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思考
2023-09-07丁晓倩潘星成戴宇慧孙建光
丁晓倩,潘星成,戴宇慧,孙建光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
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文旅行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据《2022 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红旅景区门票价格大幅度增长,将近90%的游客选择当地周边红色旅游;周边本地游客占比在2022 年增长超四成。由此观之,红色周边游这一形态正在蓬勃发展。
作为革命老区的淮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淮安因位于华中地区,淮南、淮北、苏中、苏北大战略区的接合部,历来是中国军队长期活动的重要地区。淮安市红色旅游景点多达25 处。因此,如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旅故事,是一个重要课题。不断发掘淮安红旅文化承载的多重价值,向人们展示淮安崭新的时代风貌,是赓续红色基因,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举措。基于此,本文以淮安为对象进行研究,研讨淮安红色文化旅游如何高品质发展。
2 红色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研究
2020 年文丰安认为,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也是一个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前进动力和理想、信念、精神、意志的凝练与总结[1];李强表示,红色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坚守和践行的主流社会观念和价值体系[2];2021 年王秀萍指出红色文化是党的历史的精华和具体实践的文化成果[3]。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提升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方式,更是建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
2.2 红色文化旅游价值意蕴研究
淮安有周恩来纪念馆、西顺河镇二十六烈士陵园等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2016 年,淮安市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4 个红色旅游景区成功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国内外文献主要围绕红色文化活动介绍、红色文化内涵生成逻辑、红色文化传播、红色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侧重于宏观分析,理论探索为主。但关于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地方红色文化的研究仍不够深入。红色文化旅游主要有以下研究价值。
2.2.1 理论价值
以小博大,进一步挖掘淮安红色文化潜在价值,通过淮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亲身感受的红色故事、红色资源拉近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真正实现红色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2.2.2 实践价值
将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结合,努力传承淮安优秀红色文化遗产,积极推动淮安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时发展地方旅游产业,助力革命老区改善民生。把游客的现实需求放在首位,将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此不断提升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吸引力,促进淮安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2.3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研究
刘志亮、杨永清介绍了革命纪念馆智库建设的“雨花台经验”,总结价值引领型和行动型双型发展定位,利用构筑平台、引智育人、补短板和强基础、突破高端4 项措施,聚焦红色项目管理和人才资源整合两大环节,打造“雨花平台经验”[4];李响针对红色旅游产业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一是景区要加强“互联网+”思维、提升基础服务能力、探寻差异化红旅景区及促进各旅游资源融合发展; 二是政府要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完善红旅相关法律规范、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改善红旅人才队伍建设[5];马丽雅指出,要自觉提高红色文化保护意识,妥善处理当代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鼓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强化红色文化遗产法治化管理,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更好地整合和开发相关红色文化遗产资源[6]。
为加大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一定要贯彻落实有关“利用好红色资源,弘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挖掘淮安作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基于文化基础,兼顾历史进程,尊重现实情况,把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使之成为促进淮安发展的巨大动力。
3 淮安红色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淮安红色文化旅游现状
淮安有着2 000 多年的建城史,蕴藏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淮安红色旅游起步较早,自党中央决定拓展红旅以来,随着赓续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一列主题活动的增加,红色景区建设得到重视,“红色+旅游”模式融合发展。据淮安市文物局发布,淮安区现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约21 处,主要分为纪念场馆类、重要人物故居旧址类、重要机构旧址类和战役战斗类,其中著名景点如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等,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游览参观。
淮安地处古淮河与大运河的交汇点,水系发达。其东临盐城,西临宿迁,南临扬州,北临连云港。交通运输系统日益成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高铁东站、京杭运河淮海南路大桥、徐宿淮盐铁路、淮安港、淮安机场、京沪高速公路等多个重要交通设施。淮安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多样便捷交通,为其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淮安市人民政府发布,近年来淮安市红色革命旧址遗址景点曾接待游客近400 万人次,“红色+旅游”所创收入超过44 亿元,强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3.1.1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得到重视
