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家语》

2014-04-29王泽方

华夏文化 2014年1期
关键词:家语孔子文献

王泽方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简称《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诸国故事的历史文献。今传本为十卷四十四篇,曹魏王肃注。这部书长期以来被学界视为典型的伪书,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孔子家语》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史料价值。

《汉书·艺文志》载“孔子家语二十七卷”,这是关于《孔子家语》的最早记载。直到王肃为《孔子家语》作注,《孔子家语》才逐渐广泛流传。与王肃同时的马昭已经开始对王肃的注本展开激烈的讨论。唐朝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载“非今所有《家语》”(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8页)《隋书·经籍志》载“孔子家语二十一卷,王肃解”,这些说明在唐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孔子家语》所传版本与《汉书》所记载的版本已经不同。

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著作,自唐代以来《孔子家语》一直受到学者们的质疑,围绕着它与王肃的关系,人们对其编者、成书年代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仅如此,这部书还在很长的历史阶段被视作伪书,它的思想史料价值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宋王柏《家语考》,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等均认为它是伪书。宋朱熹《朱子语录》,清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黄氏日抄》等则持有与伪书说不尽相同的看法。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却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论述说:“特其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也载:“然肃虽作伪,实亦割裂诸书所载孔子逸事,缀辑成篇,大意微言,亦往往而在。”古代学界虽有不同见解,但普遍认为《孔子家语》虽是一本伪书,但是其中也或有可信的成分。

近代以来,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孔子家语》是王肃伪作,顾颉刚先生对于《孔子家语》进行了深入的辨伪和怀疑,使《孔子家语》的争论与研究陷入僵局,因为伪书的身份而鲜有人从事《孔子家语》的研究。

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起,《孔子家语》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转机,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态势。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的《儒家者言》、1977年安徽省阜阳市双古堆出土的汉墓木牍、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文书的面世和英国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的公布等,这些简牍帛书的发现和公布对《孔子家语》的研究影响很大。

当今学术界大多认为《孔子家语》不尽为王肃伪作,该书具有一定的史学、思想文化以及文学价值。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第一种看法,认为《孔子家语》为汉魏孔氏家学学者所作。

李学勤先生在《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提出了“《儒家者言》也可以成为竹简本《家语》”的著名观点。认为《孔子家语》的成书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无论是西汉前期的双古堆简牍还是西汉后期的《儒家者言》,都是《孔子家语》发展中的一个链环,王肃不能伪作整部书。根据今本《孔子家语》的《王肃序》中提及孔猛,《后序》又提及孔安国,在具体考察汉魏时期的孔氏家学基础上,作者认为今本《古文尚书》、《孔丛子》和《孔子家语》皆出自孔氏学者,历经很长的改写、增补、重编的过程。

第二种看法,认为《孔子家语》为孔安国所纂集。

胡平生先生在《阜阳双古堆汉简与(孔子家语)》(《同学研究》2000年第七卷)以阜阳双古堆汉简为切入点,讨论了《孔子家语》的真伪问题,指出旧说孔安国编纂《孔子家语》并作序,应当是可信的。从汉初就已经流传了一批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诸国故事的文献,这些就是后来《孔子家语》、《说苑》等书的基本素材。《孔子家语》的编纂正是汉代儒术发达和孔子受到重视的产物。而王肃伪作《孔子家语》所列举的诸多证据是古籍传承的普遍问题,不能由此来论定《孔子家语》为伪书。张固也教授在《(孔子家语)分卷变迁考》(《孔子研究》2008年第2期)中,从分析敦煌本《孔子家语》残卷入手,证明了今本系孔安国所编的二十七卷本,对汉唐时期《家语》的分卷变迁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也认为《孔子家语》并非是王肃的伪书。

第三种看法,认为王肃改变和添加了部分内容,但非伪造全书。

王承略先生在《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巾,认为王肃注本是刘向校本《孔子家语》的“增加”,但并非都出于自己之手,其目的是要同郑玄争夺经学的地位。《孔子家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王承略先生认为:“首先,《家语》保存了某些独一无二的文献资料,是研究孔子、孔子弟子及先秦两汉文化典籍的重要依据。其次,《家语》保存了比较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可以对传世的其他文献匡谬补缺,具有足资参考利用的史料价值。复次,《家语》保存了一大批比较原始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地方明显胜于其他相关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

第四种看法,主张《孔子家语》为王肃所撰辑。

李传军先生在《(孔子家语)辨疑》(《孔子研究》2004年第2期)中通过文献梳理和对勘的方法考察了今本《家语》的渊源和隶属年代,得出“今本《家语》的确为王肃所撰辑的一部著作,把它看成伪书是不正确的”结论。作者认为今本流传的《孔子家语》是王肃的独立创作,应该与《孔子家语》本身区分开来。

