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小孩的托育不再是难题

2023-09-07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卫健委托育照料

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尤其是照料3岁以下的孩子,是眼下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幼儿园规定三岁儿童才能入园,三岁之前则只能由祖辈隔代养育,或者送入市场化的托育机构,抑或由妈妈来养育。随着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家庭在养育这件事上能给予的扶助力量不断转弱,不少祖辈对于照料孩子这件事渐感力不从心。至于将孩子送入市场化的托育机构,且不说机构总体数量少,选择范围有限,而且普遍价格不低,参差不齐的质量也让不少父母难以安心。

进退两难之下,不少妈妈不得不暂时中断职业发展,或者选择更具弹性的工作来缓解现实的养育之困。而对于整体受教育程度不断抬升、在职场生活中有着更高追求的女性群体来说,这正是她们所要竭力避开的选项。这些现实的困境,不仅抬高了家庭的养育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少家庭的生育意愿。无论是鼓励生育以应对社会少子化压力,还是延展全生命周期国民福利体系,构建社会共担的婴幼儿照料服务体系都是必然选择。

2021年,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全国0至3岁婴幼儿数量约为4200万,其中三分之一有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目前实际入托比仅约5.5%,供给缺口较大。在此背景下,就不难理解舆论对于上海持续推动托育行业发展的“热情”。这种公共讨论的热情,是对“幼有所育”的殷切期盼,也是对政府加大普惠托育供给的一种召唤。

事实上,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早已列入各级政府任务清单。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以推动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建立。《“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亦明确,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近年来,上海、浙江等地鼓励幼儿园向下延伸,面向2岁以上的孩子提供托育服务,推进托幼一体化,可谓正当其时。此举不仅是对当下公共议题的精准回应,而且随着幼儿园入学小高峰在多地快速过峰,释放出部分幼儿园学位资源,这为幼儿园开设更多托班创造了条件和可能,也有助于实现学前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不过,托幼一体化并不只是降低幼儿园招生年龄门槛那么简单,在师资配备、养育内容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更加细致的调整和更具针对性地投入。

正如只靠公办幼儿园无法完全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一样,仅靠幼儿园开设的托班也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巨大的托育需求。如何通过发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完善推进公建民营等模式,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构建性质多元、靈活多样的托育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育儿是家事,也是国事。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同向而行、协力共担,让小小孩的托育不再是难事,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来源:新华网 木 辛/文)

猜你喜欢

卫健委托育照料
私人还是公共:我国托育服务体系供给范式研究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国家卫健委:要加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隔离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卫健委印发近视预防新版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