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影响下的石窟文化发展
2023-09-07韩燕
摘要:丝绸之路是我国连接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重要商业贸易线,通过丝绸之路,佛教传入我国,并且在沿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窟文化。随着丝绸之路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石窟文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且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则通过对丝绸之路的石窟文化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其发展现状。
关键词:丝绸之路;石窟文化;寺庙;佛教
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产物之一,并且也象征了佛教在传入我国以后宗教文化的繁荣形象。对不同石窟文化进行全面分析可发现,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时佛教也对我国的石窟佛教造像产生了直接影响。在丝绸之路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对独特的石窟文化进行深入分析,能更好地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繁荣景象。
一、丝绸之路上的石窟文化分析
(一)佛教与石窟之间的关系
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对国民的文化思想以及日常生产生活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对佛教习俗以及佛教文化等进行全面分析,可明确其对我国产生的具体影响。佛教寺庙和石窟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不断开凿的石窟,整体记载了佛教传入的具体过程,以及玄奘和很多佛教大师的游记经历。佛教沿着丝绸之路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并且也吸引了大批僧人进入我国进行传教活动,僧人仿照印度开凿石窟的方法,在我国进行了石窟文化的普及和宣传。当时我国进行石窟文化发展,以及石窟佛像塑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对于佛教的宣传者来说,在宣传佛教内容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语言上的障碍,进而使宣传活动的難度增大,而佛像能够更好地传达佛的教义。与宣讲佛经相比,在石窟中塑造佛像可以获得更多的信众,也便于长期保存佛教文化。其次,开凿石窟还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石窟在开凿好以后可以被设立为旅游景点。与寺庙相比,石窟文化更受人们欢迎,并且能够为当地佛教的发展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最后,佛教对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属于重实践的宗教,而利用开凿石窟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修习禅观的需求,还可以更好地证明佛教的实践精神。印度佛教在通过丝绸之路进入我国以后,最先形成了西域地区的石窟群,随着丝绸之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随后向东形成了数量更多的石窟。所有石窟的共同特点是离市区的距离相对较近。大部分石窟均依山傍水,周围环境较为优美,因此形成了我国佛教史上的特殊石窟文化。
(二)西域地区的石窟文化分析
在丝绸之路上,新疆西域地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其石窟文化也相对繁荣,印度佛教在通过丝绸之路传播以后,最先进入我国新疆地区,并且新疆地区也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中原地区的主要通道。在进入新疆地区以后,佛教则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石窟群。西部地区的石窟主要以新疆吐鲁番以及新疆库车县为中心,其中,克孜尔石窟最具有代表性。通过对形成的石窟群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整体规模相对较大,在西域和新疆地区形成的石窟群,整体规模仅次于敦煌石窟。通过考古研究发现,石窟开凿的年代一般处于晚唐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石窟群主要讲解的题材内容属于小乘佛教,并且更多地崇拜弥勒佛和释迦牟尼,其整体的风格受到了巴米扬石窟的影响,进而出现了一佛二菩萨等新型题材。同时新疆地区的石窟在布局上也进行了全面的改善,更好地讲解了佛教故事,通过供养人像,使用先进的绘画技巧,石窟中的人体结构更加突出,并且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整体色彩鲜艳并且强烈,其画风受到了印度、希腊等地区的影响。西域地区的石窟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并且随着丝绸之路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其石窟规模也在逐渐扩张,对我国新疆地区的人民生活以及宗教文化等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河西走廊的石窟文化分析
从新疆地区再经过河西走廊,便进入了我国甘肃省境内,河西走廊的整体距离相对较长,大约为900公里,宽度也相对较大,最宽的地区达到近百公里,河西走廊是整个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并且其承载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在河西走廊上,石窟文化特别发达,著名的有敦煌石窟。敦煌石窟主要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我国汉朝以来的主要石窟群。河西走廊已经成为我国和西域各国之间交往的交通要道,并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河西走廊上呈现了多种族杂居的状态,其文化风俗相对较为复杂而丰富,在佛教传入此地以后,出现的佛教高僧以及译经僧等数量众多。由于在走出敦煌地区以后即进入了沙漠,是充满危险的地区,所以很多商贾旅人会在敦煌石窟进行祈祷以祈求佛祖的庇佑,这也是日后敦煌艺术能够得到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但是随着明代以后我国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丝绸之路暂时封闭,所以导致敦煌石窟鲜为人知。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又对敦煌佛教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宣扬,并且越来越多的国民对敦煌石窟文化展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宋仁宗时期,当地的敦煌石窟文化遭到了西夏少数民族的入侵,并且在此后经常受到战乱的影响,所以出现了较多的损坏。现在随着人们对河西走廊石窟文化的不断探险和发掘,发现这里还存有430余座石窟,这些石窟群的整体长度约为1.6公里。其中中央部位和北部的石窟数量相对较小,并且整体规模也相对较小,在后期没有刻意装饰的痕迹,荒废情况较为严重。在南方的石窟群中,其绵延的长度大约930米,两端各存在一大型石窟,石窟前还设有佛殿,放置了20余座大型佛像,与其他石窟相比,南方的石窟保存较为完整。同时自明代以后,我国石窟文化遭到了回族教徒的损毁,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敦煌石窟被尘封在沙漠以下。
