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江县红薯种植管理技术

2023-09-07陈廷林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3期
关键词:薯块红薯

陈廷林

(绥江县中城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云南 绥江 657700)

红薯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红薯藤及根茎可作为畜禽养殖饲料,根茎还可加工为粉条、薯粉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前景广阔。绥江县红薯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手段之一。栽培技术和种植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红薯产量和质量,掌握红薯种植管理技术要点意义重大。

1 绥江县红薯种植现状概述

绥江县位于云南省最北端,隶属昭通市,总面积761 km2,下辖5 个镇。绥江县属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年日照时数2 388 h,年均气温11℃,无霜期281 d,年降水量1 190 mm。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红薯生长。但是,调查发现绥江县红薯种植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品种选择不合理、忽视壮苗培育、移栽时间不当、田间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等,严重影响着红薯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红薯种植效益,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红薯种植管理技术要点探讨

2.1 品种选择

2.1.1 科学选种

结合当地气候、温湿度、降水、实际用途、病虫害流行规律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选种。绥江县可选用的红薯品种包括:云薯303、云烟25、济薯18 号、广薯135、宁紫4 号、京薯6号等,整体以红心红薯为主,上述品种具有早熟、抗病、优质、高产等特征和优势,值得推广栽培。

2.1.2 种薯处理

认真挑选优质种薯,确保薯皮干净、体型完整、无病、无伤、无虫眼,单薯质量以200 g 为宜。将挑选的种薯用45%多菌灵溶液浸泡10 min,自然晾干即可。

2.2 培育壮苗

2.2.1 苗床准备

红薯育苗前,应妥善准备苗床,苗床土要肥沃、平坦,有良好的光照,便于排水灌水。选择苗床后需适当犁地,犁地时可配合施加适量的育苗肥,育苗肥由腐熟有机肥、复合肥、钙肥等组成,犁地施肥后浅耙平整,让土肥充分混合,最后用2%敌克松溶液对苗床土进行消毒。

2.2.2 红薯育苗

一般在土壤温度稳定在15℃时播种为宜。种薯播种时按照株距20 cm、行距40 cm的规格播种,播种后覆土浇水,然后覆盖薄膜,薄膜透光面应>130 cm,保持良好的温湿度,营造适宜的育苗环境,达到齐苗壮苗的目的。

2.2.3 苗床管理

育苗初期,应做好高温催芽工作,温度控制在30℃左右,齐苗后保持空气流通,结合土壤含水量做好浇水工作。移苗前1周,需进行炼苗,白天保持正常通风,夜间覆盖地膜,为后续移栽打下基础。

2.3 大田整理

2.3.1 精耕细作

选择大田时,要优选地势高、灌排水方便、周边无高大树木遮挡的地块,为保证产量,要保证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土壤pH 值在6.5~7。选择大田后需适当深翻土壤,深度控制在20~25 cm。然后起垄,垄高28 cm,宽度50 cm,长度结合大田情况确定。

2.3.2 施足基肥

红薯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一般情况下,每0.067 hm2可施加腐熟有机肥2 500~3 000 kg、碳铵20 kg、磷肥10 kg、钾肥15 kg,有条件的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科学确定施肥量。

2.4 适时移栽

2.4.1 移栽时期

红薯移栽时,应控制好移栽时间,以早移栽为宜,结合温度、湿度、降雨等情况确定移栽时间。当温度稳定在13℃~15℃时即可进行移栽作业。移栽时应分开移栽壮苗和弱苗,避免出现强苗压弱苗的现象,保证薯苗生长的一致性。

2.4.2 栽插方法

薯苗移栽时,推荐采用斜插栽苗法,利用尖木棍从地膜旁边插进土壤内6 cm左右,然后插入红薯苗,深浅保持一致,地上露出4片叶子,移栽后压紧土壤并浇水。

2.4.3 合理密植

控制好密度,株距以30~35 cm 为宜,每0.067 hm2移栽3 500~4 000 株即可,避免密度过大或过小影响田间通风、光照,过小浪费土地资源,影响红薯产量。为避免发生黑斑病,移栽前可用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浸秧苗基部2 cm[1]。