淮安市红色资源丰富,几乎涵盖各个区、县、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淮安市现有红色文化资源多达130 处,包括革命领导人故居、纪念场馆纪念园、战斗旧址遗址等。自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淮安市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活化利用,一系列保护措施层层落实的同时,牢牢把握住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发展机遇,竭力推动红色资源与旅游产业的交互融合,继续守好、用好、传承好红色资源。
3.1.2 红色旅游景区规模与功能得到拓展
周恩来故里景区作为城市名片的5A 级景区,创新性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创设红色研学实景课堂,沉浸式感悟红色文化血脉精神,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研学教育。车桥镇卢滩村依托家喻户晓的红色事迹即车桥战役,挖掘红色资源,集资筹建了车桥战役展览中心、乡村振兴知行馆等,传承红色记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园依靠红色资源优势,打造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功能多样、满足市场需求的红色旅游载体,设计制定创意服务、产业园、采摘园、互动项目等景点特色体验区。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地以纪念园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乡村农家乐蜕变致富,衍生出文化艺术馆、拓展训练区、红色观影区等,拓展了红色教育基地的游览体验功能。
3.1.3 红色旅游管理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淮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市县领导高度重视本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当地市政府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开发红色旅游,积极引导动员群众参与,加大政策法规支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各县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大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培养红旅专业人才,提升红色景区服务水平,赋能红色旅游价值; 还组织专家研学并撰写红色故事。培养专业人才宣讲并传递红色文化精神。随着红色旅游管理与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淮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的建设将会欣欣向荣。
3.2 淮安红色文化旅游现存问题
虽然淮安红色文化旅游总体发展前景光明,但与国内部分热点地区的红色文化旅游建设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未能有效整合利用资源
淮安红色资源集聚,但最为家喻户晓的还是周恩来纪念馆,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知名度较为次之。从整体上看,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常见的旅游景点为主,与其他多样的旅游资源关联性不够密切,未能形成显著的资源融合发展。追本求源,一是部分革命旧址遗址的保存不够完善,各红色景点分布疏松,相互之间内在联系较少,未能充分发挥综合效应;二是,由于旅游景点的条块分割模糊和归属不一等历史原因,造成部分红色文化旧址遗址的开发不明确,规划不够清晰具体,发展要素不齐全,仍处于萌芽期,远远落后其他知名红色旅游景点。因此,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经营阻力大,经济效益无法达到理想预期,使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难度增加。
3.2.2 未能高效开发利用
许丽表示如今红色文化传承途径比较单一,存在着红色文化资源逐渐“式微”的迹象[7]。寻根究底,大致原因有以下3 个方面。
其一,财政资金拨款数额有限,但存在分配不均现象。例如周恩来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资金倾斜力度较大,反观普通红色景区所获的资源投入与之相比差距较大。
其二,部分景区对于政府所拨款项不能进行科学合理利用。对于景区内场馆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花费较少,景区宣传工作的花费所占份额较大,未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
其三,部分乡镇的红色资源地理位置偏僻且彼此距离较远。乡镇本身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较为落后,交通不便,给游客的参观游览造成一定困难,客观上减少了一定的客流量。而这种影响又反作用于景区本身的经济效益,导致景区应有的资源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对红色景区的稳定投资来源与持续开发利用造成潜在性影响。
3.2.3 未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对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多以对革命遗址的开发为主,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其中,手段大都以修缮建筑遗址、开设展览馆为主,游客常常是浮光掠影般地观看遗址遗物,最终草草离去。抑或是讲解员囿于形式,只针对游客所参观的景点进行较为浅显的讲解,未能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新时代精神价值、提炼其丰富内涵。罗纯和吴先勇认为当今赓续传承红色文化的形式较为单一,大多以展示图片、文物、文字为主,如书籍著作、仿制的草鞋、军事器械,红军衣饰等[8],与全国其他旅游纪念品有许多类似,地方特色和人文风貌不明显,纪念价值和内涵不突出。
3.2.4 缺少红色旅游文化方面的专业高层次人才
纵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历程,高素质、高水平的红色旅游景点的讲解员、导游至关重要。罗亮指出,当前我国红色文化旅游地的讲解员与导游,在业务水平、文化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不足[9]。此外,王雄青和胡长生研究发现除重点红色旅游景点配备从事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外,其余红色旅游基地则略显不足,尤其是偏远城镇要着眼未来,重点培养视野开阔、具有深厚党史素养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10]。由此可观,红色旅游文化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创造性开发及创新性发展。
4 淮安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
