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赋能不是硬性融合

2023-09-06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 2023年28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美术馆美术

冯知军

数字技术赋能不是硬性融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浩若烟海的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美术经典作品是一片闪耀古今的群星,它们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更见证着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美术经典作品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一个有力支撑,也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变革性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部署,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的文化使命;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如何用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承传播,更是我们亟须探索实践的时代课题。

艺术发展自身的探索性、创新性决定了其对新技术的反应较为敏锐。近年来,在美术领域,数字技术已经深度融合运用于创作、展览、传承、传播等各个方面,在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承传播方面,也探索出了众多可行的路径。

在创作方面,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与美术领域的碰撞,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展览方面,虚拟展厅、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新型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美术馆线下展览模式,新的艺术体验吸引了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进美术馆。在传承方面,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复原、抢救性保护提供助力。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建立了中国历代绘画的数字档案,而且在一系列巡展中,借助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数字技术,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之灿烂、中国艺术之精妙。在传播方面,《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文化节目的热播,也展现了美术经典传播不再仅仅依靠美术展馆,而是可以通过现代传媒和数字技术手段,实现视听化的大众传播,从而极大提高了美术经典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更多人可以通过屏幕赏析经典名作。

一系列新变背后,是美术与科技的相拥,但也有些问题需要正视。

一是警惕数字技术的滥用。每一种新的技术都有其有效性,只有在其最有效的领域内充分运用,才能展现其优长并促发相关领域的发展。在拥抱数字技术的蓝海时,也需要找准结合点,才能让数字技术有效赋能。美术经典的传承传播同样如此,不是让美术经典作品简单地“动”起来就是赋能,而是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让数字技术呈现美术经典的经典性所在。

二是避免对原作的消解。美术经典的传承传播中,数字技术可以放大其中的细节,给观众营造一种虚拟的历史情景,更好地观展体验,甚至可以让作品洗去历史的尘埃焕然新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原作的欣赏,特别是在研究领域,是美术传承传播中不可替代的一环。而且过于依赖数字技术又没有做好相关辅助工作的话,也会令普通观众对美术经典形成误解。

三是避免数字化的重复投入。有些美术经典的数字化开发匆匆上马,缺少前期调研和统筹规划,从而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而且成果也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是消解了美术经典作品的经典性,流于媚俗。

四是避免數字化成果的低效运转。一个优秀的数字化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等多方投入,所以让优秀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和高效利用,才符合数字技术赋能的初衷。比如,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开展以来,一直在大力引导各美术馆对馆藏精品的活化利用。但如果优秀的数字化成果在开发之后又重新归于沉寂,不仅起不到赋能作用,更是一种浪费。

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承传播,是一个系统化的课题,赋能不是硬性融合,需要凝聚合力、守正创新,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美术经典穿越时空,焕发时代的光彩。

(作者系《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美术馆美术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为什么读经典(节选)
创意美术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创意美术
去美术馆游荡
创意美术
美术馆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