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谈
2023-09-06
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认识罗贵荣的作品早于认识他本人。在许多重要展览中,他的作品常常构思精妙、技法精湛、画面优美、绘画语言有个性,很有视觉张力。在画面背后,你能看到他有着透过版画发现、提炼事物本质的能力,也能看到他不拘泥于传统、不耽于观念流派之争,但却坚定自己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认识。在展览被越来越多巨大尺幅作品的包围中,他的版画作品在体量上并不占优,却总能因画面传递出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而引人注目。同时,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版画家,还是一位富有时代洞察力的策展人,一位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付诸行动的实干家。
吴长江(中國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从表现主题的层面来说,罗贵荣认为地球村无论多广阔,不同族群对和平的渴望、对土地的依恋、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对生活的祝福等,是不同文化根源下生长的人们相同的心灵追索。从版画本体语言的探索和创新来说,罗贵荣的版画善于用国画的写意来表达酝酿已久的情绪,用色彩和严谨来解决版画的分色和结构,用版画的刀法肌理和印痕来凸显美学韵致。他的版画汲取了很多的养分,语言新颖而技术完备,显示了他一贯的精益求精和对版画的执着与信念。
代大权(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罗贵荣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所追求的目的有三:一是将机械影像格式化后从客观性中分离出主观性;二是使语言的表达形式具有节奏性;三是将主体用平面的方式消解重组后强化了逻辑性。罗贵荣表现语言的个性、节奏性和逻辑性让罗贵荣的版画有了自己的面目。罗贵荣的版画的价值,也正是在解构了影像的传统惯性后重新释放出的造型意义,使艺术语言的多义性、语境的节奏感、时空的逻辑性、审美的层次感都获得了新的生机,看似横平竖直的构成却隐藏着剑影刀光的哗变,以为是一段安逸的旅程却因为险象环生而变得意外生动,在画家的努力中包含了对版画再造理念、重建审美的更深刻的价值。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在许多人看来,版画这种具有工业文明时代痕迹的绘画,早应在电子图像时代消亡了。或者说,通过计算机软件生成的电脑绘画完全可以替代版画艺术创作。也因此,版画之中的丝网版画最先成为电子图像的艺术新宠,安迪·沃霍尔的丝网版画就是这种电子图像艺术的代表。但罗贵荣依然坚守于木刻版画,坚守用刻刀、木版和烦琐的拓印来创造他的版画艺术形象。显然,他的这些作品即便看上去具有照片似的真切,却仍然体现了他对绘画造型那种主观性的塑造意识。他的《时间》系列中呈现的众多人物体态,虽截自日常生活,却能在画面形成某种凝视性,这正得益于他对绘画性人物造型的完善与符合平面造型规律的把握。因而,这些画面具备了耐读性与审美的创造性。
陈琦(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现当代彩色木版画艺术领域,罗贵荣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卓越艺术家。他的套色木刻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超现实主义色彩,其作品从关注少数民族劳动生活场景到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写照,均体现了艺术家对社会发展的敏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他不仅有风格独特的套色木刻技艺,更有深沉的哲理思维和极高的审美意趣与价值取向。纵观他的艺术创作,有两条清晰的脉络,一是基于其现实生活场景的客体观察与表现;二是借客体现实生活人物场景来呈现其思维中的虚幻之象与精神实质。
丛志远(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项目主任):罗贵荣的版画语言和表现手法是精湛和独特的,他的创作过程也是艰苦和孤独的。他的版画技法、刻板功夫,一版多色和不同色序套版体验都是版画世界的宝贵财富。他的版画创作过程是炼狱般的磨炼和近乎残酷性的自虐,没有强大的创造力、体力和意志力是很难完成的。2013年我邀请罗贵荣和陈超到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工作室给学生做版画示范。罗贵荣从刻版开始,到完成绝版印刷,再到一版多色和不同色序的印刷体验,将版画本体语言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几小时高强度的实验和创作,他那种取之不尽的艺术活力、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让所有参加观摩的师生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