2.5 田间管理

2.5.1 扎根缓苗阶段

红薯移栽后,应密切留意其生长情况,如发现存在缺苗现象,要及时补苗。如降水不足,则要及时浇灌缓苗水,确保薯苗顺利扎根。移栽后应浇水1 次,后期结合降雨情况控制浇水频率,同时做好中耕松土等工作,并喷施适量的新高脂膜,加快植株生长。

2.5.2 分枝结薯阶段

薯苗移栽后4~5周,茎叶快速生长,此时对水肥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农户要认真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浇水时配合施尿素3~4 kg,浇水后需及时中耕松土保墒。

2.5.3 茎叶盛长块根膨大阶段

为避免红薯植株徒长,要及时喷施多效唑+地果壮蒂灵,保证喷药均匀性和喷药量,加快果实发育,保证红薯产量和质量。同时,如遇干旱应适当浇水,控制好浇水量,不可大水漫灌。可用膨大素兑水喷施植株,每间隔1 周喷1 次,连续喷施2次,促进薯块膨大。

2.5.4 红薯生长后期

红薯生长后期,茎叶生长变缓,养分以供应块根为主,要控制土壤含水量,以65%左右为宜。如降雨不足应及时浇灌小水,避免茎叶出现早衰的现象。但要注意在红薯收获前3周禁止浇水。如此时降雨应及时排水,避免回红薯出现腐烂、硬心等现象。同时,可结合叶片生长情况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新高脂膜+膨大素,有效延长叶片光合作用,加快薯块膨大,提升红薯产量。

2.5.5 摘顶

红薯主茎长度达到50 cm 时,应在晴天做好摘芽工作。当分枝长度达到35 cm时继续摘芽,有效抑制茎蔓徒长,减少养分的消耗,加快根茎膨大,提高产量。

2.5.6 裂缝灌肥

红薯块根膨大期,表土层易出现裂缝,影响块根膨大生长,要及时灌肥,选择晴天,每0.067 hm2施清水粪肥800 kg+磷酸二氢钾500 g,在清晨沿着裂缝灌入,然后覆土。此外,可适当喷施地果壮蒂灵,避免出现裂果和畸形果的现象。

2.6 病虫害防治

2.6.1 黑斑病

黑斑病是红薯种植常见病,会对薯苗、薯块造成较大的危害。薯苗受害后会出现椭圆形的病斑,颜色多为黑褐色,叶色逐渐发黄。薯块受害后会出现凹陷状圆形的病斑,颜色为黑褐色,后期病斑不断扩大,湿度过大时病斑表面会形成黑色的刺毛状物,薯肉味苦,颜色为青绿色,人食用后易中毒。

防治措施:要坚持轮作倒茬制度,和玉米、小麦、大蒜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禁止和马铃薯等轮作;认真做好选苗工作,优选脱毒无病秧苗;自行育苗时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做好种薯消毒工作,避免种薯携带病毒;要妥善贮藏种薯,控制好贮藏温度湿度,并定期高温杀菌,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大田病害较严重时,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2]。

2.6.2 茎线虫病

绥江县红薯茎线虫病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可发生于任何时期。苗期发病后,近地面薯苗表皮呈乌青色,内部褐色糠心,有的外表无变化但是内部糠心。成株期发病后,薯蔓组织逐渐老化,主茎蔓、地下茎部出现龟裂状的斑块,颜色为黄褐色,内部糠心。地上叶片发黄,主茎蔓逐渐枯死。结薯期发病后,外皮褪色呈凹陷状,同时出现裂口,皮下组织呈褐色,外皮变为暗紫色,薯块内部花瓤。

