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09-07郑薏彭雯雯钟月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老年人

郑薏 彭雯雯 钟月丽

[摘           要]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以“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并探讨了如何培养一批具备高尚医德和品格、扎实专业技能的、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老年人照护人才。通过发挥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强调社会责任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把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促进学校形成“三育并举”的整体育人格局,从而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实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关    键   词]  1+X;失智老年人照护;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057-04

一、引言

在教育中,立德树人是基础和核心,而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关键。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都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国务院在2017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1]。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德育工作,通过全面的方式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019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76 亿,占全球老龄人口的 23.0%,预计 60 岁以上人口到“十四五”期末将突破 3 亿[2]。然而,2018年仅有 4 万多名养老康复治疗员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因此,对高素质的失智老年人照护康复治疗师的需求成为社会和人民最关注、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教育部首批 6 个等级证书之一的失智长者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于 2019 年 5 月颁发[3]。这一举措为我国健康老龄化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持,并推动了失智老年人照护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发展。因此,在实施“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对于“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可以培养一批具备高尚医德和品格、扎实专业技能、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老年人照护人才。这可提高失智老年人照护人才质量的培养,对推动中国老龄化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1+X”背景下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

失智老年人是社会中一个持续增长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特殊的关怀和照顾。通过学习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学生可以了解这一群体的特点、需求和照护挑战,提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和关注,培养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1+X”证书制度中,“1”强调的是教育的功能,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而“X”强调的是职业的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操能力,推动学生提高就业本领。在思政视野下,思政教育与“1+X”证书制度相融合,在保障学生获取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的同时,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爱国之心、奉献之心。高校思政教育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核心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与思政课程中简单强化思政教育的元素有着明显区别。它们的目标、任务、内涵和实现路径都有所不同。思政课程的原有功能目标就是思政教育,新目标则是加强、细化、更新和纠偏原有目标。而“X”证书课程思政则是在“X”证书技能培养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是实施全方位育人的过程。

“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课程思政是必经之路。在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而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失智老年照护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塑造德才兼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全面发展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这体现了教学和育人的协同推进,实现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了解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和发展理念,不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树立奉献社会的美好理想。

三、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元素融合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要求,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可以通过“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职业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X”证书课程思政建设有明确的任务,具化到专业人才培养,其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骨干支架为“X”证书专业课程,也就是说,思政与专业证书的课程思政融合是专业人才思政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院是“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已有相关教师参加了失智老年人照护师资培训。我们将教学内容与“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培训内容对接,重視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挖掘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当中的育人元素,融入康复治疗专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专业课和思政课齐头并进,协同作战。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在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临床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在挖掘“1+X”证书制度内容的同时,充分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做到两者有机结合,将思政元素与“1+X”证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职业操守,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作为养老康复相关技能的核心必修课,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通过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将会显著地推动学生失智老年人照护康复技能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养提升以及价值观的塑造。我们编制了“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以典型社会事件和典型人物事迹为引领,培养身心和谐、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我们将思政元素和教学策略运用到相关章节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参与体验和情景模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育人。因此,“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元素与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责任感的康复治疗专业复合型技术人才。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建设困难

(一)教学目标设计制度方面

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主要关注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失智老年人照护人员。而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两个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专业技能培养往往注重实用性,而思政教育则需要更全面的人文关怀和教育。

(二)课程思政育人教师团队建设方面

开设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而目前失智老年人照护领域的专业教师相对匮乏,这导致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思政教育也需要教师更加熟悉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原理,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由于一体化的育人队伍尚未形成,思政课教师与“1+X”老年照护课程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合作。“1+X”老年照护课程教师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老年照护知识体系、教学体系,但是缺乏思政教育理论体系,对思政方面知识的储备不够。因此,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将思政元素与“1+X”老年照护相关知识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完美融合。然而,从失智老年照护课程思政开展的实践来看,一方面部分教师未参加过系统的课程思政培训,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缺乏清晰的理解;另一方面因为失智老年照护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沟通,未能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教师能够较为准确地挖掘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思政元素,如失智老年照护目标可以与学生个人目标的设定相结合,在讲授失智老年人康复照护技能的同时融入家国情怀等。然而,大部分思政元素仅仅是在课堂中简单地植入,并未真正实现与专业知识的完美交融。

