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荷、库仑定律的认识及波函数的意义

2023-09-07吴义举

现代盐化工 2023年3期

摘 要:原子的结构是原子核相对于不同质量的电子形成不同轨道的存在。基于此,进一步解释基本粒子的电荷问题以及对库仑定律的认识,同时,推理波函数是以原子核为框架结构形成的不同轨道电子相对于同一能级的电子运动,进一步解释波函数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其与原子的结构无关。

关键词:因果性作用力;因果性连接力;空间系数;波函数

1 基本粒子的电荷问题

电荷是带电粒子的属性。学界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原子核失去电子的表现;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是原子核得到电子的表现。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存在的周围空间具有电场的属性,电场是传递电荷相互作用的物质存在。

本研究认为,原子结构中以原子核为中心的不同电子轨道上存在不同质量的电子[1],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受原子核束缚的作用力最小,最容易失去电子或者得到电子。由于某种原因,比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的原子核会失去电子,表现出失去电子的因果性作用力[2],这就是“带正电荷”;由于某种原因,比如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的原子核会得到电子,产生得到电子的因果性作用力,这就是“带负电荷”。由于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表现出失去一些电子的因果性作用力,则会表现出吸引带负电荷的因果性作用力;而带负电荷的原子核表现出由于原子核得到一些电子的因果性作用力,则会表现出吸引正电荷的因果性作用力或者被正电荷吸引的因果性作用力,这就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如果带正电荷的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则因为带正电荷的基本粒子之间表现出失去一些电子的因果性存在,它们之间会形成对立的失去电子的因果性作用力而相互排斥;如果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因为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之间表现出原子核得到电子的因果性存在,它们之间会形成对立的得到电子的因果性作用力而相互排斥,这就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在属性空间中,基本粒子存在于空间系数(或场)中,则会对空间系数有因果性作用力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是粒子以自身为中心对空间系数的因果性存在,即:

可知粒子对空间系数的作用就是电场的存在,它是粒子存在于空间系数中具有的属性,受磁场的作用,同时也受“带电粒子”之间电场的相互作用,所以電荷、电场的存在都是对基本粒子存在的一种规定或者是一种人为形成的概念。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的作用实际上只是原子结构中存在的原子核与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规定现象,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因果性作用力,与“电荷”无关,而电荷形成的电场实际上是基本粒子对属性空间中存在的空间系数的因果性作用。电场之间与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因果性作用力对空间系数的作用。同时,不带电的粒子(比如中微子,它是更小、运动速度非常快的粒子,不可能像原子核一样形成因果性作用力吸引电子围绕其运动,也很难被原子核捕获而形成“不带电荷”的现象)也是学界规定的一种存在方式。

原子核中存在的电子在不同轨道上对应不同的质量,也就是说,电子有质量大小之分,这一点从物理学对夸克的认识即可明白。在强相互作用力[2]中,组成强子的介子与大质量重子的存在是由于原子核中不同能级上的电子相互作用、组合产生的“粒子”,把组成“粒子”的基本粒子称为夸克,而夸克有……之分,可见,夸克的大小之分实际上就是原子核中不同能级上存在的电子质量大小之分。这一事实证明电子确实存在不同的质量而分布在原子核不同的轨道上。

2 对库仑定律的认识

万有引力常数是指两个物体或基本粒子之间的因果性存在相对于空间系数的作用,是相当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存在的常量。静电常量是指由于电子移动对空间系数的作用力而使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存在,换言之,电荷对空间系数做功而使电荷相互作用,它是电荷产生的因果性作用力对空间系数的作用。所以,万有引力常数与静电常量虽然相互作用的都是空间系数,但是表达的意义不同,数值当然也不同。

3 关于波函数的存在

3.1  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次,当两原子核之间反方向自旋产生的相互排斥的因果性连接力小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其自旋速度会减慢,一直达到同向运动,形成稳定的因果性状态,这一情况与金星的运动情况相似(也就是说,从目前太阳系的角度来看,金星的自旋情况独立于太阳自旋形成的因果性连接力,金星最终会受太阳的因果性连接力的作用与太阳同向自旋)。如果两原子核自旋产生排斥的因果性连接力大于原子核之间的因果性作用力,它们就会反方向自旋、分离,形成以自身为中心、与自旋方向相反的作用,这一情况与量子的纠缠现象类似。在物体的存在中,大量原子核相互作用,同时相互影响,形成稳定的因果性存在。

3.2  波函数的存在

分析可知:如果在通路中有一定的小电流存在,则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电子移动,因为原子核相互作用最外层的电子受力大小相等,且从原子核的结构上看,电子会在空间系数中波形运动。如果提高电压,则对原子核的做功增加,使原子核更内层电子轨道上的电子突破原子核的束缚(因果性作用力),在空间系数的同一能级上波形运动,从而形成波形运动的粒子。以此类推,以原子核为框架结构形成的电子在同一能级上都是波形存在。由此可见,原子结构中射出的电子是波形运动的粒子,具有波动性,比如可以发生干涉、衍射等现象。同时,它也具有粒子性,比如发生光电效应等现象。这就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关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通过下列实验证明。美国物理学家戴维森用镍晶体做实验,以验证电子的衍射现象。戴维森将一定电压下的加速电子射向镍晶体光栅的截面,电子会发生散射,结果发现,在一些特定区域出现了电子的极大值,此现象与X射线的衍射图样完全相同,间接证明了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另一个实验是汤姆孙在210 kV电压下加速电子射向光栅的金属箔,结果发现了同心圆环,此现象也与X射线穿过金属箔的现象一致,从而证明了电子的运动具有波动性。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使薛定谔提出了原子核中电子的分布—波函數。薛定谔以事实为基础,通过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性质的定性研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描述并建立模型,称为波动力学。

4 结语

分析了基本粒子之间的电荷本质问题以及对库仑定律的认识。在波函数的意义中,对微观粒子的定性描述只是以原子核为框架结构形成的不同能级的电子运动所表现的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它们表达的仅是电子以原子核为框架、以一定的方式运动的情况,与电子运动相对于原子核的结构没有关系。某一波形上的粒子都是原子核某一能级或者轨道上的电子,不能表达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原子的结构,应该属于以经验为基础对微观粒子的描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也间接证明了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因果性存在:因果性的作用使原子核之间形成因果性改变量的作用力而相互作用;因果性的作用使原子核同一能级存在的电子受原子核的作用力相等,对电子做功所需要的能量相同,从而使同一能级的电子以波形粒子发射出去,形成波粒二象性。由此可见,波粒二象性恰恰证明了因果性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吴义举.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J].科技风,2021(16):79-82.

[2]吴义举.关于四种基本作用力的认识[J].科学技术创新,2021(4):7-10.

[3]王学建.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J].科技信息,2012(30):122,125.

Understanding of charge, Coulombs law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ave function

Wu Yiju

(Beijing Jinglu Digital Fast Printing Co. Ltd., Beijing 102200, China)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 is the existence of a nucleus with different orbits relative to electrons of different masses. Based on this, the charge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the understands of Coulombs law are further explaine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wave function is the movement of electrons in different orbits with the atomic nucleus as the frame structure relative to the same energy level. It further explained that the wave function is only used to describe the movement state of microscopic particles,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atomic structure.

Key words: causal force; causal linkage; space factor; wave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