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施策 擦亮美丽甘孜生态底色

2023-09-07马雨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甘孜州监委纪检监察

马雨

盛夏时节,在甘孜州康定市雅拉河畔的雅拉乡,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然而在此之前,由于当地矿产资源丰富,一些人受利益驱使非法采矿119.5万余吨,破坏林地143.01亩,使当地林地荒芜凋敝。

该州纪委监委得知情况后,赓即对该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对涉案18名党员干部追责问责,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持续释放严的信号。

如今,甘孜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州生态保护红线6.955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5.54万平方公里。常态管护森林资源9600万亩,天然草原面积1.42亿亩,是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擦亮甘孜生态底色,甘孜州纪委监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功能定位,围绕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精准监督,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把牢政治属性  协同联动夯实监督责任

“你们巡河监督执法多久一次?”

“巡河过程中是否发现非法捕捞现象?”

日前,道孚县纪委监委对鲜水河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暗访。这是该州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履职,护航一江碧水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在州纪委监委统一部署下,该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采用“室组地+职能部门”上下联动监督的模式,建立常态督查督导清单,紧盯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等全环节,靠前监督纪律作风建设、生态环境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管理等领域,制定专项监督台账,压紧压实各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切实推动工作取得成效。

“在未依法办理营业执照、环境影响评价等行政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再次将关停的砼制砖厂投入生产使用,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通过监督,稻城县纪委监委发现金珠镇子洛村根某某在宅基地私建砼制砖厂的问题线索。

在稻城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私建砼制砖厂成功“改头换面”,傍河河畔的生态环境复垦绿化率、植被覆盖度得到大大提高,使得金珠镇生态环境恢复了曾经的“美貌”。这一举动赢得周边村民纷纷“点赞”:“治理之后,空气好了,噪音消了,景更美了!”

“环境就是民生。群众满意,是我们监督检查的最大动力,我们不仅要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总结写在群众家门口,更要在守护碧水蓝天上争做表率、打头阵。”甘孜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采用“下沉式监督”方式,道孚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方式,调度党风政风监督员以视频、照片的方式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巡山巡河等方面开展廉情收集,主动“上门履职”收集群众意见。2021年以来,121名黨风政风监督员收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意见建议25条,推动解决群众诉求23条。

聚焦突出问题  多方发力推动整改

“矿业权退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进行如何?”“禁渔工作是否取得新的进展?”

近年来,甘孜州纪委监委聚焦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督促各方合力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履行综合监管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和牵头抓总,推动矿业权退出修复、小水电清理整治、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逐步补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民生短板,切实巩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白玉县紧盯生态环保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并结合县委巡察专项工作,加强对生态环境、林草、农牧、住建等部门的日常监督,督促行业部门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深入开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做到一件一件抓到底,切实督促相关主责部门主动作为,突出问题导向,对照负面问题清单扎实开展整改,建立问题台账,主动整改落实。

目前,甘孜州针对两轮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问题,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并加强纪检监督和警示震慑。促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23项任务、90件信访完成整改;省级环保督察352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要“当下改”,也要“长久立”。通过专项督查、警示片摄制、常态化暗查暗访等专项行动,该州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主动发现问题、移交问题、整改问题。同时,推动住建、水利等负有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主要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出动执法人员,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查处。

2021年以来,该州累计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4920家次,排污许可证后执法监管200余家次,环境空气质量专项执法检查260余家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00余人次,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30起,罚款金额1.2146亿元,持续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紧盯生态修复  持续巩固治理成果

“9·5泸定地震发生后,职能部门如何治理水生态?”“因无序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如何修复的?”

“地震发生后,我们开展地表水、地下水、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等环境隐患排查,保障水生态环境修复。”甘孜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该州各部门统筹推进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为重点,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水生态环境修复,着力恢复受损林草植被,加大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最大程度恢复受损地区的自然生态功能。

“纪检监察组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监督‘探头作用,通过对重点人和事,对生态修复项目的招投标、资金使用、制度执行、综合效益发挥等情况不断推进生态环保监督,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切实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甘孜州纪委监委驻州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道。

目前,通过大力开展森林补植增绿,该州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封山育林38.21万亩,治理干旱河谷、沙化土地17.31万亩。深入实施退化草原修复工程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退化草地治理93.5万亩。

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石渠县开展人工种草6.9万亩,草原改良13.5万亩。编制《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空白。持续恢复湿地周边退化植被11.06万亩,把“疮痍”变为了“生态绿”。

猜你喜欢

甘孜州监委纪检监察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英文名及简称
纪检监察
四川省甘孜州9个不同地理蝗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