(四)山西及河南的石窟文化分析
现阶段,我国山西及河南地区也出现了独具特色的石窟文化,因为洛阳是西汉时期的都城,所以在通过河西走廊以后能够经山西进入洛阳,因此这里也出现了著名的石窟文化。云冈石窟的开凿时间大致在5、6世纪,主要位于我国山西大同地区,距离大同地区的西北方向约17公里。通过对山西云冈石窟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包含的佛像数量相对较多,并且本尊释迦牟尼佛像的规模较大,整体高度超过了18米,两膝之间的距离也超过了17米,气势相对雄厚端庄,作为云冈石窟最大的石佛像,为云冈石窟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在山西大同地区,除了云冈石窟较为著名以外,天龙山石窟也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龙门石窟主要位于河南洛阳地区在洛阳南方14公里左右。在唐朝武则天时期,河南的龙门石窟作品最多。大多数的石窟文化和帝王的祈福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帝王对石窟文化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经常修缮石窟。
二、丝绸之路影响下石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
(一)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国民对石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随着丝绸之路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民对石窟文化高度关注,所以石窟文化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但是经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在古代就对石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导致很多区域的石窟文化逐渐消失,影响了人们对石窟文化的认知。在此背景下,修复石窟需要对石窟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明确在丝绸之路影响下如何不断发扬石窟文化。
(二)发展措施分析
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非常有必要对石窟文化的发展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采取合理的发展对策。其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首先,明确佛教和石窟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我国信奉佛教的国民进行全面调查,明确其对石窟文化的了解现状。同时还要积极地宣传石窟文化,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园内,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石窟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了解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均对国家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应该从学生时代便灌输各种文化思想的主题,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选择对应的文化。在相关书籍中应该对丝绸之路进行深入解析,并且要明确石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其次,要针对石窟文化做好宣传活动,有关文化部门必须将丝绸之路和石窟文化进行全面连接,通过共同宣传的方式使国民能够对丝绸之路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石窟文化的发展。在宣传石窟文化时,当地旅游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石窟文化对本地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敦煌石窟以及山西大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等要进行大力宣传,进而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这样为后期相关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最后对于已经损坏的石窟文化要进行全面的保护,并且投入一定的资金,对著名的石窟区域进行修缮。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我国部分石窟受到的损坏较为严重,进而导致石窟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必须组织当地的居民完成石窟文化的保护工作,通过向国家申请资金以及社会募捐等方式,加强石窟文化的保护和维修力度。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下的石窟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措施进行全面分析,要想提高石窟文化的发展速度,必须要对丝绸之路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明确丝绸之路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丰富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让丝绸之路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交通要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丝绸之路影响下的石窟文化发展进行全面分析时,需要明确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石窟具体位置以及佛教和石窟之间的关系。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石窟文化保护力度,以及对石窟文化进行全面宣传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石窟文化的发展。
作者简介
韩燕,女,甘肃武山人,本科,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登军.山野“遗珠”当拂拭 石窟文化待焕新[N].绵阳日报,2023-03-26(002).
[2]李晓梅.甘肃丝路文化的对外传播及外译研究—以甘肃石窟文化为例[J].丝绸之路,2023(1):42-48.
[3]范高越.天龙山石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及传播應用[J].丝网印刷,2023(5):19-23.
[4]金鑫,张富贵.让麦积山石窟文化艺术魅力进一步绽放[N].甘肃日报,2023-03-13(006).
[5]马欣.龙门石窟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J].收藏与投资,2022(11):138-141.
[6]赵璟.文化自信视域下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文化学刊,2022(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