在关于《孔子家语》非伪作深入讨论基础上,学者们对《孔子家语》与其他出土文献或传世文献进行了比较研究。

宁镇疆先生在《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相关章次疏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5期)和《(家语)的“层累”形成考论——阜阳双古堆一号木牍所见章题与今本(家语)之比较》(《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两篇文章中,分别将《孔子家语》与《儒家者言》、阜阳双古堆木牍进行比较。在前一篇文章,认为‘《儒家者言》的出土并不能‘一揽子解决历史上关于《家语》的诸多争论,相反却再次证明今本《家语》确实存在比其他文献都多的后人改动痕迹,《儒家者言》最能证明的其实是《说苑》的价值,而非今本《家语》。”在后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出土文献一《说苑》一《家语》这样的章句结构梯次演进的序列”,最终明晰了《孔子家语》是“层累”形成而非“作伪”。

廖名春先生在《从上博简(民之父母)“五至”说论(孔子家语·论礼)的真伪》(《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中虽没有从全本讨论《孔子家语》的真伪问题,但是从上博简《民之父母》中的“五至”观念考究《孔子家语·论礼》和《礼记·孔子闲居》的关系,最终结论是《孔子家语·论礼》有两处不同的文献内容,其必然有祖本,不是简单抄袭《礼记》。

陈剑和黄海烈先生在《论(礼记)与(孔子家语)的关系》(《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中认为《礼记》与《孔子家语》来源于孔门弟子的笔记与单篇流传的儒家文献。正是来源的相似,造成了两者内容大量相同。他们从文献学的角度说明《孔子家语》不是伪书。

王华平先生在《由〈孔子家语〉与(礼记)、(说苑)诸书的关系看其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中,从三种文献的三段异文人手,认为《家语》与《礼记》诸书的时间关系难以断定,但是《家语》在整理过程中主观改动更多,使其整体价值不太可能高于《礼记》等书。

随着《孔子家语》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界也开始对前人的《孔子家语》研究成果进行整理。

清华大学张岩在《(孔子家语)研究综述》(《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中从出土文献对于《孔子家语》的真伪及成书问题,王肃研究与《孔子家语》的关系,《孔子家语》的单篇研究三个方面总结了2000年之前关于《孔子家语》的研究成果。济宁学院王玉华在《历代(孔子家语)研究述略》(《中国史动态研究》2009年第6期)中从清以前《孔子家语》研究概况、清代《孔子家语》研究概况、近现代《孔子家语》研究概况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孔子家语》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西南大学李小娟在《(孔子家语)研究的学术史考察》(《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中基于CNKI在线数据库从史料研究、思想文化研究、语言文学研究三个方面梳理了此前的研究状况,对未来的《孔子家语》研究启示良多。

学者们对《孔子家语》的研究,除论文外,还从《孔子家语》的整理、注释、研究等方面展开。在整理《孔子家语》方面,有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1991年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孔子文化大全》,1997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廖名春点校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本《孔子家语》等。译注方面,199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张涛译注的《孔子家语译注》,201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国轩与王秀梅译注的《孔子家语》,2012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王盛元译注的《孔子家语译注》等。2009年齐鲁书社出版的杨朝明和宋立文先生的《孔子家语通解》,集注释、通解、论证与一体。根据王承略先生的介绍,已故著名学者王利器先生已经完成了《孔子家语疏证》,但是直至今日仍未见出版。

随着新出土文献的面世和社会因素,《孔子家语》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在研究的高潮背后我们仍需进行反思,如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邬可晶博士毕业论文《(孔子家语>成书时代和性质问题的再研究》(2011年,指导教师裘锡圭先生)强调应该慎重使用《孔子家语》中的资料。出土的文献资料和传世文献只能证明《孔子家语》中含有从各种古书辑集而来的材料,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但并不能揭示其中王肃等后人窜入内容的真伪与价值。

因此,在今日研究《孔子家语》时,我们虽然肯定其中包含着有价值的成分,但是也需要仔细辨别那些“伪”的成分。至于将它奉为“研究孔子第一书”,抬高其价值,并以此作为研究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信史则是不可取的。《孔子家语》的研究也促使我们再次反思“伪书”的界定和“伪书”在思想史与哲学史中的价值与地位问题。

猜你喜欢

家语孔子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史记》三家注引《孔子家语》考*①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孔子家语》的成书及版本流传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孔子家语》话真假
《孔子家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