丽,再绑上一个灯谜,高高低低地悬挂在楼廊的棚顶,吸引了每个走进学校的师生和客人。清明节的手绘风筝、七夕节的巧手小制作、春节的手书对联等各种作业不仅热闹了节日氛围,也让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随着节日的更替而焕发不同的生机。
3.开通研学路径,让学习向校外延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天地也早已不局限在校园内。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才能让书本知识立体起来。我校的研学实践的历史非常悠久,学生的研学足迹不仅遍布校园周边的各个博物馆,也逐步向省外延伸。在疫情没有发生前,很多学生的研学步伐已经迈出了国门,走进了不同国家,体验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研学不是简单的旅游,每一次确认了研学目的地后,学校都要精心设计研学实践单,让学生带着向往走出校门,带着思考经历研学,带着收获回归校园。
三、优化作业评价,发挥“润德”正向引领
“润德”实践型作业和学科教学作业不同,评价的方式自然也有很大不同。我们可以根据作业内容和完成形式的不同,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价。
1.短线+长线=持续
“润德”实践型作业从布置到完成所经历的时间不同,评价的方式也要随之变化。短线评价适合很多主题作业或是节日作业,这些作业虽然从布置到完成,经历的时间未必很短,但因为呈现的方式多数以具象的作品为主,因此短线评价为宜。端午彩蛋设计,因为很多学生選用的是煮熟的鸡蛋,完成后要及时评价,以免鸡蛋腐坏变质,引来其他次生问题。
还有很多的实践型作业更注重学生经历过程中的体验,更适宜采用长线评价。就拿“尊重生命”主题教育来说,很多学生选择了“种植”这样的作业,从种子的播种、生根、发芽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完整经历了才更有意义。种子是否能够长大、开花和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内容,但学生从中体验到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感悟就显得更加重要,对此类作业的评价绝不可以只看最终的样子,需要耐下心来静候不同的过程和结果的呈现。所以长线评价对此非常合适。
2.2+1=协调
“双减”背景下,我们更要强调五育并举。艺体2+1工程实施由来已久,艺术和体育的保底任务要完成,特长发展更要落实。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学校开展了四季不间断的“阳光长跑”活动,学生每天迎着朝阳奔跑是常态。学校每周总结长跑人数,定期开展运动会、体育节等活动,或定期对某一单项活动坚持阶段性总结,例如:分层表彰坚持20天、30天、50天长跑的学生;开展校园吉尼斯挑战赛激发学生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向上追求,这些对学生都是一种积极的评价。这些评价不仅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各类课程的课外作业,也更利于发展学生特长,为学生未来幸福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
3.课内+校外=整体
“润德”实践型作业丰富的层次注定了它的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学校师生、家长以及教育热心人士都可以参与其中,当评价主体更丰富了,对学生的评价也更趋于公平。因此,要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各种“润德”实践型作业的评价中。在学生的彩蛋设计、科技创想作品中,评价的主体不仅有学校管理者、美术教师,还可以把学生补充进来。他们参与评价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给作业松绑,使课堂增效;增作业内涵,促学习综合;“润德”实践型作业是基于五育并举的教育要求,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在其中。学生体验的是“学”“做”有机统一的过程,感受的是学习从课堂向生活的迁移、从书本向实践拓展的转变。“润德”实践型作业不仅有充分的校内实践锻炼,更有充实丰满的校外生活,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感受阳光的滋养,享受参与学习带来的成长。新时代作业改革是一项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终身性研究的课题,它很难形成某种适应所有学生的固定模式,但丰富的、多元的、创新的作业改革必然会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逐步迈向“发挥天性,彰显个性,培育灵性”的诗意境界。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