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不可“以貌”
2023-09-07马逸
马逸
人与人交往时,第一眼的印象非常重要,因为见到一个人,我们首先观察到的就是他的相貌,长相英俊或漂亮者,自然会让人赏心悦目;而长相丑陋或凶恶者,必然会让人没有好感。因此,“以貌取人”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有人会说,以貌取人者,其做人的修为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去。
其实,这也不尽然。因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以貌取人”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心目中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可是圣人,难道也会犯普通人一样的错误?事实的确如此,孔子以貌取人的对象是澹台灭明,也就是子羽。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
按《史记》里的说法,子羽相貌丑陋。孔子一看子羽如此形象,心中暗想:这个人长得像个丑八怪,一定没有什么才华。孔子虽然表面同意收下子羽当学生,心中却不怎么喜欢他,还疏远他。子羽大概也能感受到孔子对自己的态度,于是毅然“退而修行”。
其实对于子羽的“貌”,是说法不一的。《孔子家语》中的记载与《史记》的记载就大相径庭。《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记载:“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四十九岁。有君子之姿……”从这段记载可以了解到,子羽有君子之姿。孔子见其容貌俊雅,期望他也有俊秀之才。
而《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中记载:“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这句话就更加直白了,孔子说子羽的品行比不上他的相貌。
不管是《史记》中记载的子羽长相丑陋,孔子不待见,还是《孔子家语》中记载的子羽外貌英俊,孔子感叹其才华不合其俊朗之貌,有一点却是事实——孔子以貌取人。
一心想要学有所成的子羽,在退出孔门后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发奋向学,严持己身。他游历楚国各地,后来在豫章百花洲(今南昌市东湖一带)结草为堂,授徒讲学,跟从的弟子有300多人。难能可贵的是,子羽不仅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贤士,虽然没入孔子之门,但他不计前嫌,仍以孔子为宗,专释春秋大义及孔学“修齐治平”之理,同时教导学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兼习“六艺”。他以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提倡学而不厌、奋而忘食的学风,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精神,他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弟子,在南方地区形成一个影响颇大的儒家学派。
子羽贤名远扬,孔子自然也有所耳闻。得知自己曾经拒绝收入门下,并认为他不能成大器的学生竟然有如今这番作为,孔子对当年以貌取人的事情深感愧疚与遗憾,感叹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如此看来,以貌取人是任何人都可能会犯的错误,即使是一世贤明的孔子也无法避免。
其实,每个人都有实质与表象两个面,实质与表象有时统一,有时不统一。所以,以貌取人是不正确的,正如古话所说,“人不可貌相”。
虽然“以貌”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仅仅“以貌”,而忽視了对方的才能或者内在的修养,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我们“取人”的时候,“以貌”倒不如“以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