防治措施:科学选种,优选经过当地农业部门审核认定的高抗病性脱毒品种;坚持轮作,禁止连作,减少田间病菌残留;育苗时使用无病土育苗,切断病菌传播途径;施肥时禁止使用未经腐熟发酵的粪肥,避免携带病虫;收获后应及时清理干净田间的病薯、病秧并及集中烧毁;移栽时用辛硫磷500倍液浸根,可有效降低红薯茎线虫病发病率。

2.6.3 薯瘟病

薯瘟病属检疫性病害,可发生于任何时期。幼苗期发病后基部叶片逐渐萎蔫,茎基部呈黄褐色,上部叶片青枯,影响正常结薯;中后期发病后,薯块表皮出现黄褐色的病斑,薯块无法煮烂,结薯量下降。

防治措施:坚持轮作,有条件的优先和水稻等作物实行水旱轮作,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科学选用抗病性品种,实现对无病壮苗的培育;提倡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如田间有病苗病薯,应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移栽时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浸苗;大田病株数量较多时,可喷施30%氧氯化铜800 倍液、77%可杀得8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续喷药2~3次[3]。

2.6.4 软腐病

红薯软腐病多发于储藏期,尤其是收获时遭受损伤的红薯发病率极高,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中后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然后薯块逐渐变软,最后腐烂发出酒味,薯皮变成灰白色,薯肉变成浅褐色。

防治措施:控制好收获时间,收获时要尽可能避免损伤红薯,减少伤口;要做好薯窖清洁、消毒、灭菌工作,清洁后用硫磺蒸熏消毒,杀灭病菌;储存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蘸薯块,晾干后再入窖;贮藏时应控制好温度、湿度,保持良好通风,营造适宜储藏环境。

2.6.5 金龟子

金龟子是绥江县红薯种植多发虫害之一,其幼虫为蛴螬,成虫为金龟子。幼虫以危害地下部分块根、纤维根为主,出现缺株断垄的现象,当薯块出现伤口后,易引发其他病害。成虫以危害地上部分嫩茎嫩叶为主,影响植株健康生长,导致红薯产量质量下降。

防治措施:整地时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可用敌马粉剂、锌硫磷乳剂消毒,杀灭虫卵;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特征,在大田内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可起到不错的诱杀效果;可在田间放置糖醋液+敌百虫混合液,诱杀成虫;还可利用绿僵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金龟子,具有绿色安全的优势[4]。

2.6.6 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是危害绥江县红薯安全生产的重要虫害,也被称之为土蚕,具有较强的杂食性,其会对根系、茎基部造成较大危害。幼虫通过啃食幼苗心叶并切断根茎部,导致植株死亡,进而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坚持轮作,优先和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轮作,恶化小地老虎生存环境;定期做好除草灭虫工作,减少田间害虫数量;收获后深翻晾晒土壤,杀灭幼虫和蛹;大地老虎成虫盛发期时,可在田间设置糖醋酒盆诱杀成虫;将桐叶用90%晶体敌百虫200 倍液浸泡10 h 取出放在田间,亦可起到不错的诱杀效果;害虫数量较多时,可用铡碎的鲜草拌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傍晚撒在薯垄上毒杀害虫。

2.7 收获储藏

2.7.1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是影响红薯产量、质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对后续轮作倒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控制好红薯收获时间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红薯在寒露前后收刨完毕为宜,此时产量最高,品质最佳[5]。

2.7.2 妥善储藏

目前常用的储藏方法主要包括3种:一是室内储藏法,将红薯装入透气的木板箱内放置于室内,室温需控制在15℃,避免潮湿导致红薯腐烂;二是井窖存储法,在地势高且地下水位的位置挖掘井窖,深度6 m,直径1 m,先在底部垫干砂15 cm,然后摆放红薯,空间占用70%即可;三是保鲜库储藏法,在空地上建保鲜库储藏红薯,控制好保鲜库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红薯腐烂。

猜你喜欢

薯块红薯
挖红薯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红薯喂猪 注意四点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