(三)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入融合有待提高

立德树人、重能强技的校训要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要把专业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教学实践的主体,有效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职业技能教育相互隔离造成的“孤岛”现象[4]。要把握三个关键要素:教师是阵地,专业课程是载体,学生是主体。同时,还需要明确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思政元素的融入点,课程思政在教学环节中的不同重点和难点,整体设计和教学方法,解决专业教师“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的问题,以及“应该在哪里发力、如何用心、如何用力,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5]。同时要让思政元素通过立体化的形式进入专业课教案、专业课考试卷、过程化考核方案,实现思政元素渐进式融合。

(四)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方面

目前,失智老年照护课程的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区别不大,不论是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还是评价指标,虽然有所调整,但高校也只能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状况以及学生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教授中的建议,却无法了解育人效果如何,更无法对师生参与失智老年照护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追踪,进行及时监督和反馈。为了进一步实现康复治疗学专业“1+X”证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需要不断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融入思政考核内容。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到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证书考核以及思政教育,都是为了提升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教师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储存知识、提升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其次,应用“1+X”证书制度,要求教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核评价办法,把考核的重点放在过程性考核上,对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更符合思政教育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后,加强对学生政治思想的考核,使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能够在临床实操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内容。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学专业能够通过将“1+X”证书与“课程思政”融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实际出发,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教师思政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通过这些措施,康复治疗学专业可以实现“1+X”证书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

五、“三全育人”视域下“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策略

(一)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在深入理解课程思政本质和精髓的基础上,“三全育人”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育人观念,并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每一次教学活动之中,真正做到全员受教育、面面俱到、全过程受教育。据统计,在各高校课程中,专业课占比约为80%,这说明专业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是确保立德树人效果显现的关键。高校、院系要有针对性、多渠道、多層次地对失智老年照护课程教师进行系统的思政教学专题培训,帮助教师构建课程思政概念框架,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方向和标准融入失智老年照护课堂。同时,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教师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动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将所学、所思、所想落实到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建设中。此外,教师需不断学习,多维度地提升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从而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二)修订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都是教学工作的起点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失智老年人照护的课程目标在“三全教育”的视域下,相较于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还应融入价值引领,实现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情感价值三者的有机统一,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備、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教育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灵活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失智老年人照护教研组应根据课程体系对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深入剖析、讨论、归纳各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将其自然地与专业知识无缝对接。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导[6]。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从学生的诉求出发,联系学生当前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发情感共鸣,使课程理念与专业知识达到高度融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变化进行调整,可以将短视频、案例等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工具。

(三)失智老年照护课程思政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失智老年照护课程思政的有序推进还需要构建一套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需要重点改进的三个指标是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办法。在评价主体方面,除了将失智老年照护课程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评价主体外,还应将辅导员、行政人员等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评价和分析,更能体现全员协作,反映出失智老年照护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在考核内容上,除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要增加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及时收集数据和双向反馈,全面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实效及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再动态地调整和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内容。

六、结束语

以“素质全过程,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探索方向,构建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和人文关怀的相互融合[7]。课程思政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8]。“三全育人”为各专业课程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包括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9],实现“教学”与“育人”的协同并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面对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缺乏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老年照护人员的现实矛盾,结合“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应充分挖掘蕴藏在“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通过发挥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强调社会责任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把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促进学校形成“三育并举”的整体育人格局。另外,为了更好地践行“三全育人”的育人理念,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老年照护人才,国家应加大社会宣传,整合各地优秀养老康复治疗师的先进事迹作为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的思政育人素材。同时,学校应加强与养老机构的深度融合,形成课证融合、校企联动、立德树人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昊,薄云鹏.“三全育人”背景下本科学生“学业导师制”工作实效性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8):133-134.

[2]武汉大学“十四五”时期人口相关政策研究课题组.“十四五”时期人口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6):20-28.

[3]郑根让,史志强,何成,等.1+X证书制度下以书证融通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WEB前端开发证书与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20(1):12-17.

[4]王川川,刘志景,马志伟,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化学教学的探索实践[J].河南化工,2020,37(6):68-69.

[5]刘姝.浅谈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途径[J].科技视界,2020(5):69-70.

[6]张凤翠.“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22(21):37-39.

[7]丁郭平.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4):51-52.

[8]宋美超.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创新[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2):22-23.

[9]徐爽.构建高校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17):106-108.

◎编辑 马花萍

基金项目: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课题(项目编号:GA2020002);厦门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BKS2021010)。

作者简介:郑薏(1990—),女,汉族,福建莆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康复教学与临床。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