发扬淮安的红色老区优势,就要从文化资源的利用着手,从游客的体验感、文化特色、高校宣传、社会参与、政府支持5 个着力点入手,推动红色文化的新格局建成,走出一条属于淮安自己的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
4.1 加强宣传力度,深刻领悟红色精神的时代意义
借助新兴的网络手段,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传统的广告宣传,报纸宣传已经不能满足现文化传播的需求。因此,学会顺应时代发展,利用新兴科技手段传承红色文化已成为主流。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主体之一,要宣传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景点,可以大学生为首要对象,以新媒体平台为主要载体大力宣传淮安的红色文化。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再开发和研究。深入了解淮安本地的英雄事迹和民间传说,进行文化产品的再加工,赋予红色文化独特的内涵。相关学者可以整合文化资源,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打破传统宣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进一步增加红色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利用新兴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方面的改良,融进现有的思政教学体系,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尹祥认为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进马院教学改革,既要培养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专业人才,又要对其他专业进行相关思政文化教育,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应尽的责任[11]。
4.2 拓展参与群体,发挥红色精神传承的主体性
红色旅游中的群众参与十分重要,群体参与度的提高有助于传承和践行红色文化,进而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将红色文化旅游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使红色文化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
淮安各高校可以动员学生做红旅志愿者。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爱国热情,可以较好地宣传红色思想和文化。通过志愿活动,也可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
淮安本地社区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增进人们对红色景点的了解,从而打破冷门景点的尴尬处境,进一步宣传红色文化。让社区居民成为红色文化宣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有促进提升群众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4.3 深挖文化特色,打造红色旅游文化资源高地
将淮安本地的特色和红色文化相结合。针对淮安本地的红色资源进行旅游设计,让冷门的景点增加吸引力。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认真吸收采纳大众意见,对文化景点进行修缮更新,进而提升红色文化的内涵,创造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点,从而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
淮安具有优秀的文化底蕴,饮食文化和运河文化都是淮安宝贵的财富,促成3 种文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旅游与运河文化融合发展,有助于深挖淮安本地文化的内涵。淮扬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将淮扬美食文化和红色旅游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的淮安特色[12]。
4.4 以游客为中心,增强文化旅游的体验感
要提升游客对淮安红色文化的参与感,需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进行因地制宜的开发,要在红色文化的资源开发中突出淮安地区的独有特色,如周恩来精神等,要注重人文景观的开发,为红色文化景点增添文化特色。
要加强淮安文化旅游景点的互动性,在观游过程中,安排视频介绍或互动小游戏等,吸引游客的游玩兴趣,从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进而自发地去接受和宣传红色文化,以达到教育目的。此外,可以借鉴话剧的模式,如让游客扮演红军角色等,增加游客的体验感,更好地了解红军将士的艰苦奋斗历程。
要提升服务质量,红旅举办方应对景点的导游还和解说员进行培训,还可通过举办相关的文化知识比赛等方式,提升导游的业务素养,培养其宣传红色文化的能力。
红色文化要适度商业化,利用好现有的网络电商平台,发布红色文化产品,积极地适应潮流,融入群众的文化习惯中,也可以借此改变传统的依赖门票的收入来源,为景区的建设带来更多资金。
4.5 制定科学规划,加大市场资源配置投入
要使红色文化进一步发展,政府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吸引市场力量的进入,利用相关的红色文化品牌进行招商引资,丰富资金的来源,促进旅游景点自给自足。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和其他相关文化资源,规划好淮安旅游的线路,加强各景点的联系,增强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
政府还应加大对冷门文化景区的关注度,例如淮安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根据前期的问卷调查,仅有1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此处红色景点。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需要加强对景点的支持和宣传,让冷门景点不再冷门。
此外,淮安政府可以充分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如井冈山,延安等,加强区域的规划,将红色文化旅游和其他的旅游方式相结合。邀请红色文化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做好红色旅游景点的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做好相关的饮食,完善交通设施的修建,方便市民通过公共交通参观相关景点,借此开发周边环境,使得较偏僻的革命遗址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5 结束语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淮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作为革命老区,淮安打造了诸多红色文旅项目,不断挖掘淮安红色经典,促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淮安有信心也有理由在红旅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不断追寻红色记忆,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